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研究创新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了一个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并通过遗传学及生理生化实验揭示其抗病分子机制。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抗病分子模型,同时也为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由稻瘟病菌和稻黄单胞菌引起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爆发时可导致水稻大幅减产。长期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等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已有一些抗病基因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但由于自然环境下病原菌群体复杂多变,一些新培育的抗病品种在3-5年后也容易丧失抗性。因此,不断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对于选育水稻抗病品种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克隆到一个位于水稻第8号染色体上与稻瘟病抗性相关的基因,遗传互补实验证实该基因正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及白叶枯病抗性。通过对这一基因的互补及过表达株系的抗病性鉴定、活性氧、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明确了该基因能激活水稻抗病反应。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xplc.2024.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