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及治理对策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时间?024-02-27 10:59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微信?nbsp;
核心提示?023年,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各级植物保护机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组织全国130个抗药性监测点,继续开展主要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评估。监测点分布在北京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有害生物28种,其中一类农作物病虫?1种、二类农作物病虫?0种,监测农药55种。其中,水稻监测评估结果如下、/div>
  2023年,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各级植物保护机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组织全国130个抗药性监测点,继续开展主要农丙a href='//www.sqrdapp.com/news/tag_4424.html' class='zdbq' title='有害生物相关食品资讯' target='_blank'>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评估。监测点分布?a href='//www.sqrdapp.com/news/tag_2504.html' class='zdbq' title='北京相关食品资讯' target='_blank'>北京?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有害生物28种,其中一籺a href='//www.sqrdapp.com/news/tag_2870.html' class='zdbq' title='农作物相关食品资? target='_blank'>农作?/a> 病虫宲/a>11种、二类农作物病虫?0种,监测 农药55种。其中,水稻监测评估结果如下、/div>
  褐飞虰/div>
  监测点分布在上海?1省(直辖市、自治区?8县(市、区),监测农药品种9个、/div>
  1.监测结果
  监测地区褐飞虱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嗪、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均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000倍、>800倍、>1000倍);对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和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均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2532倍?5701倍);对新烟碱类药剂烯啶虫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43倍);对砜亚胺类药剂氟啶虫胺腈和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均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131倍?.049倍);对介离子类药剂三氟苯嘧啶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817倍)。与2022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吡蚜酮、呋虫胺、三氟苯嘧啶抗性倍数均有所上升、/div>
  2.对策建议
  在褐飞虱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鉴于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仍处于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继续暂停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呋虫胺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最好使?次;吡蚜酮不要单剂使用,应与其他速效性药剂混配使用;交替轮换使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等药剂,延缓抗药性发展速度、/div>
  白背飞虱
  监测点分布在江苏?省(自治区)15县(市、区),监测农药品种8个、/div>
  1.监测结果
  监测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6366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285倍);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均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732倍?.824倍?.320倍?.218倍);对氟啶虫胺腈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79.0倍);对烯啶虫胺处于敏感状态。与2022年监测结果相比,白背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div>
  2.对策建议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经常混合发生,且监测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吡虫啉、噻虫嗪已产生高水平抗性,因此各水稻生产区应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严格限制吡虫啉、噻虫嗪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限用1次;轮换使用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三氟苯嘧啶等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延缓抗药性发展速度、/div>
  灰飞虰/div>
  监测点分布在江苏??县(市、区),监测农药品种4个、/div>
  1.监测结果
  监测地区灰飞虱种群对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150倍);对新烟碱类药剂烯啶虫胺、噻虫嗪、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均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05.2倍?.26.7倍?.29.9倍)。与2022年监测结果相比,灰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div>
  2.对策建议
  在抗药性产生地区,应严格限制毒死蜱使用次数,轮换使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防治灰飞虱;在水稻生长后期,当灰飞虱与褐飞虱混合发生时,不宜使用噻虫嗪进行防治、/div>
  稻纵卷叶螞/div>
  监测点分布在江苏?省(自治区)12县(市、区),监测农药品种3个、/div>
  1.监测结果
  监测地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为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9124倍),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药后7天?4天的杀虫效果已降低?0%以下;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634倍);对茚虫威处于敏感状态。与2022年监测结果相比,稻纵卷叶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显著上升、/div>
  2.对策建议
  在稻纵卷叶螟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严格控制氯虫苯甲酰胺使用范围(建议在华南稻区暂停使用),延缓抗药性发展速度、/div>
  二化螞/div>
  监测点分布在浙江??4县(市、区),监测农药品种4个、/div>
  1.监测结果
  二化螟对杀虫剂抗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西、湖北等省大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均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122706倍),江苏、四川省二化螟种群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76.4倍);对阿维菌素为敏感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313倍),其中江西环鄱阳湖地区种群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1313倍);对有机磷类药剂三唑磷、毒死蜱为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354倍?.529倍)。与2022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高水平抗性区域已由浙江、江西、湖南双季稻区扩展至安徽、湖北单季稻区,应引起高度关注、/div>
  2.对策建议
  二化螟抗药性治理要采取分区治理措施,在高水平抗性地区暂停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在中抗及以下地区要限制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的使用次数,每种药剂每季水稻限?次,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同时,为应对二化螟抗药性问题,在采取低茬收割、深水灭蛹、性诱控杀等非化学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改变施药方式,采用带药移栽技术来早期防控二化螟,减少大田期施药次数和农药使用量、/div>
  稻瘟痄/div>
  从吉林等7?个县(市、区)采集的水稻病样上随机分离纯化共获得182株稻瘟病菌菌株,监测农药品种2个、/div>
  1.监测结果
  监测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主要表现为敏感,检测到低抗菌株占比2.3%(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均发现有抗性菌株)、/div>
  2.对策建议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单一,病菌易产生抗药性,理论抗性风险较高。稻瘟病菌已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产生零星的抗性,建议生产中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防治稻瘟病时,注意与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发展、/div>
  水稻恶苗痄/div>
  从黑龙江??4个县(市、区)采集的水稻病样上随机分离纯化共获得284株水稻恶苗病菌菌株,监测农药品种1个、/div>
  1.监测结果
  水稻恶苗病菌菌株对氰烯菌酯抗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黑龙江、辽宁、安徽省高水平抗性菌株占?0%100%(抗性倍数181406倍),抗性形势非常严峻;江苏、浙江、湖北省抗性水平相对较低,中等水平抗性菌株占?2%56%(抗性倍数1940倍),抗性持续发展。与2022年监测结果相比,水稻恶苗病菌对氰烯菌酯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div>
  2.对策建议
  黑龙江、辽宁、安徽等高抗地区要暂停使用氰烯菌酯,其他地区要严格限制氰烯菌酯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限?次。各地要轮换使用氟唑菌酰羟胺、嘧菌酯、咯菌腈等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延缓抗药性发展速度、/div>
  稻田杂草
  1.稗草监测结果
  从黑龙江??3县(市、区)稻田中采集稗草种群188个,监测农药品种4个、/div>
  监测地区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抗性以中等至高水平为主,江西、湖南、黑龙江省高水平抗性种群占比超?0%,江苏、湖北、吉林中等水平抗性种群占比为33%42%;对二氯喹啉酸抗性以中等至高水平为主,江西、湖北、湖南、浙江、黑龙江省高水平抗性种群占比超?0%,吉林中等水平抗性种群占比为38%;对噁唑酰草胺抗性以敏感至低水平为主,但黑龙江、江西省抗性水平较高,中等以上抗性种群占比分别为87%?0%;对氰氟草酯抗性以敏感至低水平为主,但江西、黑龙江、辽宁省抗性水平较高,中等水平抗性种群占比为27%40%。与2022年监测结果相比,稗草对以上药剂抗性指数总体变化不大、/div>
  2.千金子监测结枛/div>
  从湖南等5?4县(市、区)稻田中采集千金子种?3个,监测农药品种2个、/div>
  监测地区千金子种群对噁唑酰草胺抗性以中等至高水平为主,江苏、浙江、四川高水平抗性种群占比超?0%,湖南中等水平抗性种群占比为75%;对氰氟草酯抗性以敏感至低水平为主,但江苏、浙江抗性水平较高,中等以上抗性种群占比分别为33%?7%。与2022年监测结果相比,千金子对以上药剂抗性指数总体变化不大、/div>
  3.对策建议
  当前稻田杂草抗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直播稻区,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抗性频率较高,鄱阳湖地区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抗性发展较快,需轮换使用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敌稗等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江苏、浙江等省千金子种群对氰氟草酯抗性发展较快,需轮换使用三唑磺草酮、氯氟吡啶酯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延缓抗药性发展。稻田杂草防控要采取治早治小、封杀结合的策略,需更加注重使用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噁嗪草酮、噁草酮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和莎稗灵、禾草丹等药剂进行苗后早期用药处理,压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后期茎叶处理防控压力、/div>
日期9a href="//www.sqrdapp.com/news/2024-02-27.html">2024-02-27
[ 食品资讯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