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全产业链发展是大势所趋,请问对我省健康肉全产业链建设怎么看?下一步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陶开宇:随着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畜产品需要和产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从消费模式看,衣食无忧向生活质量大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呈现加速趋势(从“有肉吃”到“吃好肉”);从需求角度看,消费者对产业了解和认知不够,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导致消费者对健康肉的信息不足,大众接受健康肉服务有一个过程。畜牧产业的每一次进步和升级,都意味着消费的升级,消费端引领供给侧改革都将体现在全产业链上。
屠宰加工企业能够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增强产业链安全性和韧性,确保“不掉链子”。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在全国首创开展健康肉试验示范基地培育27家,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整体提升,有效推动了畜牧业供给侧改革,大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显现。下一步,将围绕“12345”工作思路来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1”就是打造一个区域公共品牌。以打造“好味山东”健康肉这个区域公共品牌为目标。
“2”就是落实两个抓手。一是标准化,通过标准制定与使用不断提升制标质量和用标覆盖率,抓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这条主线,夯实立足市场的基础。二是数字化,通过数字赋能,让计划和预判成为现实,实现质量安全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农户、小企业与大市场链接,实现销供产全链条经营。
“3”就是做足健康肉全产业链三篇文章。即:高质量——健康肉产业扬帆发展的新高地;高品质——新产业厚植高效发展的新底色;高颜值(情感)——新业态培育绿色新生活的健康肉新品类。
“4”就是打造“四个窗口”。建成数字赋能的“服务窗口”、三产融合的“示范窗口”、“三链”聚合的“展示窗口”、竞争力提升的“突破窗口”。
“5”就是落实五项工作。
一是构建标准体系。构建以健康肉为主线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依据健康肉团体标准,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选择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一体化发展有基础的生猪、家禽、肉牛产业,以肉类产品为主线,以强化全程质量控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开展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梳理、逐步建成布局合理、指标科学、协调配套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二是打造标准综合体。以健康肉全产业链团体标准为指引,集成一批特色鲜明、先进适用、操作性强和生产模式相配套的健康肉标准综合体。指导推动各地将标准综合体转化为简便易懂的生产模式图、操作明白纸和风险管控手册,确保生产经营和管理者识标、懂标、用标。
三是培育一批生产基地。以确保肉品质量安全为基本,制定条件,遴选培育一批具有完善质量追溯体系的健康肉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基地。
四是推介一批品牌。以扩大市场影响力为导向,推介宣传一批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响、示范带动效应好的健康肉标准示范样板。
五是制定措施抓落实。构建以基地为载体的全产业链标准实施机制。以标准化基地为主体依托,组织开展“四个一”贯标活动,即编制一套简明适用的标准宣贯材料,组建一支根植基层的标准专家服务队伍,组织一批有影响力的观摩培训活动,培育一批绿色优质畜产品精品。组织开展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综合体的实施应用跟踪评价,不断优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实施水平。
农民日报记者:
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作为全国行业领域唯一的标准创新中心,请问诸城市,围绕“立足山东、服务全国、对标国际”的职能定位,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工作思路是什么?
王浩:诸城是传统的畜牧业养殖大市、畜牧屠宰装备生产大市、畜牧食品加工大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1%,形成了集育种、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装备制造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其中家禽屠宰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左右。2022年全市屠宰生猪314.97万头,肉鸡1.72亿只。山东为全国贡献10头猪、就有1头出自诸城,贡献20只鸡、就有1只出自诸城,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做出了诸城贡献。
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下文简称创新中心)围绕从养殖到屠宰加工、营销全产业链,推进标准研发、验证评价、宣贯培训,加快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标准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的整体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共同推动畜禽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下设专家委员会、企业专家顾问团、平台公司以及标准研发、认证检验、推广培训等5个内设机构。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周光宏等6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下设畜禽养殖、屠宰加工、肉品品质、饲料兽药、包装运输等7个专家组,为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智库支撑。
二、建设平台项目,提高中心业务承载能力。创新中心围绕核心业务,在诸城市健康食品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服务平台项目,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4亿元,主要建设展示中心、标准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功能区域。在农业农村部、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创新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了从业人员标准化实训基地,为行业监管人员、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企业从业人员提供实训服务。
三、开展标准创新,进军标准化建设最前沿。围绕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牵头制修订各类标准20余项。其中牵头制订的ISO国际标准《鸡屠宰操作规程》是我国牵头制订的第一项家禽屠宰领域国际标准,实现了山东省牵头制订畜牧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与中国肉类协会、山东健康肉产业联合会、山东预制菜产业联合会共同研究制订了《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建厂指南》《猪胴体在线分割系统》《预制菜(畜禽类)中式菜肴》等10余项团体标准。
四、打造标准样板,强化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坚持标准先行、质量第一的理念,完善试验示范基地创建管理体系,规范基地认证和后期监管程序,建设了一批健康肉生产加工示范基地。2022年与省畜牧局合作开展健康肉试验示范基地创建,打造了全省第一批27家健康肉试验示范基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今年,创新中心分别与省、潍坊市畜牧主管部门合作,创建培育山东省全产业链健康肉试验示范基地和潍坊市高品质肉试验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健康肉一体化生产模式。
下一步,创新中心将围绕“加快畜禽屠宰标准化进程,助力实现中国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全力建成聚合资源、高效对接、合作共赢的质量标准综合服务平台,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建设标准创新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快畜禽屠宰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宣贯、培训和实施,着力打造“1+N”全领域全链条标准技术创新格局。二是建设验证推广平台。围绕全国重点优势畜禽产品,着眼于标准研制过程的试验验证、标准实施应用过程的符合性测试、标准经济效益和水平的评估评价等,全力服务行业监管和产业创新发展。三是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平台。借助业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建立一整套人才培育体系和学术交流机制,与高校共建畜禽肉类产业研究院,打造畜禽屠宰行业实训基地,为行业和企业培养输送更多的专业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四是建设健康肉展示展销平台。聚焦标准产品营销,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数字化健康肉产业体系,实现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三链一体化运营。
新黄河记者:
请问创新中心对于推动诸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王浩:诸城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等一系列改革创新经验,被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为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城模式”。诸城畜牧产业链条完备、产业集聚度高,吸引了大批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目前,全链条注册企业已达2200余家,培育起畜牧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家。诸城市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创新中心落户诸城以来,通过实施标准赋能行动,聚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出效益,主要发挥了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推动了产业标准完善提升。进一步总结、提炼、转化现有畜牧业企业标准,推动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得利斯、佳士博、惠发等企业参与制订发布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26项。诸城市规上食品企业用标率达100%。
二、促进了企业标准化生产。依托创新中心标准优势、技术优势,对企业生产进行把脉问诊,促进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着力构建畜禽屠宰行业全链条、无缝隙、全覆盖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近三年,培育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厂(场)2家,省健康肉试验示范基地2家,食品行业新增知识产权550件。标准化生产企业肉类产量占诸城肉类总产量的90%以上。
三、加快了质量品牌创建。围绕诸城畜禽屠宰龙头企业和特色产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和认证制度,推动诸城畜禽产品高端化、品牌化,着力打造高品质肉类品牌。近三年来,打造了“诸城味道”健康肉品牌36家,叫响了得利斯冷却肉、华宝健康肉、宾得利牛肉等高端肉类品牌。
四、带动了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发挥创新中心标准制订的独特优势,鼓励现有企业引进新技术、强化数字赋能、增上新项目,广泛招引强链补链项目,推动畜牧屠宰行业提档升级。近三年,实施了得利斯10万吨预制菜、惠发年产8万吨速冻食品加工、齐赞智能化肉制品研发加工、仙坛1.2亿只肉鸡产业生态等强链补链产业项目27个,千亿级畜牧业产业集群其势已成、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