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呷酒历史悠久。四千年前古代文献《华阳日志》、《后汉书》等就有关于渠县呷酒的记载,《全唐诗》也留下了李白的呷酒诗:“日出蒙山照沧桑,宕渠郡中翻红浪,世间多少轮回事,我自可怜呷酒缸”。改革开放以来渠县呷酒更因独特的酿造工艺、产品风味和饮用方式享誉全国,先后获得“四川名牌产品”、“四川老字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称号。
然而近年来,随着达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渠县呷酒”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家企业加工工艺的差异,导致渠县呷酒品质不一、风味各异,越来越制约整个呷酒行业的发展。如何留住传统工艺?在推动渠具呷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提升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质量?这是一道呷酒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
达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达州振兴,市监当先”工作定位,充分发挥标准主管部门“综合协调”职能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出“用标准传承文化”的工作思路,打出系列“组合拳”,推动渠县呷酒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部门合作。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经信局,共同调研涉及呷酒产业的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和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征求意见建议,并明确两个部门在标准制定工作全流程的职责分工。二是强化工作引导。市市场监管局多次深入渠县,通过上门宣传、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呷酒生产企业、相关行业部门极参与标准制定。最终确定由四川省宕府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导,渠县市场监管局、渠县经信局参与制定《渠县呷酒加工技术规程》。三是强化业务指导。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全程服务,贴近指导,为标准制定提供咨询、文献查询、技术指导等全链条服务,有效解决制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在市市场监管局综合统筹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渠县呷酒加工技术规程》赶在本地高粱收获前正式发布实施,旗帜鲜明地亮出了生产标线,确保了特色风味和质量安全。《规程》突出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总结渠县呷酒多年生产经验,从高粱选择、筛选、浸泡淘洗、煮沸、蒸制、摊晾、拌曲药、糖化发酵、二次发酵等环节,提出统一操作技术要求,为渠县呷酒加工提供科学依据,让渠县呷酒更地道、消费者更放心。同时对保护传统呷酒文化、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标准的落地落细落实,将有助于提高渠县呷酒产业整体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市地方金字招牌,促进渠县呷酒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达州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达州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