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分为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和非伤寒沙门氏菌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沙门氏菌可引发伤寒、副伤寒、发热、腹痛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因感染沙门氏菌而发病,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特别是高度易感婴儿(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婴儿、免疫缺陷婴儿等),一旦被喂食受沙门氏菌污染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极易被感染致病,出现发烧、腹泻等肠炎症状,严重的可能引发败血症,甚至死亡。
婴幼儿配方乳粉遭受沙门氏菌污染的主要途径
沙门氏菌的污染源主要是人和动物的粪便,通过水、土壤、动物、带菌者、工厂设施等途径和场所污染食品,并对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其在水、奶、肉和蛋类制品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即使是高盐分的条件下也可存活30天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原因众多,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不达标,工作人员接触生产设备等生产环境而间接造成产品污染,生产设备灭菌不彻底、消费者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当冲调、冲调后长时间放置使细菌繁殖等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沙门氏菌污染。
各国对沙门氏菌的限量要求
国家/地区
|
食品名称
|
限量要求
|
中国
|
特殊膳食用食品
|
n=5,c=0,m=0,M=-/25g或/25mL
|
欧盟
|
六个月以下婴儿的粉状配方乳粉和粉状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较大婴儿配方乳粉
|
n = 30,c = 0.25g不得检出
|
美国
|
婴儿配方食品
|
样本量:25g, n=60,M=0
|
澳新
|
婴儿配方乳粉、较大婴儿配方乳粉
|
n=60, c=0; 25g不得检出
|
防止沙门氏菌污染的控制措施
对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问题,首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建立科学而有效的HACCP体系,落实主体责任,提供安全的原料和产品,严格生产工艺,加强乳制品运输过程及生产加工方面的微生物控制,尽量减少生鲜乳的存放时间,及时进行净乳、杀菌,彻底清洗设备,生产过程中建立严格的卫生条件,尽可能降低微生物的污染。其次,企业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开展生产加工环节中沙门氏菌及其他肠杆菌科微生物的风险监测,分析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水平和趋势,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消费者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正确的乳粉冲调及喂食方法。喂食用具应经过彻底清洗、严格消毒;注意保持环境清洁,以降低婴幼儿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
小结
本次为大家介绍了沙门氏菌的相关内容,食品伙伴网也会持续关注相关法规的动态,为行业及时解读分享重要信息。
本文为食品伙伴网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原创文章,转载请与我们联系。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提供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管理及咨询、食品安全信息监控与分析预警、产品注册申报备案服务、标签审核及合规咨询、会议培训服务等,详询:0535-2129301,邮箱:vip@www.sqrdap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