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产经企业 » 中国茶业非遗项目发展报告

中国茶业非遗项目发展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2-02-22 08:27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微信号 作者: 关剑平   原文:
核心提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茶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互依存,本报告在全面整理以涉茶非遗项目为核心的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总结茶业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文化遗产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11月3日,在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在中国实施公约,马上在中国开始了申报工作,200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到2020年共审核通过了四批,每次都有涉茶项目,反映了茶业对于文化的关注,以及文化界对于茶的关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茶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互依存,本报告在全面整理以涉茶非遗项目为核心的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总结茶业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非遗项目对于茶业的意义
 
  伴随着对于文化社会意义的深入理解,茶业越来越注意到非遗项目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是活生生的存在,对它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以文物、标本进博物馆的保护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甚至于说只有生存下去,发展起来才真正达到了保护目的。绝大多数涉茶非遗项目本身就处于产业之中,直接面临生存与发展问题。
 
  就茶叶来说,以税收为标志的话,中国的茶业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茶叶仍然是中国人最主要的非酒精饮料,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0年初的调查估算,全国茶叶从业人员总数约为3400余万人,其中茶农2100万、加工企业200万、流通端1100万。茶叶产业链中的第一、二环主要在农村,是屈指可数以农村为主要生产基地的传统文化产品的产业,而且茶农和茶企还有集中在偏远山区的特点,可见茶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提到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经过历史选择的非遗项目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品种决定着农产品的茶叶的基本特色,非遗项目为今天的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放弃传统,改变发展方向是极其危险的选择。
 
  涉茶非遗项目及其特点
 
  涉茶非遗项目中,技艺类占绝对多数,民俗类不仅数量少,而且有些项目的创作性比较强,这是中国茶文化特征的真实写照,也与茶文化认识有关。
 
  中华民族开发了茶叶饮料之后,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淘汰了很多不适合当时历史条件的技艺及其茶叶种类,从末茶到叶茶在形态、口味、饮用方法各方面变化得面目全非。最终积淀了丰富得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及其产品,今天中国的茶叶不仅种类多,而且口味丰富,这是中国广袤的国土、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的结晶。中华民族开发茶叶饮料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由此延伸出日本、英国等各个国家、民族的茶文化,这些文化回过头来也对中国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如英国的工业化、品牌化等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日本的抹茶技术与文化等。
 
  中国茶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茶叶种类丰富,制作技艺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文化培育不同的技艺。东南亚北部的文化培育了食茶,而中国文化则孕育了饮茶。饮茶不是为了补充水分,根本的诉求是精神,因此茶是与生俱来的文化产品。日本茶道的精神诉求有目共睹,而中国茶艺的精神诉求却始终困扰着中国人。日本茶道的精神诉求有目共睹是因为其途径是外在的饮茶程式,通过形式进入精神世界,然后学者做了充分的研究,茶道界做了完美的包装。而中国茶艺要通过品饮茶汤实现精神的满足,茶叶的品质、品饮的感受难以描述,味觉审美的技术难度又极大,再加上学者没有深刻的研究总结,于是产业不知所措,只能以天人合一搪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引导我们从新的角度审视文化,从技艺的角度审视中国茶叶时发现丰富的茶叶种类是文化的产物。
微信图片_20220222082752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的涉茶项目有中国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中国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预备名单中还有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贵州花溪古茶树与茶文化系统、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上8项以外,还有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四川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统、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广西横县茉莉花复合栽培系统)也有涉茶项目。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俄时说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事实上还进一步辐射到中亚乃至欧洲。201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时空跨度巨大的“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努力开启新世纪的商业文明复兴之路。
 
  涉茶非遗项目在茶业的发展状况

  (一)非遗项目基本全覆盖茶叶种类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向社会公示,其中有7项涉茶,包括黄茶制茶技艺。如果顺利通过,非遗项目就实现了基本茶叶种类的全覆盖。
 
  现有32项涉茶非遗项目涉及到除了黄茶的五大基础茶类和再加工茶的武夷岩茶(大红袍)、茉莉花茶、西湖龙井、婺州举岩、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紫笋茶、安吉白茶、婺源绿茶、信阳毛尖茶、恩施玉露、都匀毛尖茶、祁门红茶、滇红茶、铁观音、贡茶、大益茶、千两茶、茯砖茶、南路边茶、下关沱茶、赵李桥砖茶、六堡茶和福鼎白茶等26种制作技艺。这些涉茶非遗项目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因为以制茶技艺为核心,所以囊括了绝大多数传统产茶区,甚至连再加工茶的重要基地北京也在内。涉茶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中10项是公司,9项是协会或商会,13项是文化机构等。从第一批名录中就有涉茶项目上看,茶业关心文化事业,文化机构关注茶业,茶叶受到产业和文化双重关注的根本原因就是茶具有文化产品的基本性质,尽管相关研究并不充分,这时,在工作、生活中培养出敏锐的直觉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二)提升品牌价值
 
  茶业比较早地认识到非遗项目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相关企业往往会积极利用非遗宣传自己的产品。健康是宣传饮茶的重要口径,科学角度的认识随着科技、文化水平的提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这个认识保证的是物的价值,对于生活必需品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茶叶是奢侈品,文化决定奢侈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是提升茶叶品牌价值的捷径,因为第一,茶文化研究严重匮乏;第二,数量极其有限的茶文化研究成果理解难度很大,数量少与难度高使得民众难以得到需要的信息。而海量的大众媒体、企业宣传又缺乏客观性,得不到民众的信任。而非遗项目是由专家和政府联合起来做结论性认定,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直截了当,容易理解。
 
  (三)文旅的结合
 
  非遗项目的文化空间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业空间重叠,形成茶业强烈的地域色彩。在以人文、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传统旅游中,虽然也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而客观存在,但是在重视休闲体验的观光价值观普及之后,才开始迅速提升涉茶非遗项目在文旅结合中的比重,20年来武夷山观光旅游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经典例证。
 
  就全国来看,伴随着城市化,乡愁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慰藉,非遗项目成为乡愁的理想寄居场所。同时,茶作为文化产品,消费者渴望了解更加深入的内容。走在前面的八马茶业在本世纪初就在茶厂建设可隔玻璃墙参观的茶叶产生流水线。饮茶爱好者对于知识的渴望特别强烈,早期更多体现在茶书市场上,随着对于知识可靠性、深度的诉求和支付能力的提升,体验成为新的学习方式,这首先给种植、生产一体化的小型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茶叶生产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应运而生。即便不是非遗项目也采用体验性旅游的方式让消费者介入生产,最后购买自己的产品,其中民宿又成为一支特色鲜明的力量,民宿顾客的消费层次决定了其经济效益可能比单纯的茶企更好。
 
  (四) 非遗研究与教育
 
  非遗项目的政用产学研结合异常密切,非遗项目的文案都由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撰写,但是由政府和产业主导。非遗是一个崭新的审视文化的角度,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涉茶非遗的研究积累虽然不丰富,但是可圈可点的成果不一而足,如南京农业大学刘馨秋、王思明的《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非常全面地总结了江苏的茶文化遗产,涵盖了可能成为遗产项目的所有内容,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了范本;对于涉茶非遗项目的理性反思也在进行,如周永广、粟丽娟的《文化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径山茶宴的再发明》(旅游学刊,2014);利用非遗项目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研究,如杨军昌、颜全己的《非遗茶文化特征与茶文化产业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20)等。
 
  非遗传承人有义务展开非遗教育,事实上也有不少非遗传承人在积极投入非遗技艺的培训、传承工作,比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先生十几年来坚持为高校师生做传承的教育工作。同时,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高校也都参与进来,浙江农林大学等分别参与了非遗项目某类茶叶的传统制作技艺的培训工作。这种大规模、精英主导的培训受到标准化、同质化、去中国化等的批评。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建议
 
  (一)展开严谨的学术研究,夯实产业基础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非遗项目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传统结晶,面临着新的发展课题,文化与科技的深入研究是茶业发展的前提。与制作技艺类涉茶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涉茶非遗项目数量稀少,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基础研究。相比之下,茶学家对于茶叶的制作技艺早已做了细致的研究总结,很快就实现了古今技术文化的对接。而人文社会科学家很少介入茶文化研究,还没有系统总结调查茶文化,既有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自身的认识问题,也有茶业在“文化为产业服务”的认识前提下推动、主导茶文化研究走向庸俗化,没有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生存空间的原因。结果,肤浅的研究必然使得产品初级、同质。茶业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具有产业先行,研究滞后的特点,研究不及时跟上将会拖产业发展的后腿,必须展开严谨规范的茶文化学术研究。
 
  (二)注意消费板块研究,实现生产价值
 
  现有涉茶非遗项目的地理分布与产茶地高度一致,就是说注意到了生产文化,但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消费文化的意义,像大益集团那样,专门建立大益茶道院建设发展消费文化的单位屈指可数。高度的精神文化主要在消费中形成,中国不同与引进饮茶习俗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全民饮茶,各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非产地的消费地非遗项目的研究,不仅有丰富的素材,而且也是实现茶叶生产社会价值的决定性环节。回过头看,涉茶非遗项目集中在技艺上,集中在农村,需要向城市发展、向更高度的精神性发展,最终打造更能体现中国文化风貌的文化产品。
 
  (三)注意地域与民族概念的使用,避免争夺文化品牌
 
  已经出现了以冠以民族名的遗产项目,但是与民族相比,地域是生活方式更主要的决定因素,地理环境在传统社会决定了物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客观的地域标准不会割裂社会,有利于地方产业的发展。
 
  (四)注意非遗的原真属性,避免揠苗助长式的开发
 
  非遗是世世代代传承到今天的文化,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具有生命力。只是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受到瞬间涌入的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急需保护。如何保护、发展是政用产学研共同面对的问题,尊重遗产项目是前提。非遗项目的确具有非常强的启发性,可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产品不应打遗产项目的旗号自我宣传。而打造成表演节目等的保护、展示,因为离开了生活,割断了其固有的发展道路,实质上是把活态度的文化做成僵死的标本,因此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变成伪文化。另外,要拥有对于历史的敬畏心,创作型非遗项目可能把茶业重视产业的特点引向极端,发生质的变化。
 
  (五)从新思考、定义、提升茶业,从根本上接受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承担责任
 
  1981年4月14日至5月31日,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仙台、北海道举办中国茶叶展览会。展出中国各类茶叶,同时展出陆羽《茶经》、明清茶具、茶诗茶画等。这时的中国连“茶文化”这个词语都不存在,因此可以说文化是茶业的“天然盟友”。茶叶与一般工农业产品相比,根本的特征就是文化性。过去茶业出于“本能”而重视文化,并随着基本的茶文化宣传而让中国人接受了这款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表现在商业上就是接受茶叶的高价位,于是增加了茶业的利润空间,使茶业成为扶贫的经典产业。现在要有计划地发展茶叶的文化属性,实现传统文化产品的升级改造。要把茶业提升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产业、科技统筹起来”的指示。

日期:2022-02-22
 
 地区: 中国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www.sqrdapp.com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