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被称为“大豆的故乡”,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全国大豆价格波动是国内食品大豆市场的晴雨表。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大连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交易数据,我们统计并分析了2021年全国流通领域食品大豆价格变化及大豆期货变化情况。纵观全年的价格趋势,全国流通领域食品大豆价格趋势表现为:整体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图1)。我国豆二(进口转基因大豆)期货价格整体趋势与国际大豆期货价格趋势基本一致,豆一(国产大豆)期货价格整体趋势与国际大豆期货价格趋势有所不同。(图2)
▲图1 全国流通流通领域食品大豆价格变化趋势图
▲图2 2021年国内国际期货大豆价格变化趋势图
自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随后,农业农村部又印发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2020年我国大豆在总产量、总播种面积、每亩单产三方面均实现了大幅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大豆产量为392亿斤(1960万吨),比上年增加了30亿斤(150万吨),同比增长8.3%。大豆播种面积为1.48亿亩,比上年增加了825万亩,同比增长5.9%。大豆单产为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2019年增加3.0公斤,同比增长2.3%。大豆的用途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压榨,生产食用油,副产物豆粕用作饲料;二是用于食品加工,主要是豆制品加工。我国每年用于压榨的大豆约8000万吨,95%以上来自进口;我国用于豆制品加工的大豆约1200-1400万吨,90%以上是国产大豆。因此2021年我国食品大豆的供应大体是平衡的,我国食品大豆市场价格也应该是趋于正常化的,但是受大宗商品普涨的市场环境以及外来资本介入和市场炒作等影响,利用疫情、舆情等抬高食品大豆价格,严重扰乱了大豆市场。
一季度,承接2020年底快速上涨的趋势,导致了市场对大豆供应需求紧张的错判,对大豆供求的调节出现偏差。春节前后,食品大豆市场购销处于假期模式,部分贸易商主要以供应长期合作客户为主,企业以消化囤货为主。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完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提振了现货大豆市场价格。进入3月份大豆购销陆续恢复,加工企业入市采购需求不断提升。受期现货联动性影响,3月8月大豆期货由创历史高位的6375点进入下行通道,现货市场顺势“跌倒”。
二季度,我国食品大豆价格处于相对高位运行阶段:4月份,我国食品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可能原因主要是:热钱炒作者已赚得盆满钵满后出货;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农户存在购买生产原料和设备的资金需求,售粮积极性有所增加;非转基因大豆进口依旧持续。五一小长假过后,受外盘凌厉涨势拉动,豆一期货拉升,我国食品大豆价格同步跟涨。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5月10日农业农村部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开展调研指导(推动措施却是与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稳定大豆生产)有出入的“稳大豆、扩玉米”)以及5月11日,绥棱、北安、大杨树等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开始轮换收购储备国产大豆,收购价高于部分地区市场收购价等均助推了我国食品大豆价格的上行;自6月12日国储首次拍卖至6月30日进行了四次,虽然补充了流通领域大豆需求,但每次出现的成交火爆和高溢价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市场余量紧俏的表象。
三季度,我国食品大豆价格依然处于高位运行阶段:中央储备粮收购国产大豆有序进行,收购价格调低后再度恢复,为大豆市场增添了活力;黑龙江省级储备大豆投放市场,调节了市场预期,抑制市场过热。
四季度,我国食品大豆价格持续上涨至高位平稳运行:国庆节过后,新季食品大豆集中上市,食品大豆价格理应呈现下跌态势却出现了反常。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宗商品普涨的市场环境提振国产大豆价格保持强势,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国储国产大豆购销交易,交易底价相对可观,提振市场看涨信心。
国内国际期货方面:中美贸易谈判虽然仍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但新一轮的全球贸易格局已基本形成,影响国内国际大豆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可能新冠疫情、国际大豆、天气及美国农业部报告等。从图2可以看出,2021年国内豆二期货价格与国际大豆期货价格趋势基本一致;2021年国内豆一期货由于受外来资本介入和市场炒作等影响,与国际大豆期货价格趋势有所不同。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2021年全国大豆产量为328亿斤(1640万吨),比上年减少了64亿斤(320万吨)。根据中豆委数据综合评估,2020年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量约1460万吨,而我国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说明我国食品大豆库存是充足的,2021/2022我国食品大豆的供应大体是平衡的。加上国家对大豆市场的调控,除非故意借机炒作,后期食品大豆价格持续上行的动力不足。2022年我国食品大豆价格具体情况还需要关注国家政策及其他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