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1-10-21 16:23 来源:国新网 原文:
核心提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先生,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先生,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先生,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先生。
 
  下面,先请曾衍德先生作介绍。
 
  2021-10-20 10:00:19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又到了一年秋收的时节,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目前,秋收已进入尾声,各地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秋冬种。在此,我通报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总定位,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统筹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后面几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个中国农业丰收节时,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农业农村系统和亿万农民倍受鼓舞。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全年粮食有望高位增产。今年以来,我们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已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第二,“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菜篮子”产品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稳定。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水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
 
  第三,扎实推进种业振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育种创新,启动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1-9月已建成和开工在建高标准农田约9617万亩。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十四五”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完成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7200万亩。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强化机收减损,预计全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机收损失率较常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
 
  第四,农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我们将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聚焦重点发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5.8万个。务实抓好长江十年禁渔,退捕渔民基本实现转产就业,社保政策全面落实,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8349艘、违规网具23.8万张。
 
  第五,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各地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做精乡村休闲旅游业,做大农产品电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稳定发展,1-9月,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8.6%。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创建了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促进了产镇融合、产村融合。
 
  第六,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2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5个百分点。农村外出务工总量和收入水平实现双增长,外出劳动力总量达到1.83亿人、同比增长2%,月均收入达到4454元、同比增长10.4%。同时,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形势较好,推动脱贫人口外出务工3103万人,脱贫人口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第七,农村内需潜力持续释放。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0395亿元、同比增长14%,用于农业农村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预计超过1600亿元。农村消费稳步恢复,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2169亿元,同比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3.8%。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进出口总额达到225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其中,进口165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出口594.9亿美元、同比增长9.3%。
 
  总的看,今年粮食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要看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受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等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盯目标,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折不扣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21-10-20 10:06:36
 
  陈文俊:
 
  谢谢曾衍德总农艺师,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1-10-20 10:14:2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在种子和耕地。请问,今年这两项重点工作的进展如何?下一步我们还有什么推进措施?谢谢。
 
  2021-10-20 10:22:54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保障粮食安全是关系国之大者的核心要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要求。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主动扛起责任,聚力推进落实。从目前情况看,这两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进展。
 
  种业振兴稳步开局。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今年以来,我部研究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重点实施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和市场净化五大具体行动。我们提出来力争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逐步实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主要有三方面进展:
 
  一是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启动。截至今年9月底,我们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7万份,完成了60%的行政村畜禽资源普查、16万水产养殖户普查,国家农作物、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已基本建成,畜禽种质资源库已经立项建设。
 
  二是育种创新攻关全面推进。我们发布实施了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编制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方案。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强化部省协同推进育种联合攻关,推进龙头企业和优势基地创新发展。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我们启动了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和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净化种业市场环境。这是我们种业方面取得的进展。
 
  在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我们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把提高耕地质量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重点,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取得了好的成效。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经国务院批复,我们印发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75亿亩、累计建成10.75亿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
 
  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据调度,1-9月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517万亩、占全年任务量的65.2%,目前开工在建3100万亩,年底前能够确保完成1亿亩建设任务。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00多万亩,超过年度任务200多万亩。
 
  三是耕地质量建设稳步推进。我们启动实施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7200万亩,建设退化耕地集中连片治理示范区200个,开展综合治理面积280万亩。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集中资源、聚合力量,全力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谢谢。
 
  2021-10-20 10:23:41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今年极端天气多发,近期北方地区降雨比较频繁,请问对秋收和冬种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改变秋粮丰收的基本面?
 
  2021-10-20 10:28:53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提问请种植业司潘文博司长回答。
 
  2021-10-20 10:29:09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
 
  感谢您对粮食生产的关注。您的问题概括起来应该是三个方面:第一,关于秋收。正如你所说,秋季北方降雨偏多,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两轮强降雨,给北方的秋收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常说“三春不如一秋忙”,今年的秋雨使秋收格外忙。一方面,秋雨连绵造成秋收进度放缓,据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秋粮收获75%,比常年慢了4个百分点,秋雨影响秋收主要在中西部的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对东北、华南、江南影响较小。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的问题主要是土壤普遍过湿,常规机械下不了地,秋收进度慢,常年这个时候玉米基本已经收完了,今年收的只有八成多。另一方面,秋雨连绵造成了秋收成本增加,一年到头都在忙,收到手里才是粮。为了应对地湿的问题,把丰产的粮食收上来,有的农民需要把轮式收割机改成履带式,有的要把稻麦收割机改成收玉米的,有些需要人工来抢收,这些都明显增加了收获成本。黄渤海地区反映,今年机收玉米,1亩地增加的成本大约是50-100元。
 
  第二,关于秋粮。刚才讲到全国秋粮收了75%,应该说全国秋粮收获大头已经落地,从各地实打实收和农情调度情况看,河南、山西、陕西因严重洪涝和干旱,秋粮确实是减产了。但其他主产区秋粮多数是增产的,特别是东北四省区增得比较多,全国有减有增,增得比减得多,算总账,全国秋粮是增的。刚才曾总师也讲到秋粮丰收已成定局,今年秋粮丰收有三个因素:一是秋粮的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这是丰收的基础;二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比较多,加上光温水匹配较好,单产是提高的,这是丰收的关键;三是河南、山西、陕西大家都比较关注,这些地方局部灾情确实很重,是多年少有的,重灾的农户甚至是绝收的,但是总的看,全国农业受灾程度轻于常年。有一组数据,今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亿亩左右,近10年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3.6亿亩,从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看,今年我们农业的灾情应该是近10年最轻的一年。
 
  大家都知道,我国粮食分夏粮、早稻和秋粮三季,夏粮、早稻这两季已经丰收到手了,合计增产了74亿斤,加上刚才我讲的秋粮也是增产的,现在应该说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可实现年初确定的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第三,关于秋种。9月份以来的持续降雨不仅影响秋收,更主要影响秋种,由于土壤普遍偏湿,腾茬整地困难,冬小麦播种受阻。截至10月19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26%,比常年慢了27个百分点,特别是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播种比常年晚了15天以上。今年晚播麦比例大,晚播麦冬前积温就不足,将导致冬前分蘖减少、个体偏弱、群体偏小,不利于培育冬前壮苗。有的地方农田积水没法排除,可能会错过播期,无法下种。土壤过湿也会加重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等病虫草害发生。但专家讲,小麦生育期长、230天,回旋余地大,过去也有播期推迟的时候,只要冬前能播下去,开春后管理措施跟得上,夺取丰收还是有希望的。
 
  针对秋雨对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采取超常规措施,迎难而上、精准指导,重点抓三件事:一是抓好秋收扫尾,确保颗粒归仓;二是抓好秋播秋种,力争冬小麦面积不下降或少下降;三是抓好冬前和早春的麦田管理,为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谢谢。
 
  2021-10-20 10:29:23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
 
  刚才前面的记者也提到今年的洪涝灾害特别多,我们想了解一下,像现在这样的极端天气对于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平稳运行是否有影响?当前以及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国家的农产品市场供需总体是什么样的情况?谢谢。
 
  2021-10-20 10:32:32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场司唐珂司长来回答。
 
  2021-10-20 10:34:10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
 
  这个问题涉及粮食价格和市场运行。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的情况下,各方面对粮食市场运行确实是更加关注了,我们也进一步加强了监测分析。刚才曾总师也讲了,今年粮食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从我们调度情况看,今年粮食价格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我们监测的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集贸市场1-9月均价是每百斤129元,同比高6.2%,粮价总体上有上涨,但上涨有限,而且主要是玉米价格上涨带动的结果。目前,南方的一季稻丰收上市,品质有所提升,市场购销两旺,价格高开后回落趋稳;小麦收购旺季基本结束,国庆假期后价格略有上涨;玉米开始陆续收获上市,市场流通粮源充足,价格较前期有所下跌。
 
  在自然灾害多发、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市场运行能保持基本平稳,关键还是供需基本面牢固。看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和市场总体形势,应该把握三大特点:
 
  一是粮食生产形势好。今年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玉米面积增加较多,除河南等部分地区受灾较重以外,前期大部分主产区秋粮长势良好,持续降雨没有改变秋粮丰收的基本面,粮食产量将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保供稳价有坚实基础。
 
  二是储备调控能力强。我国稻谷、小麦库存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粮食储备调控和应急供应有充分保障。
 
  三是市场各方预期稳。加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购销总体有序,预期较为平稳。特别是广大老百姓对国家粮食安全心里有底,也不会因为局部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或新冠肺炎疫情而抢购囤货。
 
  每年的秋冬季是农产品消费的传统旺季,预计今年“米袋子”“菜篮子”将继续保持产销两旺,市场供给有保障。除了前面提到的粮食作物以外,今年的猪肉、蔬菜、水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形势也不错,针对前期局部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点状发生和华北等地连阴雨等情况,我部已经第一时间作出部署,指导督促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组织加工销售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扩大鲜活农产品购销,坚决打击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行为;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谢谢。
 
  2021-10-20 10:34:25
 
  CGTN记者:
 
  当前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养殖场(户)出现亏损,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走向如何?农业农村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养殖场(户)的积极性,稳定生猪生产?谢谢。
 
  2021-10-20 10:44:24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回答。
 
  2021-10-20 10:44:37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
 
  感谢您对畜牧业生产的关心关注。总体来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生猪生产在二季度已经完全恢复,当前的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主要是因为生产仍在惯性增长。据我部监测,1-9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同比增长60.9%,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95.2%。今年1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连续8个月回落,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也没有出现猪肉价格反弹。10月份第2周,集贸市场的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21.03元,比今年1月份下降了60.8%,9月份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这里面既有一些散养户,又有一些规模场,既有自繁自养的,也有外购仔猪的,是一个统算的比例。
 
  大家都很关注今后一个时期生猪的行情走势。我们常说,生猪市场供应“中期看仔猪,长期看母猪”。3月份以来,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8-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也希望我们新闻媒体把这个判断传达给广大的养殖场(户)。
 
  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尽量熨平“猪周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从6月份开始,我部针对生猪产能过剩的苗头,通过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密集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有序安排生猪出栏。随后,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努力稳定生猪生产秩序。7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结束增长势头,环比连续3个月减少。目前一些养殖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采取“十头母猪淘汰一头低产母猪,一窝仔猪多淘汰一头弱仔,育肥猪提前十天出栏”等措施,这对于企业减少亏损和行业去产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下一步,为推动生猪养殖加快走出困境,防止生猪生产和供应出现大的起落,我部将按照产能调控方案要求,落实地方分级调控责任,重点抓好生猪产能调减工作,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产能过剩预警,鼓励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顺势出栏肥猪,使生猪产能尽快回到合理水平。同时,保持用地、环保、贷款和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不搞“急转弯”“翻烧饼”,防止损害基础生产能力,影响长期的市场稳定供应。谢谢。
 
  2021-10-20 10:45:05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
 
  近一段时间,山西、陕西遭遇严重洪涝灾害。请问现在抢收的情况如何?农业农村部对做好灾后补种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谢谢。
 
  2021-10-20 10:52:55
 
  潘文博:
 
  这个问题刚才我也讲过,我再作个补充。9月份以来,山西、陕西降雨异常偏多,特别是“十一”长假期间出现了强降雨,范围广、雨量大,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渭河特别是汾河部分河段漫堤,造成农田受淹。农作物受灾面积是550万亩左右,农田积水300多万亩,确实给当地秋收秋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部迅速行动,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重灾区,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帮助两省调剂调集适宜的农机抢排积水、抢收秋粮、抢种小麦。据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山西秋粮已收获2480多万亩,进度2/3左右。这几天的进度明显加快,由前几天每天不到100万亩,现在一天能收250万亩左右。陕西秋粮已收2190万亩,进度是77%,也就是3/4以上。
 
  两省反映,“十一”强降雨发生的时候,两省秋粮产量已基本形成,秋粮对产量影响是有限的,但造成土壤普遍过湿,常规的轮式机械无法下地,下地就陷在里头了,所以影响秋收进度。降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质量,增加了收获成本,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下茬冬小麦播种。尽管采取一些措施,目前山西的秋收进度仍比常年慢18个百分点,秋冬种小麦播种进度慢了60个百分点;陕西的秋收进度慢了2个百分点左右,秋冬种小麦播种进度慢了25个百分点。专家分析,山西和陕西这样的地方秋冬种小麦最佳播期在10月25日之前,最晚可以播到11月10日,也就是说立冬以后还可以种几天。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讲,“地不冻、只管种”“冬前小麦一根针,来年产量八百斤,冬前麦籽土里捂,来年产量五百五”,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冬小麦的回旋余地比较大,这也增强了我们夺取明年夏粮丰收的信心。
 
  农业农村部在前期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的基础上,近日又开展了部长包省指导服务,各位部长分赴山西、陕西7个秋冬种小麦重点省,指导抗灾抢收抢种工作。下一步,我们主要是指导山西、陕西做好三件事:一是克服困难抓紧组织抢收,继续调剂调运履带式收割机跨区作业,千方百计加快收割进度,确保颗粒归仓。二是科学指导抓好秋播秋种,重点是指导落实晚播麦“四补”措施,也就是以适宜的品种、以种补晚,精细整地、以好补晚,增加小麦用种量、以密补晚,增施底肥基肥、以肥补晚。对于整地特别困难的地块推广免耕播种或者无人机撒播,能播一亩是一亩。三是环环紧扣抓好冬前和早春田管,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及早谋划明年早春的田间管理,增施小麦返青肥,促进小麦弱苗转壮和春季分蘖,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谢谢。
 
  2021-10-20 10:53:38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不少农户反映,今年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较多,种粮成本增加明显,请问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谢谢。
 
  2021-10-20 10:53:52
 
  唐珂:
 
  谢谢你的提问。确实像你说的那样,今年春耕以来农资价格上涨明显,特别是化肥价格出现了大幅攀升。1-9月份国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复合肥平均出厂价每吨为2279元、3186元、2568元和2696元,同比分别涨了25.2%、30.1%、23.7%和21.3%,涨幅比较明显,推高了今年粮食生产的成本。我们分析,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受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一是原材料涨价明显。煤炭、天然气、硫磺等化肥原料价格涨幅较大,从9月末的价格看,这些原材料的同比涨幅都在一倍以上。二是国际价格大幅攀升。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粮价上涨刺激化肥需求等影响,国际上的氮磷钾肥均出现了大幅上涨,而且涨幅都高于国内,由此拉动了我国化肥出口明显增加。据海关统计,1-9月累计出口肥料2611万吨,同比增加31%。三是社会库存处于低位。春耕期间企业销售化肥积极性高,春耕结束后化肥价格高位运行,流通环节存肥意愿较低,导致化肥库存水平低于常年。
 
  化肥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化肥供应,并通过一次性补贴弥补种粮成本的上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是抓保供稳价。切实保障化肥等农资企业正常生产,畅通物流运输和末端配送,适时投放化肥储备,稳定市场供应,防止化肥价格过快上涨。
 
  二是抓补贴落实。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求,做好200亿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的下达和发放工作,缓解农资成本上涨的影响。前不久,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已经公布,每斤为1.15元,比上年提高了2分钱,这也给种粮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三是抓农资打假。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启动2021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打假宣传教育,提升生产经营主体识假辨假能力水平。
 
  四是抓科学施肥。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倡导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提升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和肥料的利用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化肥市场形势跟踪分析,积极推动保障化肥生产要素供应,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强化储备调节作用,畅通化肥运输配送,维护市场流通秩序,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切实做好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谢谢。
 
  2021-10-20 10:54:07
 
  农民日报记者:
 
  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3726元,同比名义增长了11.6%。请问要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好势头,年底前还有什么工作考虑?谢谢。
 
  2021-10-20 11:13:21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促进农民增收也是我们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今年以来,我们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抓好稳产保供的同时,把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一手抓产业增收,一手抓就业增收。虽然我们看到生猪价格对部分养殖户的增收带来一定困难,但总体上粮食价格市场保持稳定,农民就业增收形势好。应该讲,我们今年农民收入保持一个增长的好势头。
 
  前三季度农民增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较快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3726元,同比实际增长11.2%,增加1429元,这是增幅较高的年份。二是全面增长。各部分收入都有较快增长,工资性收入名义上增长了15.3%,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4.6%提高到46.1%,经营净收入名义增长6.7%,财产净收入名义增长10.7%,转移净收入名义增长11%。三是倍差缩小。农民收入增幅比城镇居民高了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2,比上年同期缩小0.05。这是在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农资价格上涨、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等多种不利影响下取得的,可以讲成绩是来之不易,也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到年底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农民增收还面临一些困难,需要我们持续加力,努力巩固好农民增收的好势头。
 
  从工作来看,我们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确保丰产丰收,还要丰产增收。目前,秋粮即将收获完毕,我们将指导各地做好晾晒烘干,做好粮食销售服务,落实好中晚稻等收购价格政策,确保颗粒归仓、增产增收。二是强化产销衔接。秋季是果蔬集中上市的时节,我们将多渠道推进产销衔接,发挥大型农产品电商平台作用,还要开展应季促销和品牌营销,让优质农产品卖得顺畅,卖上好价钱。三是努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我们将抓住冬季农闲窗口期,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民工欠薪督查工作,让农民工足额拿到工资,开心回家过年。
 
  谢谢。
 
  2021-10-20 11:15:45
 
  经济日报记者:
 
  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底线任务。请问这一任务今年完成情况怎么样?下一步还会有哪些部署?谢谢。
 
  2021-10-20 11:20:26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今年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底线任务,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坚决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聚焦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人口,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工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第一项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重点是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帮扶。到今年9月底,全国纳入监测对象约500万人,76%的已经消除了返贫风险。从监测情况看,应该讲,能够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第二项是特色产业带动增收有新进展。今年我们出台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启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推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倾斜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今年累计入库产业项目20多万个,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50%,新发放小额信贷400多亿元,主导产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支持超过80万脱贫户发展产业。我们预计,前三季度全国脱贫县农民经营净收入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第三项是促进稳岗就业增收有新进展。今年我们落实好援企稳岗、以工代训等政策,加大在岗培训,积极开展劳务协作。截至目前,脱贫人口外出务工3100多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我们还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有劳动力的脱贫群众已就业400多万,实现了每个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就业。
 
  第四项是协助帮扶增强后劲有新进展。今年确定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制定了14项倾斜支持政策。深化东西部协作,截至9月底,已投入财政和社会资金230多亿元。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应该讲,衔接是有序的,进展是明显的。下一步,还要下更大的力气,付出更多的艰辛,让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的成果更可持续,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谢谢。
 
  2021-10-20 11:30:55
 
  陈文俊: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2021-10-20 11:40:24 
日期:2021-10-21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www.sqrdapp.com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