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锦辉到鹤壁、长葛等地调研河南农业大学李玉玲教授主持的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学校科学技术处、农学院,鹤壁市科技局、农业科学院负责人陪同调研。
该专项今年在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鼎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葛基地)和牧原集团(内乡种植基地)设置了3个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集中展示基地,种植了11家项目成员单位选育的58个适宜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包括今年新审定品种4个、正在参加国家或省试验品种28个区试、新组合26个。
在基地现场,项目成员单位试验负责人介绍了试验种植、管理和受灾情况。李玉玲教授逐一介绍了每个品种的选育单位和品种表现特点,并详细介绍了适宜籽粒机收品种要求的主要性状指标、目前推广应用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李锦辉指出,今年在鹤壁基地遭遇暴雨大风、持续阴雨时间长、渍涝、光照和积温严重不足等自然灾害,后期又遭遇锈病和茎基腐病严重发生的特殊不利气候条件下,参加展示的大部分品种均表现出了突出的适宜籽粒机收特性、较好的丰产性和抗逆稳产性等综合优良性状。同时,他对专项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籽粒机收已成为制约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适宜全程机械化、抗逆稳产新品种选育亟待实现突破。该项目在省重大公益专项的资助下,围绕玉米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发掘和筛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基因,建立现代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多途径创制适宜籽粒机收的玉米核心种质,选育适宜籽粒机收的优异自交系和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通过机收玉米新品种配套高效生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在全省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项目实施以来,已克隆玉米籽粒灌浆和快速成熟脱水相关功能基因6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并创制优异玉米种质资源15份;建立了适宜黄淮地区的玉米单倍体大规模加倍方法;选育适宜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1个;筛选抗逆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的机收玉米新品种或新组合17个,为我省籽粒机收玉米优异新品种的高效选育和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