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9月27—29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主办的“2021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学术所长朱永官研究员亲临现场,就“可持续的食品系统”“后疫情时代中国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挑战”“‘土壤-食品-环境-健康’耦合系统”等前沿议题,共同为与会代表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食物生产、加工、流通、制备和消费的全产业链环节,会对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围绕“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在会上展开深入交流。他指出,我国食物系统可持续性的挑战在于农业生产、营养和健康、损失和浪费、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等。他建议,要吸取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教训,让食物系统有韧性。要从全产业链观点转变食物系统,为减少1/3温室气体排放做贡献。同时,要基于营养和健康来规划食物生产,生产更多营养健康的食物。这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从政策、技术、制度和个人行为四个方面入手实现社会共治。“科学的食物系统转型可以保证国民吃的更营养、更健康、更环保,给后代留一个健康的地球。”陈君石院士如是说。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巨大的影响。疫情期间,作为具有民生属性、刚需特征的中国食品产业,最早复工并在短期内释放出强大、优质的产能,其应急、救灾的能力与战略定位凸显。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食品工业的市场需求、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也在快速调整中,并对未来5—10年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走向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在大会报告上,围绕“后疫情时代中国的食品安全与健康”与参会代表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制约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科学问题,提出未来食品科技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孙宝国指出,疫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理念和产业成长模式。后疫情时代,中国食品工业是中国经济“扩大内需”的主体力量,精准扶贫的主要支撑行业,“健康中国”中营养与健康的载体。在以科技力量化解“粮食安全”问题的工业化实践中,食品科技承担着比以往更加重大的使命,食品工业作为科技密集型行业的特征愈加鲜明。“十四五”期间,中国食品工业将进入以科技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要依靠科技实现“三大安全”的保障功能;加强前沿性、创造性和颠覆性技术基础研究,抢占全球食品科技的制高点。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食品科学研究变得更加趋于系统化,形成了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分析与综合并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体系。为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和健康的多重需求,科研工作者应从食品的生产、贮藏与加工、综合利用等角度,在综合性交叉领域开展具有战略导向性的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在会上围绕“土壤-食品-环境-健康”,从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诸多因素间的相互依赖与作用,为与会代表带来全新视角。朱永官指出,人类活动及其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会影响食物的元素组成,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食物质量要素的变化,有些变化还尚未认知。例如,过量化肥的使用,尽管让作物的产量上去了,但作物如小麦籽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却下降了。在他看来,在未来的生态系统中,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微量元素“隐性饥饿”问题,亟需关注。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会进而影响到人类自身健康,通过‘土壤-植物’系统传递、转化、放大。其中,微生物在‘土壤-食品-环境-健康’耦合系统中的循环与转化需要特别关注。” 朱永官如是表示。
相关报道:开启以科技创新保障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新征程--"2021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
相关报道:开启以科技创新保障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新征程--"2021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