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近年来有限空间事故频频发生,据统计,2016年1月1日至今年7月15日,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较大事故66起,共造成248人死亡。今年以来,工贸行业已发生6起有限空间较大事故,共造成26人死亡,特别是四川省连续发生了两起死亡6人以上的有限空间中毒事故,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易发、伤亡大,作为轻工行业中事故占比较高的食品加工企业该如何正确认识有限空间的风险特性,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管控,提升作业安全管理水平,避免作业事故呢?在此,食品伙伴网同各位小伙伴们一起探讨分析规避其风险。
1、有限空间的定义
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可知,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如反应器、塔、釜、槽、罐、压力容器、管道、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锅炉、污水井、原材料仓、冷库等。具体可参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
2、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
有限空间受其自身的限制,空间狭小、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积聚且作业条件复杂,极易发生危险事故。事故类型多为中毒与窒息、火灾、爆炸、坍塌、淹溺、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
2.1作业风险特点
① 危险性大。有毒有害气体可导致中毒窒息事故,或遇到火源发生火灾爆炸,还可能发生触电、高处坠落、淹溺、烫伤等危险性极大的事故。
② 隐蔽性强。有限空间中危险因素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人们容易忽视其存在和危险性,进而丧失警惕性。
③ 作业环境复杂。作业空间一般平时处于密闭状态或低洼处,通风不良,不利于有害气体的排出。其次,空间一般较狭小,对于作业人员的逃生及获救都有不利影响。
④ 临时性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多是临时性作业,易对危险因素辨识不清,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⑤ 盲目施救。事故发生后,往往由于救援人员不了解正确的救援方法,在缺乏个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施救,导致事故伤亡进一步扩大。
2.2事故原因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事物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外,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管理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意识不足,负责人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有限空间的风险,安全投入不足,未能有效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培训监管不到位;作业人员及救援人员安全技能不足,存在冒险、侥幸心理。
管理方面,企业未建立和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未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未能在作业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析,未能严格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作业,未落实应急救援措施等,都可能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3、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
食品企业应根据自身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建立健全与本企业实际相适应的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管控、现场作业管理、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进行风险管控。
3.1 增强安全意识,落实责任制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食品企业需增强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从而落实各层面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因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导致的擅自作业和盲目施救。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食品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②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③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④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⑤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3 深化专项安全培训
企业应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并对相关材料签字确认及时归档。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培训内容应包括:①厂区内存在的有限空间数量和类型,及其危险有害因素和对应的安全措施;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审批制度;③所配备的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应急器材的正确操作方法;④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3.4 全面开展有限空间辨识分析,完善有限空间台账
食品企业应当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确认本单位有限空间名称、数量、位置、类型和危险因素等基本信息,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对存在中毒窒息和易燃易爆危险因素的有限空间,实施重点管控,划定管控区域,实行人员出入及过程管控。并在有限空间出入口、关键部位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醒目、清晰、规范的安全警示标识和警示牌。
3.5 规范操作,严格落实安全防护制度
作业前,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严格执行审批制度。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对参与作业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如:防毒面罩、安全绳、安全带等。作业人员熟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与监护人员保持有效的信息沟通,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熟练掌握应急救援措施。监护人员全程实时监控,现场监督管理。
3.6 强化应急管理制度,加强演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管理制度,配备救援器材,并进行有效维护;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或者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提高安全意识,锻炼救援队伍,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4、小结
有限空间作业具有危险性大、隐蔽性强、作业环境复杂等特性,在企业众多作业活动中,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是极高的,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事故,将对企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食品企业应正确认识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重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深入辨识和分析,完善有限空间台账和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保障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