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揭示了宿主和地理改变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的相对作用,为理解蜜蜂肠道菌群的形成、发展和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在《 mBio 》上。
据刘永军研究员介绍,蜜蜂作为传粉者和产蜜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肠道菌在维持宿主健康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驱动蜜蜂肠道菌群构建和菌群动态变化的生态过程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对我国1000公里范围内两种蜜蜂(中蜂、意蜂)的肠道菌群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探究了蜜蜂肠道菌群的宿主格局和地理格局,区分了不同生态过程在塑造这种格局上的相对作用。
研究发现中蜂和意蜂的肠道菌群显著不同,这是由宿主与肠道菌群长期共进化形成的种间扩散限制导致。均质选择作用在意蜂肠道菌群构建上起主导作用,使意蜂具有了比中蜂更多样且更稳定的肠道菌群。蜜蜂肠道菌群在不同地理位置也显著不同,这种地理格局的形成是由随机漂变,而非异化选择或扩散限制主导。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8/mBio.007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