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4日下午,由中国肉类协会牛羊分会主办的“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烟台隆重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主要嘉宾有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中国肉类协会牛羊分会会长、大庄园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希滨,中国肉类协会机械装备分会会长、浙江瑞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明,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新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松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海玲,天津科技大学研究员王稳航,上海肉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勇,山东如康集团总经理张作文等。
研讨会上,首先由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致辞。高观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积极发展牛羊肉生产,是我国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增加牛羊肉产量,是我国优化肉类产品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牛肉产量672万吨,增加55万吨,增长8.9%;羊肉产量492万吨,增加51万吨,增长11.5%。2020年,我国进口牛羊肉将近250万吨,占国内牛羊肉产量的20%以上。国家在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了“稳猪、保禽、增牛羊”的战略方针。牛羊肉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国家和省区级产业技术体系要对“卡脖子”技术问题进行重点攻关,如种业产能、幼畜存活率、羊肉产品开发加工等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引导构建专业化分工合作的生产体系和整个产业链条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发展合力。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以繁殖为主,这是风险最大最难的环节,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做规模、做品牌,建立好利益联结机制。
中国肉类协会牛羊分会会长、大庄园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希滨作了主题报告。陈会长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牛羊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报告中指出,在总产量方面,牛肉总产量从1980年的27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672万吨,增长了24倍,羊肉总产量从1980年的44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492万吨,增长了10倍;在存栏量方面,牛存栏量从1980年的7168万头,到1995年达到13206万头,2000年开始逐年递减,2016年下降到8834万头,近年来有所回升,2020年达到近10年以来最高的9562万头。羊存栏量1980年时是18731万只,从2014年到2020年,基本稳定在3亿只左右,2020年达到历史第二高的30655万只;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三位,羊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4月20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在巩固提升传统主产区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发展区,拓展增产空间,多渠道增加牛羊肉供给。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0%、50%”。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牛羊产业的转型升级之年。随着中国4亿中产阶级的崛起,在经济内循环加速和消费升级,以及新冠疫情的多重影响下,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牛羊肉类食品需求量必将持续增长,同时也为牛羊肉产业升级发展打开了上升的渠道和空间,我国牛羊产业即将迈入第四个发展阶段,将进入到一个稳健提升的时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松山作了题为《牛肉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加工技术》的专题报告。张松山研究员从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生鲜牛肉7项评价指标、涮/煎制20项牛肉评价指标、牛肉特征风味21项评价指标)的启示、牛肉成熟提质技术、高档发酵牛肉制品加工新技术、牛皮食用标准化加工增值技术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海玲作了《羊肉生产全产业链主要节点》的专题报告。罗海玲教授从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羊肉质量与产量是否可以协同提高、羊肉品质与风味特点差异形成机制、需要关注的其他主要问题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羊肉消费量变化,羊肉贸易,并系统阐述了羊肉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她在报告中指出,羊肉从区域性消费已经成为全国性消费的产品,从局部特定群体消费为主成为全民消费产品,1980-2018年,全国羊肉(户内)消费总量增长了5倍;因此肉羊产业健康发展对保障肉产品的有效供给,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她在报告中还指出,从我国羊肉供给来看,国内供给是主力,2019年羊肉进口量占我国羊肉产量的5.07%;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是中国羊肉进口的最大来源;我国羊肉供给主要靠国内生产,增强国内羊肉供给能力,是稳定我国羊肉供给的工作重点。
研讨会上,大家还就中国肉类协会牛羊业团体标准进行了专题讨论。代表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并达成共识。来自全国各地的牛羊业的企业家、专家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