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行动为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整治重点及范围:集中开展区域产品专项整治,针对塑料制品、纸制品等高风险食品接触材料有害物质迁移和渗透性质量安全问题,聚焦质量水平较低、质量安全问题较多的重点区域和产品,重点对大名县、馆陶县塑包、峰峰矿区陶瓷等食品相关产品集中区域开展整治,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内区域产品和监管工作实际,确定整治范围,制定方案、明确重点和方法步骤,并报送市局备案;加大对非行政许可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力度,以生产企业无产品标准、违规使用不合格原辅料、标签标识不规范、过程控制不严格、总迁移量和单体特定迁移量项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等质量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整治对象,严厉打击使用医疗废弃物、回收料等作为原辅料生产加工食品相关产品行为、/span>
整治目标及任务:彻底摸清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底数,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档案,积极探索分级分类实施监管。严格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在企业全面自查的基础上,整改存在的风险隐患,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以食品用纸包装、食品用塑料包装制品、食品用洗涤剂为监督抽查重点对象,依法处理抽查不合格企业。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制度,确保监督检查全覆盖,逐步建立生产企业信用档案,促进生产企业合法诚信生产经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对制?ldquo;三无(无生产日期、无厂名厂址、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产品和存在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形成有力震慑和严打严惩的氛围。聚焦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问题企业加大后处理力度,积极建立食品相关产品追溯体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制度、销售台账记录制度、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和出厂检验制度等要求,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原料来源可查、成品流向可追、产品质量责任可定,坚决杜绝不合格或假冒产品进入市场。探索建立区域产品监管工作制度,根据产品存在的风险程度,确定监管频次,逐步建立完善以监督抽查、监督检查、质量分析、风险防控、政策法规培训为主的区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引导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积极引导、支持、推动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有效防范产品质量和从业人员健康风险,不断提升食品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力、/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