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0年蜂产业特点
1.1.1 养蜂业生产总体平稳,主要蜜源植物蜂蜜产量和蜂产品收购价格基本稳定
油菜蜜生产期间,主产区(湖北、四川、江苏)花期较2019年提前10 d左右,全国春季油菜蜜比正常年份减产三成左右。由于减产,企业收蜜积极,收购价格较2019年上涨500~1 000元/t。湖北省油菜泌蜜量和单群产量有所提高,定地蜂场受疫情影响饲料储备不足的情况有所缓解;四川省和江苏省受天气和疫情影响,油菜蜜产量同比有所下降。洋槐蜜生产期间,收购价与上年持平,主产四省(山西、甘肃、陕西、河南)中,山西省、陕西省和甘肃省均因气候原因导致洋槐泌蜜不佳,洋槐蜜欠收;河南部分地区洋槐蜜丰收,为近年来最好。荆条蜜生产期间,山东省、河北省等地泌蜜不佳,产量较往年有所下降。椴树蜜生产期间,吉林省、辽宁省椴树蜜生产状况优于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收获丰收,单群产量在40~50 kg,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收购价格未达到蜂农的预期。
1.1.2 疫情刺激海外需求,蜂产品出口逆势增长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保健食品需求急增,全球市场对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的需求明显提升,中国、巴西等主产国的蜂产品出口大幅增加,但国内蜂产品收购价格依然低迷,蜂农没有获得出口增长带来的收购价格增长。
1.1.3 蜂群交易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
2020年蜂群交易价格相比2019年下降20%~30%,这与前几年各地养蜂的热情降温加之上半年疫情影响对预期不看好有关,蜂群交易价格回落到2015年同期水平。
1.2 生产方面
近年来,全球蜂群数量缓速增长。据统计,2019年全球蜂群数量为9 314.5万群,比2018年同比增长1.4%。从全球蜜蜂养殖区域分布来看,蜜蜂养殖最多的区域是亚洲地区,占全球比重的46.66%,欧洲占比20.55%,非洲占比18.74%,美洲占比12.66%,其他地区占比1.39%。全球主要的蜂蜜生产国主要为中国、土耳其、阿根廷、乌克兰、印度、美国、墨西哥、德国和加拿大,这9国的生产量占全球生产总量的60%(根据2019年FAO数据计算)。2019年全球主要蜂蜜出口额前7名的国家是中国、新西兰、阿根廷、德国、印度、西班牙和匈牙利,这7国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63.6%左右(UNcomtrade数据)。
1.3 贸易方面
1.3.1 蜂蜜
据海关统计,2020年1—12月,我国共出口蜂蜜132 469.35t,同比增长9.62%,出口金额25 404.496万美元,同比增长8.10%,平均单价191 776美元/t,同比增长1%。受疫情影响,2020年2月蜂蜜出口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为4 812.6 t,环比下降61.7%,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4月蜂蜜出口量稳步回升,回到历史同期水平。
2020年1—12月,我国共进口蜂蜜4 271.63 t,同比下降12.07%,进口金额8 923.06万美元,同比增长5.31%,平均单价20 889.11美元/t,同比增长22.85%。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蜂蜜进口均价表现出快速上升态势。2020年进口均价是同期中国出口均价的11.02倍,说明我国消费者对进口蜂蜜产品非常认可,进口蜂蜜目标为中国高端消费市场。
1.3.2 蜂王浆
我国蜂王浆年产量约3 000 t,产量和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2020年1—12月,我国共出口鲜王浆765.99 t,同比增长13.44%,金额1 969.56万美元,同比增长7.07%,平均单价25 712美元/t。2020年1—12月,我国出口鲜王浆干粉288.10 t,金额2 409.89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1.87%和7.90%。
1.3.3 蜂花粉
我国蜂花粉每年生产总量约4 000~5 000 t,是主要的出口国。2020年1—12月,我国共出口蜂花粉3 173.97 t,同比增长35.39%,出口金额1 474.65万美元,同比增长27.77%,平均单价4 646美元/t,同比下降11.16%。
1.3.4 蜂蜡
2020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蜂蜡数量5 771.17 t,同比增长4.2%,金额2 750.38万美元,同比下降3.12%。进口蜂蜡数量168.92 t,同比增长111.87%。我国蜂蜡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虽然生产量不断上升,但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却在不断下降。一些出口商为了争夺国外市场互相压价竞销,造成我国出口蜂蜡品质相对较差,难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国外市场难以扩大。
2 2020年国内蜂业研究进展
2.1 遗传育种
通过对蜂王与工蜂卵巢组织的全转录组分析,发现其中非编码RNA和编码RNA的长度、丰度在工蜂和蜂王中差异显著,以miRNA和circRNA最为突出。我国蜂群损失情况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损失数量呈降低趋势,与蜂场大小、新蜂王比例和蜂王问题相关。已明确我国中华蜜蜂至少存在7个基因组型,分别是长白山中蜂、阿坝中蜂、滇南中蜂、海南中蜂、华中中蜂、西藏中蜂和北方中蜂。蜜蜂感染球囊菌后,幼虫肠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3种酶的活性显著下降。被感染球囊菌的幼虫肠道中有28种代谢物显著上调,有52种代谢物显著下调,其中5-oxo-ETE含量可以用于评估蜜蜂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可能作为抗白垩病蜂群筛选的辅助代谢物标志。以高原中蜂的特有分子序列为对象,开发相应的DNA快速检测技术及其试纸条,初步试制了阿坝中蜂基因型的快速检测产品。
2.2 蜜蜂生物学及饲养
江西农业大学曾志将教授团队发现,人工育王过程中,随着移虫日龄增加,差异表达(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基因数量和差异甲基化(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DMGs)基因数量都逐步增多,这些差异基因涉及蜂王的级型分化通路、寿命、免疫、身体发育或代谢等重要途径。同时发现人工育王过程中,DNA甲基化具有累代效应,蜂王的质量下降。中国农业大学郑浩团队在PNAS发表论文揭示了蜜蜂肠道内双歧杆菌和γ-变形菌(Gilliamella)是分解消化花粉中半纤维素和果胶的主要菌种。研究发现,微塑料暴露是危害蜜蜂健康的重要风险因子,并阐明其危害蜜蜂肠道健康的毒性机制。相较于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能以更小的适应成本来抵御草甘膦胁迫。基于我国选育的蜂王浆高产蜜蜂,利用蛋白质组学、甲基化组学和修饰蛋白质组学等生物组学技术手段,对蜂王浆产量和质量形成的机理进行解析,获得调控蜂王浆分泌的关键蛋白和基因。蜜蜂的级型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发育过程,研究表明RNA m6A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合应用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物联网等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开发了智慧蜂业平台面。
2.3 蜜蜂疾病防控
继续以蜜蜂主要真菌病蜜蜂白垩病和蜜蜂微孢子虫病为研究重点,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围绕蜜蜂宿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深入解析中华蜜蜂幼虫对球囊菌侵染的应答、球囊菌侵染过程的转录组动态及调控网络,揭示了miRNA介导二者的跨界调控互作机制。揭示了狄斯瓦螨主要通过机体代谢调节来适应宿主的细胞、分子或免疫应答。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蜜蜂球囊菌感染蜜蜂幼虫和对照组肠道组织中抗氧化酶的特异性活性和代谢谱的变化。对工蜂无菌肠道菌群缺陷(GD)和工蜂传统肠道菌群(CV)进行了比较,以揭示肠道微生物群对中华蜜蜂抗菌肽表达和免疫调节途径的可能影响。用特异性siRNA抑制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来测量微孢子虫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微生物丰度有显著的正效应。咖啡因可以增加蜜蜂残翅病毒(DWV)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病毒的拷贝数。
2.4 蜜蜂授粉
首次为26种我国本土熊蜂绘制了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揭示熊蜂基因组进化的分子机制,鉴定出与熊蜂生态适应性及行为特征相关的基因。采用高通量的染色质开放性检测技术(ATAC-seq)注释出熊蜂基因组中所有潜在的调控序列。进一步挖掘出2种可人工饲养的本土熊蜂,分别为弗里熊蜂和短头熊蜂。在高海拔地区熊蜂生态适应性研究取得突破,该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熊蜂耐寒和耐低氧适应性的调控机制,为深入研究高海拔地区传粉昆虫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熊蜂15个亚属的17个物种的基因组进行研究,探索了全基因组范围的遗传和演化关系,发现不完整的谱系排序可能导致高水平的基因替代。通过对低海拔的华北平原和高海拔的西藏高原地熊蜂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低氧和低温可能会诱导熊蜂免疫基因上调。比较了3种不同授粉方式,即开放授粉(所有授粉者均能自由访花)、套袋授粉(防止昆虫访花)、人工利用授粉刷授粉,对苹果坐果率和果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过程对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揭示了兰州熊蜂肽聚糖识别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该研究丰富了传粉蜂类先天免疫系统中模式识别受体的认知,为我国本土熊蜂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完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在向日葵花期采集花粉的偏好性,与中华蜜蜂相比,意大利蜜蜂采集向日葵花粉的专一性更高。蜜蜂对花粉的选择与蜂群的营养需求密切相关。
2.5 蜂产品及检测方法
2.5.1 蜂蜜
成熟蜜具有更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和更好的生物学活性,基于热敏组分以及蜂蜜自然成熟过程中相关代谢物的变化形成了以α-二羰基化合物和5-羟甲基糠醛、甘油和脯氨酸等为指标的成熟蜂蜜鉴别指标,构建了以细胞模型为主的成熟蜂蜜抗菌和功能活性指数的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强群周年管理的成熟蜂蜜高产技术,经在北京、河南和内蒙古试验,产量并不低于生产未成熟蜂蜜。建立了中蜂蜂蜜与意蜂蜂蜜来源真实性鉴别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开发出了能够简便、快速、完全检测区分中蜂蜂蜜与意蜂蜂蜜鉴别的胶体金试纸条。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蜂蜜、人造糖浆和掺假蜂蜜进行系统地矿物谱分析,并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建模结果对蜂蜜中的糖浆掺假情况进行了研究与预测。通过液质联用、气质联用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发现丁香酸甲酯、红花菜豆酸和椴树素可以分别作为油菜蜜、洋槐蜜和椴树蜜的标志性成分。
2.5.2 蜂王浆
在BV-2小胶质细胞模型中探究了10-羟基癸酸(10-HDAA)的抗神经炎症作用,结果显示,10-HDAA通过靶向小胶质细胞中的p53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王浆酸(10-HDA)是蜂王浆中特有的脂肪酸,其对免疫抑制小鼠的体重、胸腺重量、脾脏重量的作用均显示其在免疫器官保护中的潜在作用,该研究为将天然产物应用于免疫低下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10-HDA通过调节FOXO1介导的自噬来减轻神经炎症。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P6AS8在工蜂上颚腺合成10-HDA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蜂王浆通过下调卵巢去除大鼠肝脏中的PER1和PER2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发现蜂王浆可能是治疗更年期过程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
2.5.3 蜂胶
采集63个来自不同温带地区的中国蜂胶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对植物来源及不同气候的长期适应引起了成分的区别及生物活性的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蜂胶样品,并测定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中国蜂胶的分组和光谱效应关系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建立蜂胶抗氧化谱效评价模型,明确了蜂胶的抗氧化作用机理,蜂胶活性因子松属素能诱导黑素瘤细胞发生凋亡,活性因子柯因具有抑制黑素瘤转移效果,中国蜂胶能显著调节高脂诱导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且对雄性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因此,作为膳食补充剂,中国蜂胶有助于控制体重,在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方面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
2.5.4 检测方法
基于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LC-HRMS)和数据后处理技术,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依赖性联合非依赖性采集方法(DDIA),适用于农产品中兽药、农药、霉菌毒素等混合污染物的高通量筛查,可显著提升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在高通量筛查方面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 2020年蜂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蜂业整体生产水平亟待提升
我国养蜂生产基本以人力劳动为主,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老龄化程度高,接受新知识能力差,造成饲养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在养蜂生产中缺少互联网、自动化控制等新技术,其中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养蜂生产的瓶颈。
3.2 种蜂育繁能力不足
我国种蜂育繁推广体系尚不健全。中华蜜蜂野生种群减少甚至消失,蜜蜂育种滞后,蜜蜂优良品种主要依赖进口,本土化较少。尤其是我国具有优异耐低温和抗螨等特性的本土蜂种并未被很好地挖掘和选育。
3.3 蜜蜂授粉未受到应有重视
蜜蜂授粉是为农作物增产提质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是以生产蜂产品为主要目标,这与欧美发达农业国家完全相反。蜜蜂授粉是多学科合作的领域。目前现状是蜂业研究者在进行授粉的优点报告和讲座时,作物学科的人参与较少,培训工作也主要针对蜂农,导致技术推广力度有限。应用蜜蜂授粉技术的果蔬市场认可度不高,蜜蜂授粉产品的价格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甚至有的种植业主对蜜蜂授粉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3.4 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蜂蜜的最大属性是天然成熟,我国消费市场上的多数蜂蜜是将非成熟蜂蜜进行浓缩加工,致使我国蜂蜜在国际上倍受争议。同时,蜂蜜生产不够规范,污染途径较多,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对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主要危害物的调控技术有待于提高。另外,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较为薄弱,蜂产品质量标准化、检测技术及标准相对滞后。假蜜和农残等问题挫伤了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同时也造成出口受阻,大宗蜂产品价格下滑。因此,提高蜂产品质量,规范蜂产品市场,倡导天然优质成熟蜜是推动我国蜂业生产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3.5 蜂业科技支撑力度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蜂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原始积累较少,面对产业一些重大需求的支撑力度还够。我国蜂产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意识较差,大多是拿来主义,创新研发投入极少,蜂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同时,蜂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很多地方缺乏专业的管理部门或人员,很难实现科技结合实践走完最后一公里。
4 2021年蜂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针对我国蜂产品产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与技术瓶颈,蜂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仍是“十四五”蜂产品领域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点。要加大成果示范与转化的力度,增加成果示范点,加快成果转化,加强蜂产品深加工方面的试验示范工作;加强蜂产品溯源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构建从蜂场到消费者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严谨的标准和严格的监管,提高蜂产品质量;以营养健康为目标,加强蜂产品加工与储藏、营养与健康机理研究与成果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全面推进蜜蜂遗传改良计划,促进中蜂与西方蜜蜂两大蜂种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完善国家蜜蜂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遴选核心育种场;制定蜜蜂良种登记技术规范,组织国家蜜蜂核心育种场开展良种登记,2025年前完成20个国家蜜蜂核心育种场在场种蜂王的登记,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王系谱档案。继续对不同地区蜜蜂种质特性进行评估与分析,挖掘和筛选抗逆、抗螨、高产、高繁殖力等优质种质资源并加以保护。加强蜜蜂主要病虫害的流行、诊断、发病机理和防控技术研究,建立预警与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围绕现代农业生产需求,探索生态环境与蜜蜂传粉之间的互作关系,明确蜜蜂对生态及产业经济的贡献率,增加对蜜蜂授粉的认同;从食物报酬、肥料施用、农药对蜜蜂的安全期等多种角度开展蜜蜂保护策略研究,保护授粉蜂群安全;加快完善熊蜂工厂化繁育技术,探索熊蜂蜂王生殖调控的分子机制,突破本土熊蜂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研究,为本土熊蜂的人工周年繁育及应用提供基础支撑。采取“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模式,探索蜜蜂授粉产业化运营,推动蜜蜂授粉商业化发展。
继续开展蜂群优质蜂蜜生产技术的研究;探索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背景下蜜蜂饲养管理技术模式改革;开展蜂场智能化管理和全产业链智能管控应用,开展蜂产品数据安全分析、趋势分析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实现蜂场智能管理和全产业链智能管控应用。
立足蜂产业科技与经济融合,打造过硬的、叫得响的科技型蜂企,通过企业发展树立蜂产业技术体系的形象与品牌。注重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蜂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蜂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蜂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加强蜂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推进蜂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
致谢:本文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集体协作的成果,在此一并感谢。
注:参考文献省略。本文刊登在《中国畜牧杂志》2021年3期,作者为杜 夏,曾志将,吴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