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更关心,雪糕、冰激凌还能吃吗?谁知到有没有用过进口原料呢?
1、新冠阳性≠活病毒
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是针对它的RNA,无论病毒是死是活全都能测出来,甚至病毒已经死无全尸也可能测出来。对于冷链食品,由于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把“新冠阳性”当做“活病毒”来防是勉强说得过去的。在青岛,确实也从冷链食品上找到了活病毒。
但是将常温食品的核酸阳性也当做活病毒来防,似乎就有点草木皆兵的意思了。尤其是进口的常温食品(比如乳清粉),在物流和仓储环节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脱离冷链的环境下病毒存活的时间和几率大大降低。(天气温度是一个变数)
本次“雪糕阳性”事件涉及的乳清粉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必然经过热加工,新冠病毒活不下来。雪糕、冰激凌的生产工艺是要将所有配料混匀之后加热杀菌的,因此只要确认了工厂里没有病毒携带者,那么雪糕里的新冠病毒不会是活的。
你问我能不能吃?我只能说,如果你能把样品拿出来给我,我真敢吃。但是你肯定拿不到,官方的专家也不敢这么说
2、活病毒≠感染性
假设雪糕里面真的有活病毒,会不会感染人呢?其实即使有新冠活病毒也不等于一定会感染人。只是活病毒的数量越多,感染概率越大。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非常灵敏,理论上只要有1个病毒粒子就能检测出来。
据中国CDC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透露,目前冷链产品新冠阳性的“CT值比较大,说明病毒污染比较轻”。因此大家看到的因冷链导致的感染基本上都是在冷库、仓库、码头的从业人员,他们是“常在河边走”,感染概率大一些。普通消费者想从冷链产品感染新冠还真不太容易。
3、呼吸道≠消化道
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防来防去,实际上防的还是飞沫和接触传染。那么多散发疫情,只有极个别案例怀疑是物传人引起,而疫情扩大无一例外都是人的问题,是流动的人、聚集的人。
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个病人是通过饮食感染的。新冠病毒进入消化道之后活不下来,毕竟胃酸的环境它难以承受。因此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将核酸检测扩大到所有进口食品,更不提它们下游的加工品。
即使是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外包装也只是“尽人事,知天命”,因为你永远无法排除“外包装阴性、内部阳性”的可能性。但你又不可能把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全都拆开了。
我看到有些人说“进口东西太害人了,干脆都停了”,其实这是非常不理智的。新闻里说了无数遍的“双循环”是白讲了吗?对于进口量非常小的商品,或者有“备胎”的,停了确实也无关痛痒,但大宗商品你想停也停不下来。
比如乳清粉主要是生产奶酪的副产品,国内几乎没有,而需求量又很大,所以目前算是“刚需”。各种冷冻肉类、水产也是类似的,国内完全自给自足有难度,也不利于平稳物价和丰富市场品类。
尽管进口冷链食品时不时的检出外包装阳性,但总体而言,消费者还是可以从正规渠道正常购买和消费的。最多也就是注意操作卫生,勤洗手,不乱摸口鼻。冷链食品如此,其他进口商品更是不在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