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禽产业发展迅猛,禽肉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生产和消费肉类品。肉禽产业在保障肉类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肉禽祖代种源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肉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农科院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肉禽育种基础研究,完善育种技术体系,加大肉禽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力度,突破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破解了一批“卡脖子”问题,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禽优良品种。
在肉禽育种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农科院对肉鸡肌肉和脂肪发育及肉品质形成规律、抗病机理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鸡肌细胞影响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建立了肌细胞、脂细胞共培养体系;阐明了鸡先天免疫应答的新型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 Pathogens)》上。采用远缘杂交构建了国际上最大的绿头鸭×北京鸭F2资源群体,并研究发现与鸭体重相关的主效基因,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肉鸡智能化GS育种技术体系
在育种技术体系创建方面,中国农科院以提升肉禽种质创新为核心,大力攻关、示范推广肉禽新品种选育技术,引领肉禽育种技术潮流。一是创建肉鸡优质高效抗病品种选育技术体系。通过建立同胞测定、家系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相结合的选育技术,实现了肉质和抗病等不易度量性状的遗传选择,推动国家黄羽肉鸡产业的发展。“节粮优质抗病黄羽肉鸡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建立肉鸡智能化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为加速核心种群复杂性状的遗传进展,针对国外基因组育种芯片不适合中国本土品种资源等问题,自主研发了密度适中、性价比高的国内首款鸡55K SNP芯片(京芯一号),基于“京芯一号”SNP芯片技术集成了肉鸡智能化全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该技术已在多个国家核心育种场的重点选择品系中5万个个体结合使用,未来将在全部核心育种场使用,辐射商品鸡10亿只以上。三是创建北京鸭高效选育技术体系。创建了鸭活体不易度量性状准确估测技术,创建了“RFI”选择北京鸭FCR、胸肌率和皮脂率的技术,创新利用二维码标识、电子标识、超声波等技术,大幅度缩短北京鸭个体性能测定时间,选育效率提高了90倍。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肉禽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先后培育了“京星黄鸡103”和“金陵麻乌鸡”2个肉鸡新品种(配套系)、“中畜草原白羽肉鸭”和“中新白羽肉鸭新品种”2个肉鸭新品种(配套系)。此外,“广明白羽肉鸡”新品种也已达到品种审定要求。选育的“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新品种,具有生长快、胸腿肉率高、皮脂率低,适合整鸭食品加工的特点;培育的“中新白羽肉鸭新品种”,胸肉和肌胃发达、皮薄和皮脂率低,适合加工分割类鸭肉食品。2019年,白羽肉鸭新品种出栏量达11.97亿只,占全国市场34.7%。培育的肉脂型烤鸭推广量达到8000万只,在全国北京烤鸭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为肉禽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肉禽品种植入“中国芯”,对打破国外品种垄断、解决肉禽种源“卡脖子”技术壁垒,保障我国肉禽种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农科院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对标“两个一流”,全面加强肉禽相关技术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肉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