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是鱼米之乡,水产业是该市传统优势产业。2010年,我会授予益阳市“中国淡水鱼都”称号以来,益阳市水产业经济产量产值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已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2019年,水产品产量由2015年的38.18万吨增加至42.71万吨,增幅达11.86%;产值从2015年的52.85亿元增长至107.66亿元,增幅达103.7%。全市拥有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8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4家,年加工水产品能力达25万吨。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是全省唯一拥有水产品自出口企业的地区,2019年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
益阳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水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高端水产品生产,调减结构性过剩的品种,突出抓好稻渔综合种养和名特优水产品规模发展。着力打造“一县一特”“一场一鱼”的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效水产养殖产区。全市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1个,示范带动健康养殖面积38万亩,依托产业基础,将水产资源优势转换成产业经济优势,水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推进水产品牌建设,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知名商标。南县小龙虾、南县中华鳖、大通湖大闸蟹和南县草龟等一批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以及“渔家姑娘”等精品名牌的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益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践行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围绕“中国淡水鱼都”建设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和支持措施,积极引导渔业向生态型、可持续、品牌化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提升现代水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促进益阳优势特色水产品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益阳市“中国淡水鱼都”复审会
2020年12月11日,我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湖南省益阳市的“中国淡水鱼都”进行了复审。本次审核分为现场考察与评审会两部分进行。
会上,益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匡维波介绍了益阳市渔业情况概况,他表示,益阳市政府将紧紧围绕“推进现代渔业进程、建设内陆渔业强市”目标,挖掘渔业潜力,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渔业综合实力,加快渔业向生态型、外向型、品牌型、观光型转变进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推动益阳市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专家组在评审环节中就产业加工技术、科技研发创新、绿色养殖情况、政府产业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提问并提出相关建议。
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益阳市渔业产业规模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养殖结构持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政府高度重视,符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特色水产品之乡”的条件和要求,建议继续保持“中国淡水鱼都”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