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冬春季的到来,诺如病毒再次进入高发期,全国多地爆发了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疾病。为有效防范诺如病毒的传播,特做如下提示:
诺如病毒是引发人类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
诺如病毒(Norovirus,NV),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主要污染贝类、水果、蔬菜和饮用水,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其潜伏期较短,通常为1-2天,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虽然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但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
诺如病毒的感染性强、感染剂量低,18-2800个病毒粒子即可引起感染。而且其病毒流行株的变异速度快,每隔2-3年即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诺如病毒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6-24个月,即使近期曾感染过诺如病毒,同一个体仍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
目前,诺如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多数人一周内可以康复,易脱水人群如幼儿、老人需格外关注。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广泛,要强化非药物性预防意识。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也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其中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常见食品。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或其他被污染的饮用水源所致。
诺如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消毒、食品和水安全控制,以及感染病例管理、健康教育等。
专家建议
01
保持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为有效的措施。
消费者应按照WHO“食品安全五大要点”的要求加工和准备食物,即保持食物和手的清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熟食和食材要保存在安全温度(5℃以下,或60℃以上)、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就能很好的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或传播。
02
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加强食源性感染者的治疗和管理。
幼儿园、学校等人群聚集单位或场所发现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后,应及时向辖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事件的调查和处置。应立即封存可能导致病毒污染、传播的食品、原料以及工具、设备等,及时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03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对高危人群供餐单位的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相应的指导、监管措施。特别是对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的单位食堂、供餐单位建立必要的环境清洁消毒制度,降低诺如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从事食品行业的诺如病毒患者或隐性感染者,需连续2次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本期专家
刘秀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李凤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