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升基层保障能力。监管人员下沉,16个基层所调整充实为240余人,在全市896个村居聘任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综治网格员),构建起市、镇、村(社区)三级监管网格,有效缓解人员不足难题。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采取专家授课、现场观摩、技术比武等形式分期、分批开展监管人员、协管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解决“怎么干”问题。为基层监管所更新快检设备、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执法工具箱等执法装备,确保基层所设备配备达到“十个一”标准。今年,又针对部分所执法车辆老旧问题,投资40余万元新购置8辆执法车辆。
二是提升电子化监管水平。投入300余万开展食品药品电子化监管系统工程建设,全市190余家学校食堂、大型聚餐接待单位安装了“明厨亮灶”二维码,消费者利用手机微信扫码可实时查看相关单位后厨操作过程。今年,又投资50余万元,升级开发“食安邹城”APP。通过APP向监管对象发送食品安全舆情、培训等信息。社会大众能随时查询有关单位食品安全等级、自查及监管信息,也可利用手机APP实时观看有关单位后厨操作等。
三是提升食品快检抽检能力。为全市180家学校、医院、企业食堂建设食品快检室或配备快检箱,改造、提升镇级食品安全快检室、农贸市场(商超)快检室20处,购置3辆食品快检车定期免费开展“食品快检进社区、进集市、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为确保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创新性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城区12个农贸市场每月开展食品快检,每年快检食品2万批次以上,检验结果全部向消费者公示。坚持靶向性抽样与覆盖性抽样相结合原则,实现全市区域、企业、品种、项目、环节、业态抽检全覆盖,每年按5批次/每千人完成本级食品抽检6000批次以上。
四是提升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全市集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十大行动”等活动,充分利用农安、食安、公安“三安联动”和食品安全风险会商机制,注重部门联合执法,形成“集团军”合力。针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和重点品种,加大问题食品的打击、追溯力度。两年来,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400余件,向公安机关移交犯罪线索20余起。(邹城市市场监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