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揭示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玉米产量提高的贡...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揭示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玉米产量提高的贡献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10-27 08:57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原文: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联合全国24个科研团队,通过十余年在全国玉米主产区40个试验点的联合试验,阐明我国玉米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生态区域以及不同产量水平下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率。10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粮食和能源安全(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联合全国24个科研团队,通过十余年在全国玉米主产区40个试验点的联合试验,阐明我国玉米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生态区域以及不同产量水平下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率。10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粮食和能源安全(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生物量和收获指数是粮食作物产量的两个重要构成因素。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理解当前条件下我国玉米生物量、收获指数及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对于明确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关键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研究发现,我国玉米生物量增加对产量的贡献率为73.71%,显著高于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率(26.28%)。5个主栽参试品种中,每个品种生物量对产量的贡献均高于收获指数,但不同品种间收获指数差异较大,并导致了品种间产量的差异。对于不同的种植生态区而言,在西北和北方地区生物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7.34%和64.46%,显著高于收获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42.66%和35.54%)。然而,在黄淮海和西南地区收获指数的贡献率(分别是52.67% 和 50.92%,略高于生物量(分别是47.33% 和 49.08%)。不同区域间,生物量的差异仍然是导致玉米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在较低产量水平下(<15 Mg/ha), 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协同增加;而在较高产量水平下(>15 Mg/ha),产量的增加主要是依赖生物量的增加。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玉米“藏粮于技”和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作科所刘万茂博士为文章第一作者,侯鹏副研究员和李少昆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fes3.256
日期:2020-10-27
 
 地区: 中国
 行业: 粮油
 标签: 生物 玉米 粮食
 科普: 生物 玉米 粮食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www.sqrdapp.com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