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制定的《农情监测遥感数据预处理技术规茂/a>》(NY/T 3526-2019)、〉a href='//www.sqrdapp.com/news/tag_2870.html' class='zdbq' title='农作物相关食品资? target='_blank'>农作?/a>种植面积遥感监测规范》(NY/T 3527-2019)、《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规范》(NY/T 3528-2019)三顸a href='//www.sqrdapp.com/news/tag_134.html' class='zdbq' title='标准相关食品资讯' target='_blank'>标准,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为农业行业标准,自2020??日起实施。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包括王利民、刘佳、姚艳敏、邓辉、滕飞、李丹丹等、/span>
这三项标准都是基于我国农情监测遥感数据预处理、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的长期业务运行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关键技术指标的实验论证,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专家意见而制定的、/span>
《农情监测遥感数据预处理技术规范》规定了农情监测遥感数据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的预处理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检查以及预处理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为基于光学卫星多光谱、宽波段遥感数据的农情监测遥感数据预处理业务工作提供标准指南、/span>
《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规范》规定了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的基本要求、处理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以及专题产品制作等内容,明确了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空间基准和监测时间,确定了遥感数据的选择与前处理、样本数据的数量布局和获取方式,提出了农作物遥感分类识别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精度检验指标等,为基于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业务工作提供标准指南、/span>
《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规范》规定了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处理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以及成果报告编写等内容。处理流程包括:根据农作物种植类型分布图以及作物生育时期数据,计算监测区域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指标,包括表观热惯量指数(ATI)或植被供水指数(VSWI);结合土壤墒情地面调查数据,反演估测监测区域土壤相对湿度;确定监测区域耕地土壤墒情等级,并进行结果验证;最后编制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报告、/span>
以上三项农业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不仅有助于国家农情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的统一、监测结果的可比性、监测精度的提高,对国家农情遥感监测业务工作起到规范化、标准化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提升国家农情遥感监测服务保障能力,进而为我国种植业生产安全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