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权威发布 » 市场监管局 »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7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情况的公告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7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情况的公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8-02 17:23 来源:甘肃省食药监局 原文:
核心提示: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2018年6月21日至7月20日,甘肃省食药监局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28大类11325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合格10891批次,不合格434批次,样品不合格率3.83%。
   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2018年6月21日至7月20日,我局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28大类11325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现将分析情况公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在抽检的11325批次样品中,合格10891批次,不合格434批次,样品不合格率3.83%。
 
  二、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从样品检测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月所抽检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速冻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蔬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食品添加剂安全状况良好,合格率为100%。通过对抽检数据的分析,此次抽检的食品中薯类和膨化食品、餐饮食品、调味品、冷冻饮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水果制品、食用农产品、酒类检出不合格,不合格率分别为16.00%、8.61%、3.57%、2.70%、2.17%、1.05%、0.79%、0.57%(详见下表)
 
  各类食品监督抽检情况

序号 食品类别1
监督抽检样品
总量2(批次)
不合格样品
数量3(批次)
不合格率4 备注
1 粮食加工品 65 0 0
2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112 0 0
3 调味品 28 1 3.57%
4 肉制品 14 0 0
5 乳制品 49 0 0
6 饮料 110 0 0
7 方便食品 5 0 0
8 饼干 2 0 0
9 罐头 10 0 0
10 冷冻饮品 37 1 2.70%
11 速冻食品 17 0 0
12 薯类和膨化食品 25 4 16.00%
13 糖果制品 13 0 0
14 茶叶及相关制品 79 0 0
15 酒类 175 1 0.57%
16 蔬菜制品 34 0 0
17 水果制品 95 1 1.05%
18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46 1 2.17%
19 蛋制品 3 0 0
20 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 / / /
21 食糖 5 0 0
22 水产制品 4 0 0
23 淀粉及淀粉制品 46 0 0
24 糕点 159 0 0
25 豆制品 104 0 0
26 蜂产品 39 0 0
27 保健食品 / / /
28 特殊膳食食品 / / /
29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 /
30 婴幼儿配方食品 / / /
31 餐饮食品 4412 380 8.61%
32 食品添加剂 7 0 0
33 食用农产品 5630 45 0.79%
34 其他5(请在备注标注类别) / / /
合 计 11325 434 3.83%

      三、抽检食品主要不合格项目及危害分析

      (一)2018年7份抽检食品主要不合格项目(详见下表)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测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食品品种
不合格项
水果制品
二氧化硫残留量(1)
酒类
甜蜜素(1)
冷冻饮品
甜蜜素(1)
薯类和膨化食品
菌落总数(2),大肠菌群(3)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酸价(以脂肪计)(KOH)(1)
餐饮食品
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7),柠檬黄(17),苯甲酸(1),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6),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3),硼酸(22),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10),过氧化值(以脂肪计)(3)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109),大肠菌群(206),,吗啡(1), 孔雀石绿(1),铬(1)
食用农产品
克百威(16),氧乐果(2),氟氯氰菊酯(1),腐霉利(3),呋喃唑酮代谢物(1),毒死蜱(11),4-氯苯氧乙酸钠(7),对硫磷(1),苯醚甲环唑(1),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1),孔雀石绿(1)

      (二)主要不合格项目危害分析
 
  1、铝的残留量: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人体摄入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铝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牟取暴利,对含铝的疏松剂大量使用,使含铝食品中铝含量严重超标。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具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食用大肠菌群严重超标的食物可能引起肠胃感染性疾病。
 
  3、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4、柠檬黄:柠檬黄是一种人工合成着色剂。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柠檬黄在饼干产品中,仅饼干夹心可以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05g/kg)。饼干中柠檬黄不合格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合成着色剂没有营养价值,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四、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苯甲酸)、增色剂(柠檬黄)、甜味剂(甜蜜素)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检验结果显示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主要是生产经营者对法规、标准认知度不够或者存在主观故意,为延长保质期或提升产品感官品相口感,违反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
 
  (二)食品加工过程造成的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因加工设备、加工工序与加工技术落后,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操作,违法使用色素、添加剂等等。
 
  (三)农兽药残留超过标准限量。一是我国现有农药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二是施药技术不到位,药械落后,施药中跑、冒、滴、漏问题突出,污染作物和环境;三是农民缺乏安排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任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长期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四是不按照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作物。
日期:2018-08-02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www.sqrdapp.com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