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场产自河北省地区的食用农产品来自该省近118个市(县)的63个品种,累计交易量近370万吨,交易额约180亿元;产自天津地区食用农产品来自9个区的57个品种,累计交易量约21万吨,交易额近20亿元。目前,北京市牛羊肉供应的近80%主要来自津冀地区的屠宰企业,产自津冀两地的蔬菜、水果则占据北京市场供应量的近两成。
此外,三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签署《食用农产品产销衔接合作协议》,实现合格证明文件制式和快检数据互认。更重要的是,在扩大津冀食用农产品供京区域和品种等方面三地已经达成共识,更多品质优秀的农产品,将在今年走上更多京城百姓的餐桌。
2018年三地会以推进京津冀区域联动协作机制建设为重点,根据2017年底三地刚刚签订的《共建“京津冀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开始创建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食品和农产品产销衔接、源头管控、联合检查、信息及资源共享协作、检验监测、应急处置和案件协查等手段,共同打击跨区域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北京市食药监局局长丛骆骆说:“今年三地在监管协作时,特别会针对畜禽、水产等高风险食用农产品方面,要研究建立统一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销地准入规范,共同开展执法检查、检验检测,完善信息及资源共享机制,全力防控输入型风险。”
眼下北京正在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北京市食药部门披露,本市鼓励支持农超对接、食品基地直供等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并在全市大型连锁商超同步推进京津冀协作机制,鼓励来自津冀的优质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保障供应质量。
与此同时,北京市的示范超市也会建立食用农产品供应商台账,如实记录供应商种养殖基地、种养殖企业、销售者等供货者名称,农产品品种、产地等信息,做到来源可查。最终北京市会使示范超市销售量50%以上的肉菜,来源于“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厂超挂钩”和“基地+加工企业+超市”等采购模式中。
今年,按照“共建、共享、共管”的思路,“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和“滦南(北京)大健康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北京食药部门介绍,通过将部分药品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疏解,目前百余家北京企业已经签约进入上述园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