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特医食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前后变化详细对照表

特医食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前后变化详细对照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7-09-11 16:33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 食品伙伴网注册部  
核心提示:继上周就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新规定调整情况进行了整理后,食品伙伴网注册部又对特医食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前后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汇总,形成如下对照表,供业内人士参考。
    继上周就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新规定调整情况进行了整理后,食品伙伴网注册部又对特医食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前后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汇总,形成如下对照表,供业内人士参考。
 
 
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详细变化对照表
2016年版
2017年修订版
变化说明
(一)产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
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
2.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3.生产工艺材料;
4.产品标准要求;
5.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6.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7.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8.其他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9.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还应当提交临床试验报告;
10.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11.其他相关材料。
(一)产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
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书;
2.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3.生产工艺材料;
4.产品标准要求;
5.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6.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7.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8.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还应当提交临床试验报告;
9.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一)产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
删除了2016年版8和11两项。
(二)产品注册申请材料要求
1.注册申请书
内容略。
(二)产品注册申请材料要求
1.注册申请书
内容略。
(二)产品注册申请材料要求
1.注册申请书
  无变化
2.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1)产品配方
①提供每1000g(克)、或每1000ml(毫升)、或每1000个制剂单位产品中所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名称和用量(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用量需要折算时,应当说明折算方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属于复合配料的,应逐一列明各组分名称,并折算成在产品中的用量。
②配方中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使用规范的标准名称。
③列表标示每100g(克)和(或)每100ml(毫升)以及每100kJ(千焦)产品中的能量(kJ或kcal)、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含量;选择性标示每份产品中的能量(kJ或kcal)、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含量。当用份标示时,应标明每份产品的量。
④能量、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的种类和限量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规定,不得添加标准中规定的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添加经卫生计生委批准的新食品原料等其他物质的,应当提供该原料在产品声称的适用人群中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食用安全性依据,表明该原料食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科学文献资料,以及该原料在产品声称的适用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评价资料。
    2)产品配方设计及依据
申请人对产品的配方特点、配方原理或营养学特征进行描述或说明。提供产品能量和营养成分特征,适用人群,产品配方中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和使用依据,产品各组分含量确定依据,表明产品食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科学文献资料和试验研究资料等。
3)产品研发报告
①对产品研发目的、研发情况和主要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包括:
A.产品配方筛选过程。
B.适用人群确定依据。
C.生产工艺研究材料,主要包括工艺设计、工艺过程、工艺验证等内容。如产品形态选择、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确定的试验数据和科学文献依据,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够保证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说明,对拟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工艺验证和偏差纠正的工艺验证材料等。
D.产品标准要求制定过程及技术要求中各指标限量制定依据。
E.包装材料和容器选择依据,包装材料和产品的相容性研究资料。
F.标签、说明书制定依据等。
②对产品稳定性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申请人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开展稳定性研究并提交研究材料,包括:
A.试验样品的名称、规格、批次和批产量、生产日期和试验开始时间。
B.不同种类稳定性试验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等。
C.包装材料名称和质量要求。
D.稳定性研究考察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
E.以表格的形式提交研究获得的全部分析数据,并附相应的图谱。
F.各考察点检测结果,并以具体数值表示。其中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应标示其与首次检测结果的百分比。计量单位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不宜采用“符合要求”等表述。在某个考察点进行多次检测的,应提供所有的检测结果及其相对标准偏差(RSD)。
G.产品在贮存期内存在的主要风险、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和表现,产品稳定性试验种类选择依据,不同种类稳定性试验条件设置、考察项目和考察频率确定依据,稳定性考察结果与产品贮存条件、保质期、包装材料及产品食用方法确定之间的关系,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试验结论。
③产品研究合理性和临床使用必要性的综述,产品上市获益与风险的全面评估材料,以及该产品或同类产品生产、上市销售及使用情况。
2. 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1)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①申请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产品配方设计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的相关规定。
②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应对产品的配方特点、配方原理或营养学特征进行描述或说明,提供产品能量和营养成分特征、适用人群、各组分(食品添加剂除外)含量确定依据,表明产品食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科学文献资料和试验研究资料等。
2)产品配方
①配方中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或)有关规定,不得添加标准中规定的营养素和可选择性成分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②配方中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应当使用规范的标准名称。
③配方应说明每1000g(克)、或每1000ml(毫升)、或每1000个制剂单位产品中所用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用量(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用量需要折算时,应当说明折算方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用量属于复合配料的,应逐一列明各组分名称,并折算成在产品中的用量。
④配方中应标示每100g(克)和(或)每100ml(毫升)以及每100kJ(千焦)产品中的能量(kJ或kcal)、营养素和可选择性成分的含量;选择性标示每份产品中的能量(kJ或kcal)、营养素和可选择性成分的含量。当用份标示时,应标明每份产品的量。
⑤配方中能量、营养素和可选择性成分的限量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的规定。
3)产品研发报告
①对产品研发目的、研发情况和主要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包括:
A.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提交产品配方筛选过程。
B.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提供适用人群确定依据。
C.生产工艺研究材料,主要包括工艺设计、工艺过程、工艺验证等内容。如产品形态选择、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确定的试验数据和科学文献依据,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够保证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说明,对拟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工艺验证和偏差纠正的工艺验证材料,营养素、可选择性成分控制方案,以及污染物、微生物、真菌毒素等可能含有的危害物质的控制方案等。
D.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提供产品标准要求制定过程及技术要求中各指标限量制定依据。
E.包装材料和容器中有害物质迁移的控制方案。
②申请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申请人参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2017修订版)》要求组织稳定性研究试验,并保留记录备查。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产品注册,应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要求(试行)(2017修订版)》开展稳定性研究,并提交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A.试验样品的名称、规格、批次和批产量、生产日期和试验开始时间。
B.不同种类稳定性试验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等。
C.包装材料名称和质量要求。
D.稳定性研究考察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
E.以表格的形式提交研究获得的全部分析数据。
F.各考察点检测结果,并以具体数值表示。其中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应标示其与首次检测结果的百分比。计量单位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不宜采用“符合要求”等表述。在某个考察点进行多次检测的,应提供所有的检测结果及其相对标准偏差(RSD)。
G.产品在贮存期内存在的主要风险、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和表现,产品稳定性试验种类选择依据,不同种类稳定性试验条件设置、考察项目和考察频率确定依据,稳定性考察结果与产品贮存条件、保质期、包装材料及产品食用方法确定之间的关系,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试验结论。
对于已在我国上市销售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可提交已有的稳定性研究材料,并对稳定性结果进行总结。
2产品研发报告和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2.1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
调整了顺序,将本条放在前面。
明确只针对“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
营养配方食品”需要提供“应对产品的配方特点、配方原理或营养学特征进行描述或说明,提供产品能量和营养成分特征、适用人群、各组分(食品添加剂除外)含量确定依据,表明产品食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科学文献资料和试验研究资料等。” 删除了对“产品配方中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和使用依据”、“食品添加剂”含量确定依据的要求。

2.2产品配方
增加了“①配方中食品原料、食品辅料、
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或)有关规定,不得添加标准中规定的营养素和可选择性成分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增加了对食品辅料和营养强化剂的规定。





删除了2016年版⑤和⑥。


















2.3产品研发报告
配方筛选过程、适用人群确定依据、产品
标准要求制定过程及技术要求中各指标限量制定依据等方面明确只针对“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生产工艺研究材料方面,增加“营养素、
可选择性成分控制方案,以及污染物、微生物、真菌毒素等可能含有的危害物质的控制方案等。”
 






•包装方面,由“包装材料和容器选择依据,包装材料和产品的相容性研究资料。”改为“包装材料和容器中有害物质迁移的控制方案。”   
删除了“ F.标签、说明书制定依据等。”
稳定性研究方面,明确只针对“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产品注册”,要求提交稳定性试验报告,提交内容去掉了“并附相应的图谱”的要求。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要求“ 组织稳定性研究试验,并保留记录备查。”未要求提交稳定性报告。增加了“对于已在我国上市销售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可提交已有的稳定性研究材料,并对稳定性结果进行总结。”











删除了2016年版③
3.生产工艺材料
1)生产工艺简图,注明相关技术参数。
2)生产工艺说明,详细描述生产工艺步骤,如预处理、投料、制备、灭菌、包装等,提供各工艺步骤技术参数。
3)对生产场所和所用设备的说明,如生产车间的洁净度级别、温湿度要求、设备名称和型号等。
4)阐明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提供质量控制措施。
5)不同品种的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时,提供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及相关材料。
3.生产工艺材料
1)生产工艺文本。文本主要内容:详细描述生产工艺步骤,如预处理、投料、制备、灭菌、包装等,提供各工艺步骤技术参数。
2)对生产场所和所用设备的说明。如生产车间的洁净度级别、温湿度要求、设备名称和型号等。
3)说明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及质量控制措施。
4)不同品种的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时,提供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及相关材料。
5)生产工艺流程图,注明相关技术参数。
3.生产工艺材料
调整了顺序,规范了表达方式。将生产工艺流程图放到了最后。
4.产品标准要求
1)产品标准要求应当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2)产品标准要求内容包括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前言)、规范性一般要素(标准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技术要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规范性附录)以及质量要求编写说明等。
3)产品技术要求内容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名称及质量要求,感官要求,能量、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限量,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依据产品特性需要增订的其他指标限量(如pH值、黏度、水分含量、渗透压、相对密度、总固体、沉降体积比),净含量和规格,产品适用人群,保质期等。
①所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等级和质量要求应当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或)相关规定,或者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安全性指标和(或)相关规定。无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申请人应提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质量要求及使用依据。申请人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负责。
②产品配方中含有或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的可选择成分,产品标准要求中应标示其含量且应符合相应产品类别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③产品配方中选择性添加了L-氨基酸时,产品标准要求中不强制要求标注所添加的氨基酸种类及用量,其含量可用蛋白质(等同物)、氨基酸总量等标示。
④除上述一般要求外,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中可能含有的危害成分,应检测其含量,并在产品标准要求中制定限量指标。
⑤各指标限量及检测方法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营养素、可选择成分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规定检测方法的,申请人自行提供检测方法及方法学验证资料,检验方法应当具有专属性并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等相关要求。
⑥净含量和规格应符合相关规定。
⑦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的适用人群应为患有特定疾病且无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的人群。
4.产品标准要求
1)产品标准要求应当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2)产品标准要求内容包括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前言)、规范性一般要素(标准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技术要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规范性附录)以及质量要求编写说明等。
3)产品技术要求内容包括: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及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质量要求,感官要求,能量、营养素和可选择性成分限量,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依据产品特性需要增订的其他指标限量(如pH值、黏度、水分含量、渗透压、相对密度、总固体、沉降体积比),净含量和规格等。
①所用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的品种、等级和质量要求应当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或)相关规定,进口注册产品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其质量安全标准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差异的,应提供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材料。
②产品配方中含有或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的可选择性成分,产品标准要求中应标示其含量且应符合相应产品类别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③产品配方中选择性添加了L-氨基酸时,产品标准要求中不强制要求标注所添加的氨基酸种类及用量,其含量可用蛋白质(等同物)、氨基酸总量等标示。
④各指标限量及检测方法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营养素、可选择性成分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规定检测方法的,申请人应提供检测方法及方法学验证资料。
⑤净含量和规格应符合相关规定。
4.产品标准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内容增加“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去掉“产品适用人群,保质期”及相关要求的内容⑦。




没有对应国家食品安全的情况,去掉“无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申请人应提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质量要求及使用依据。申请人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负责。”改为“进口注册产品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其质量安全标准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差异的,应提供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材料。”







删除了2016年版④ 和⑤中“检验方法应当具有专属性并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等相关要求。”
5.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1)产品标签、说明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标注,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对应的内容应当一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要求。
    2)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和说明书。产品已经在生产国家(地区)上市销售的,除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以外,还应提供上市使用的说明书、包装、标签实样,及其中文译本,并确保中文译本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一致性。如产品未在生产国家(地区)上市销售,可不提供。
5.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1)产品标签、说明书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要求(试行)》的规定。
2)产品标签、说明书中的产品配方应与注册批准的内容一致,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对应的内容应当一致。
5.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强调了“产品标签、说明书中的产品配方应与注册批准的内容一致”,规范了表达方式。
6.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1)三批试验样品包括产品标准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的检验报告。
2)试验样品稳定性检验报告。
3)可能涉及的其他检验报告。
试验样品应在满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及商业化生产条件下生产,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应与注册申请材料一致,包装材料和产品包装规格应与拟上市产品一致。
三批试验样品检验报告由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注册审评过程中食品审评机构不再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抽样检验。
6.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试验样品应在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29923)要求及商业化生产条件下生产。
1)三批试验样品检验报告应包括产品标准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2)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产品注册,提交试验样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3)检验报告应载明所有项目的检验数据,并明确检验结论。
4)试验样品可由申请人自行检验;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加盖第三方检验机构公章。
6.试验样品检验报告
规范了标准的表达方式,删掉了“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要求应与注册申请材料一致,包装材料和产品包装规格应与拟上市产品一致。”

明确了提交试验样品稳定性试验报告只针对“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明确了报告要求“检验报告应载明所有项
目的检验数据,并明确检验结论。”
明确了“试验样品可由申请人自行检验;
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加盖第三方检验机构公章。”
7.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1)研发能力证明材料
包括姓名、毕业院校、学历、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等内容的研发人员基本情况表。研发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文件应当明确规定研发机构职责、权限等。研发机构配备的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清单,与产品研发有关的材料,发表的有关论文、专著、获得的专利等。
2)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与产品生产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基本情况表;生产场所的主要设施、设备清单;生产企业执行按照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建立的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证明材料;申请人具备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国家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逐批检验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检验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检验仪器清单及相关检验报告等。
7.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1)研发能力证明材料。包括:产品配方设计及其依据、产品研发报告等。
2)生产能力证明材料。
①产品已上市的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材料:
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境内申请人,应提交食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含正本、副本及品种明细);已取得进口资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境外申请人,应提交良好生产管理规范和(或)相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证明材料。
②产品未上市或未取得生产许可的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包括:
与产品生产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表;生产场所的主要设施、设备清单;申请人按照良好生产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证明材料。
3)检验能力证明材料。包括:自行检验的,应提交检验人员、检验设备设施、全项目资质的基本情况;不具备自行检验能力的,应提交实施逐批检验的检验机构名称、法定资质证明以及申请人与该检验机构的委托合同等。
7.研发、生产和检验能力证明材料
简化研发能力证明材料,为“产品配方设
计及其依据、产品研发报告等。”
简化生产能力证明材料。分不同情况提交
资料,已上市产品提交的材料简化为“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境内申请人,应提交食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含正本、副本及品种明细);已取得进口资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境外申请人,应提交良好生产管理规范和(或)相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证明材料。”






取消全部项目自行检验能力的限制。调整检验能力证明材料内容为“自行检验的,应提交检验人员、检验设备设施、全项目资质的基本情况;不具备自行检验能力的,应提交实施逐批检验的检验机构名称、法定资质证明以及申请人与该检验机构的委托合同等。”
8.其他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1)与研发有关的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包括国内外专业医学、营养学论著及相应的科学文献或临床试验研究数据等。材料涉及的受试人群应与申请注册产品适用人群具有可比性;受试产品与申请注册产品在安全性、营养充足性、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和适用人群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2)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申请注册时,提交的产品生产国(地区)或者国际组织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的技术法规或者标准等。
9.临床试验报告
1)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的,应当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进行临床试验,并出具临床试验报告。
2)产品申请注册时,除临床试验报告外,申请人还需提交临床试验相关材料,包括国内和(或)国外临床试验材料综述、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用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临床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伦理委员会批准意见、知情同意书模板、数据管理计划及报告、统计分析计划及报告、锁定数据库光盘等。
8.临床试验报告
1)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注册的,应当按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进行临床试验,并出具临床试验报告。
2)产品申请注册时,除临床试验报告外,申请人还需提交临床试验相关材料,包括国内和(或)国外临床试验材料综述、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用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临床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伦理委员会批准意见、知情同意书模板、数据管理计划及报告、统计分析计划及报告、锁定数据库光盘等。
8.临床试验报告
规范了表达方式。
删除了2016版的第8项“8.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以及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10.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1)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2)产品含注册商标的,应提供国家商标注册管理部门批准的商标注册证书复印件,商标使用范围应符合要求。商标注册人与申请人不一致的,应提供申请人可以合法使用该商标的证明文件。
3)申请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应提交以下证明性文件:
①产品生产国(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出具的境外申请人为境外生产企业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及其中文译本。
②产品生产国(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出具的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复印件文件及其中文译本,产品未上市销售的,可不提供。
该产品生产企业符合相应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或)相应质量管理体系的证明材料。
④由境外申请人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交《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⑤境外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项的,应当提交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中文译本,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授权委托书中应载明出具单位名称、被委托单位名称、委托申请注册的产品名称、委托事项及授权委托书出具日期。授权委托书的委托方应与申请人名称一致。
申请人应当确保译本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一致性。
11.其他相关材料
(1)产品商品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产品配方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保健食品配方不重叠的检索说明。
(2)与注册产品相关的专利情况及其权属状态说明,以及对他人已取得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3)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如未在生产国家(地区)上市销售,应当提供产品未上市销售相关情况说明。
(4)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如物料生产企业的主体登记证明文件、销售发票、出厂及入厂检验报告复印件等。
(5)产品不予注册后重新提出注册申请的,提交原产品不予注册决定书复印件。
9.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1)申请人主体登记证明文件复印件。
2)产品含注册商标的,应提供国家商标注册管理部门批准的商标注册证书复印件,商标使用范围应符合要求。商标注册人与申请人不一致的,应提供申请人可以合法使用该商标的证明文件。
3)申请进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应提交以下证明性文件:
①产品生产国(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出具的境外申请人为境外生产企业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及其中文译本。
②产品生产国(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出具的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复印件及其中文译本,产品未上市销售的,可不提供。
③由境外申请人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应当提交《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④境外申请人委托境内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项的,应当提交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其中文译本,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授权委托书中应载明出具单位名称、被委托单位名称、委托申请注册的产品名称、委托事项及授权委托书出具日期。授权委托书的委托方应与申请人名称一致。
申请人应当确保译本的真实性、准确性与一致性。
9.与注册申请相关的证明性文件
删除了“该产品生产企业符合相应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或)相应质量管理体系的证明材料。”



























删除了2016版的第11项“11.其他相关材料”


      食品伙伴网为企业提供特殊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产品配方)注册咨询和新品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新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报服务。

详询:010-68869850,QQ:3406987097

邮箱:beijing@www.sqrdapp.com

网址:http://info.www.sqrdapp.com/service/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60号玲珑天地大厦A座9层


日期:2017-09-11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www.sqrdapp.com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