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近年来,多地医疗垃圾被制成餐具流入市场的报道屡见不鲜。有网民评论称,平常使用的一次性餐具,竟然是带血的输液管,回想一下不禁令人反胃至极。
以下是部分报道: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河南省内收购医疗垃圾已经有一个庞大的网络,甚至形成了区域规模,集中在驻马店的平舆县、安阳和河北的交界处的楚旺镇、南阳邓州的赵集镇,楚旺镇回收点负责回收河南北部几个地区的医疗垃圾,平舆县负责南部和东部,南阳赵集镇负责西部。回收的医疗垃圾被做成一次性餐具、玩具、奶茶杯流向市场。(4月20日 光明网)
福建省环保厅和莆田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在莆田仙游县郊尾镇,发现多家废塑料处置场里,混有数量不等的医院医疗废物,包括注射器、透析用具、输液管等。最多的一家,重量超过1800斤。这些医疗废物将被打成塑料米,可能流入市场。(1月27日《海峡都市报》)
医疗垃圾是指从医院、诊所、卫生防疫保健等医疗单位排出的医疗废弃物,它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害的化学物质,可能会造成人体感染,甚至污染大气、水源、土地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将医疗垃圾制成餐具供人使用,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我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医疗垃圾列为1号危险废物。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也明确规定,诊疗过程中被病人血液、体液接触过的污染物以及输液管、针头物品都属于医疗废物,必须按规定进行销毁,以确保杀菌和避免环境污染。
尽管国家有明文规定,医疗垃圾制成食品容器的事件还是不断上演。一方面医疗机构在处理医疗垃圾时,不按规定随意丢弃,甚至高价出售,导致医疗垃圾流向废品处理厂,给不法分子谋取利润的机会。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并未对对医疗机构处理垃圾的方式进行有力监管,导致医疗机构存在违规的空间。
笔者认为,解决医疗垃圾流向市场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督促医院制定严格的医疗垃圾处理方案;二是执法部门强化对医院处理医疗垃圾的监管;三是加大对违法处理行为的打击力度,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