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里提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4年12月21日发布了关于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GB 15037-2006《葡萄酒》已正式列入修订计划(计划号20142736-T-607),目前标准的修订工作已全面启动。
在公告中,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酒分技术委员会列出了一系列希望有关单位在提出建议时“特别注意”的方面,包括进一步规范生产工艺,用更科学、更系统的方法对葡萄酒进行分类,以及葡萄酒质量指标的设定及范围等等。在葡萄酒国家标准修订调查表中,提出了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感光要求、理化要求、分析方法标准、检测规则、安全标准、标签标注等其他相关标准。
为什么要修改葡萄酒的国家标准?在修订之前各方的反应又是如何呢?对于中国各产区崛起的的无数小酒庄,标准的修订他们有什么看法和建议?记者也采访了部分相关人士。
旧标准需要改变
2006版葡萄酒国家标准已经正式执行了多个年头,已经成为判定葡萄酒质量的最基本的标准,但似乎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的国家标准已经不能充分满足葡萄酒酿造行业发展的需要,需要做出修订。
欧博名庄中国区总经理王一涵说道:“以前的国家标准都是比较模糊的定义,没有什么量化指标,而像法国AOC等级葡萄酒规定葡萄的日照量要达到1300多个小时,这在国内是不可能做到的,国内没有具体的标准,都是笼统的说用优质两个字代替。另外还有个问题,我们种植葡萄的是果农和生产企业是分离的,种植葡萄的是农民,酿酒的是企业,葡萄的糖度是多少,价格等都控制不了,原料和生产企业分离以后,要做出很好的葡萄酒还是不太现实,果农种的也很难去检测,不知道卖给哪家生产企业,所以国家对生产源头要进行监控。”
他认为一个大多数生产企业都能通过的标准,这肯定是生产不出好的葡萄酒的。不过他也认为新国家标准的修订对于小酒庄的生产有利,尤其是拥有自己葡萄园原料基地的小酒庄。“国内也有一些自己有葡萄园的,这样原料的控制葡萄酒品质肯定会好一点。”
此外,据了解,中国商检对进口葡萄酒也是主要依照2006年版国家标准执行检验。而近年来也时有进口酒未能达到中国的质量指标而被禁止入关的情况发生。
“目前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担心就是是中国国家标准对于干浸出物和锰含量的规定,希望在这些规定上能有所调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澳大利亚出口商这样说道。
他认为,干浸出物对于检测葡萄酒掺假有一定帮助,但对于一些新世界酿酒商而言,“他们的酒来自不同产区,使用多个品种的葡萄,运用不同的酿酒技术,葡萄还可能采自不同季节,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干浸出物测定品质并不一定准确”。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关拒绝进口葡萄酒入境的原因中,比例最高的就是未能达到中国国家标准对“干浸出物”含量的要求。
在2006年版本的国家标准中对锰含量的规定是2 毫克/升,“国家标准中对锰含量的标准比较低,保护了国产葡萄酒,这也这令很多诸如澳大利亚葡萄酒无法出口到中国市场。有些国外标准允许的在国内的现行国家标准是不允许的,类似这样的问题多有发生。所以对于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酿酒师和酒厂而言,他们对新国家标准的修订也有需求。”来自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田雷这样说道。
修改完成尚需时日
据了解,此次葡萄酒标准国家修订是由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酒分技术委员会牵头启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名也是此次参与新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的专家成员,记者致电询问新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目前进行到何种阶段,他简短回复道:“目前一切工作都在进行中,葡萄酒标准肯定是要修改的,并不会以某几家大型企业的意志为转移,但现在谈论葡萄酒国家标准的修订没有意义,为时尚早。”
显然,新国家标准的修订从发布修订计划到启动再到完成是一个十分繁复的工程。
记者又拨通了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联系电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9月16日就发出了征集葡萄酒标准修订的意见的通知,还是收到了不少反馈,目前已经将意见汇总给秘书长。”她透露收到来自生产酿酒等设备的企业的意见比较多,因为国家标准涉及的一些工艺标准与这些息息相关,而来自酒商酒厂的建议反而还比较少。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这次的意见征集已经是第二次,前期有食品工业协会已经发过一次,这次是第二次发布,在意见收集汇总之后,各大专家还会继续走访各地“基层”市场。
部分酒庄反应平淡
据了解,国内目前使用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于2006年底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颁布,于2008年实施。这份2006年版葡萄酒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出台当时主要是由长城、张裕、王朝等行业领头羊参与制定,几乎没有涉及其他小酒厂、酒庄。而此轮修定官方也希望能收集更多来自小酒庄以及与葡萄酒行业相关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酒庄群体对于国家标准修订的反应稍显平淡。
宁夏御马酒庄总经理谢生利告诉记者他听说过要修改国家标准,但并没有过度关注。
吐鲁番楼兰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志良也表示知道新国家标准修订的事,但也并没有花精力去研究。
位于山东烟台的国宾酒庄也表示不太清楚,也并未收到来自相关机构的意见调查。
宁夏立兰酒庄总经理邵青松也对记者透露还未收到任何来自官方的关于新国家标准修订的任何调查表。他说:“目前我觉得国家标准涵盖的还是比较全面,我们没有想着国家标准的修订能给我们酒庄的发展带来什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感觉大家对于新国家标准修订的讨论的还是比较少,因为有些国家标准的条款并没有和自己有多大关系,像二氧化硫的含量、亚硫酸的使用量,还有其他的指标比如理化指标都是酿酒师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执行的。”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田雷说道:“目前的信息都比较多,比较乱,比如新的食品安全法出来了,以后QS要打成CS标志。而新国家标准修订这件事也说了好长时间了,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也不清楚。”
“基层”的声音
虽然国家标准修订的似乎并没有在小酒庄中引起热烈反馈,但新国家标准的修订显然关系到各个酒企的切身利益,那作为这个系统之下的个体,不管是大酒厂还是小酒庄,不管是酿酒师和生产设备的企业,对于新国家标准修订,他们各自都有什么意见和看法?他们最希望修改的方向又是什么?记者也采访了部分酒厂酒庄代表、酿酒师和行业人士。
1、张裕:四方面考虑
作为2006版新国家标准的参与者,张裕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对于这次新国家标准修订又有什么看法和意见?
为此,记者也采访到了张裕总工程师李记明博士,他向记者透露:“葡萄酒标准制定应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应是葡萄酒标准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产品标准体系建立。在产品方面,包括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安全标准、产品分析方法标准;酿酒工艺技术规范和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范,这三点构成了葡萄酒质量标准体系。第二,应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参考旧世界国家标准(以OIV标准体系为代表),另一方面参考新世界标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产品标准),新世界标准更为实用。第三,这次修订还应充分考虑国内不同产区原料特点和目前的生产现状,比如要考虑到有些产区和有些年份葡萄加糖提高酒度的问题。第四,标准制定应更加深化、细化、具体化,包括概念、定义、特征、指标等等,标准应便于生产操作、市场监管,如等级划分和特种葡萄酒定义都应更加具体。”
他认为这次新国家标准的修订应该充分考虑这四个方面才能让这次修订变得有价值和意义,立足未来,适应市场,从而引导葡萄酒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2、御马酒庄:着重打击假酒
谢生利认为国家标准的修订应将侧重点放在打击假冒伪劣葡萄酒上,他说:“这个标准是要维护行业的利益,比如打击假冒伪劣葡萄酒方面要狠下力度,做一个重点调整修订。
现在市场有很多假冒伪劣的葡萄酒太多,久而久之消费者都觉得假酒太多,不喝比喝好。所以我觉得基本的规定不要变,在制定质量指标上可以更严格一点。从经营者角度,我认为修改标准不要大范围修改最好,这是第一个点,第二点做葡萄酒要跟国际接轨,不能闭门造车,国外的制作工艺都有很长的历史,而中国的葡萄酒发展才几十年,所以国外的标准在某些方面肯定是可以借鉴的,我觉得不能太搞中国特色的东西,自己去杜撰一些标准,要么制约企业的发展,要么限制行业的发展,这是不好的。”
3、立兰酒庄:严格控制原产地
邵青松认为国家标准修订应该提升原产地控制的标准。
他说道:“比如原来国家标准里面说到某个产区生产的酒必须这个产区的原酒占80%,我想能不能出台一个原酒占百分之百,不能有任何其他产区的原酒,这样的改变会让原产地酒让消费者更有信心保证。”
隐藏的担忧
2006年版的国家标准也是经过数年的研讨和修改后艰难出产,这次修订工作显然涉及的单位更广,考虑的因素更多,似乎这份工程比上次更加艰难。
田雷说道:“长痛不如短痛,现在都是市场说话。我觉得国家标准的修订势必要和国外同步,但同步的话,大量的酒厂和产区都有问题。如果要妥协就没办法和世界同步了,如果葡萄酒不能与世界同步的话,那就没有竞争力。但是同步以后,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自身的问题,比如说土地政策的问题,只有30年的租赁权,没法持续的种植葡萄,没有老的葡萄藤也无法生产出更好的葡萄酒。所以这次修订比上次更困难。”
“这个标准修订有弊有利,制定标准比没有制定标准要好,但如何综合各大产区的差异以及制定出来之后如何执行是关键。”王一涵强调到。
邵青松也认为,“中国太大了,每家酒厂情况都不同,就连贺兰山东麓产区都有两百多家酒庄,国家不可能在标准上过分的严格要求,所以我觉得与其期待国家标准的修订出台,我倒更希望贺兰山东麓产区自身能出台更严格的标准。”
谢生利则担忧国家标准的修订会一刀切,他强调,“国家标准的修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偏左或偏右,政策下来之后要对企业进行宣传和培训,要尊重市场规律和行业规律,不能老是做一些官方的指令性的东西。”
他分享了一个例子,“以前大家都写在酒标上都标微量二氧化硫,新颁布的一个标准,规定把微量去掉,只写二氧化硫这个几个字,这就造成包括我们酒庄在内的很多酒庄酒厂包材的大面积积压,这些规则的突然改变和一刀切,让企业大量的酒标都放在库房里不能用,只能重新换标,而且市场上带有微量二字的流通的葡萄酒全都下架不能销售,企业还要收回来重新换标,这个成本就更大了。但实际上这些文字游戏对质量、食品安全这些都没有意义。” 他认为葡萄酒国家标准的修订不要只是玩文字游戏,要更严谨。 葡萄酒专家,《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酿酒标准汇编》一书的翻译者郭松泉先生认为:国标的这次修改,希望不要过去的“东西之争”带到新标准里。希望修订方能够站在行业和更高的调度考虑问题。东西部葡萄酒产区各有优势,部分酒庄强调自己的优势不错,但是希望把自己的优势固定成标准,再来限制其他产区的发展就不不是太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