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中旬以来,德州市局扎实开展学校周边“两店一贩”规范管理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
一是先行先试,明晰责任,统一认识,稳步开展。利用暑假开学前半个月的时间,在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对学校周边“五毛零食”等问题食品进行专项治理。召开了由公安、教育、城管、食药监局分管领导参加的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规范工作协调衔接会议,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县(市、区)局、基层所主要负责人为规范工作第一人,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市局分管领导及有关科室牵头,实行“分片、包点、挂钩”联系督导,发放由市教育局、市食药监局联合印发的《食品安全告知书》2500份。
二是摸清底数,制定计划,重点规范,分段推进。对“两店一贩”及中小学生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共性特点进行梳理、排查,按照“属地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主动与校方协调沟通,在学校门口、公示栏、橱窗等醒目位置,张贴《食品安全告知书》。并对辖区内学校周边“两店一贩”开展全面整治。截至2014年9月份,我市共有学校1082所,其中城区学校159所、乡镇学校501所;涉及城区13个、乡镇229处;食品店1301家、餐饮店657家、食品摊贩591处。此次纳入第一阶段的学校为178所,其中城区学校50所、乡镇学校128所;所在乡镇数量17处;食品店448家、餐饮店323家、食品摊贩170处;调研、征集《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规范情况评议表》178份。
三是培树典型,抓点带面,落实制度,扎实推动。在推进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齐河、平原、夏津等县局制做了食品经营进(销)货查验记录档案盒、食品安全监督公示牌、散裸装食品信息公示牌、食品制售摊贩加工原料添加剂名录公示牌、食品经营者进销货“一票通”供食品经营者购买使用,使经营者更加方便、更加完善、更加规范的落实了索证索票查验制度、食品公示制度以及问题食品的可追溯。乐陵、临邑、禹城组织学校周边食品经营业户召开现场会,向经营者传达通报整治方案、使业户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的具体要求和做法。宁津县局为老弱病残和社会弱势群体,服务上门送证到手,帮助填写食品(添加剂)公示名录,解决经营业户不识字、不会写字的问题。针对基层人手少、头绪多、任务重这一实际现状,德城区局、庆云县局食品流通监管科协助每个监管所,按照规范经营的标准建立一个中小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整治示范样板店,要求其他食品经营业户参照规范,以点带面,以面带片。
四是强化督导,跟踪检查,密切协作,确保落实。以食安办为依托,加强与城管、教育、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大执法力度,互通执法信息,协同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从源头上杜绝问题食品进入校园周边“两店一贩”。禹城市局统一制作“药安食美?诚信禹城”的食品安全告知栏,齐河县局重新制发了备案证、健康证,承诺书、用料公示表四项合一的公示牌,给食品摊贩规范经营提供便利条件。夏津县召开由273家“两店一贩”负责人参加的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349份,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下达整改通知书637份,查处案件154件,罚款金额215.4万元,其中“三无”食品案件91件,罚款金额3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