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粮农组织委托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为人类消费而生产的粮食有大约三分之一(大约13亿吨)丧失或被浪费。
这份题为"全球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的文件由粮农组织委托瑞典食品和生物技术研究所为5月16-17日在杜塞尔多夫2011年国际包装展举办期间召开的"节约粮食!"国际会议而撰写。
主要研究结果还包括:
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浪费量基本相同,分别为6.7亿和6.3亿吨。
富裕国家消费者每年浪费的粮食(2.22亿吨)几乎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全部粮食净产量(2.3亿吨)相当。
水果、蔬菜和块根块茎是所有食物中浪费比率最高的。
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超过全球每年谷物产量(2009/2010年度为23亿吨)的一半。
损失与浪费
该报告对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分别作出论述。粮食损失 – 出现在生产、收获、收获后和加工阶段 – 在发展中国家很严重,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低下和对粮食生产系统投资不足。
粮食浪费更多地发生在工业化国家,往往是零售商和消费者将完全可以食用的食物扔进垃圾箱。欧洲和北美消费者的年人均浪费量在95-115公斤之间,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及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人均仅扔掉6-11公斤。
富裕国家供人类消费的粮食产量约为年人均900公斤,几乎是最贫困地区460公斤的两倍。在发展中国家,40%的粮食损失出现在收获后和加工环节,而在工业化国家,超过40%的损失发生在零售和消费者方面。
收获和储藏过程中的粮食损失对小农来讲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对贫穷的消费者来说则是价格的提高,该报告指出。因此,减少浪费对于这些人的生计和粮食安全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浪费资源
粮食损失和浪费无异于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包括水、土地、能源、劳动力和资金,而且毫无必要地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该报告就如何减少损失和浪费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是收获技术欠缺,收获后管理和后勤保障不力,适宜的基础设施不到位,以及确保生产与需求更好协调的销售信息不足。
为此,建议通过帮助小农与顾客建立直接联系来巩固粮食供应链。私营和公共部门还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运输以及加工和包装的投资力度。
在中等和高收入国家,粮食损失和浪费主要源于消费者行为,但是也因为供应链中的各有关方缺少沟通。
过分强调外观
在零售环节,由于质量标准过分强调外观而造成大量粮食浪费。调查显示,只要安全和味道好,消费者愿意购买不符合外观标准的产品。因此,消费者有能力改变质量标准,并且应当这样做,报告指出。
另一项建议是,在更靠近消费者的地方出售农产品,从而不必遵守超市的质量标准。这一点可以通过农贸市场和农场商店来实现。
应当找到一些方法,充分利用可能被丢弃的食物。商业和慈善组织可与零售商合作,收集,然后出售或利用已被废弃但是仍具有安全、味道和营养保障的食物。
改变消费观念
富裕国家的消费者通常被鼓励购买超过其所需要的食品。"买三个付两个的钱"的促销办法就是一个例子,而食品行业生产的超大即食食品则是另一个实例。餐厅经常提供固定价格的自助餐,促使消费者将餐盘堆满食物。
报告发现,一般来讲,消费者无法正确规划自己购买的食品。这就是说,他们经常扔掉超过"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
该报告建议,可以将学校教育和政策举措作为改变消费观念的起点,.应当教育富裕国家的消费者,不必要地将食品丢弃是不可接受的行为。
还应当让他们知道,鉴于自然资源有限,为了养活日益增加的世界人口,减少损失比增加粮食生产更为有效。
为"节约粮食!"国际会议编写的另一份有关发展中国家食品包装问题的报告指出,适当的包装是对食品链几乎所有环节出现的损失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