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待客的最高礼仪是“家宴” 2024-01-05 19:49 发布于:北京市
昨天,受邀到美食家黄珂先生的家里吃了一顿家宴。黄珂先生一直是我朋友圈里的传奇人物,坚持十余年在家中设宴款待八方人士,形成有名的“黄门宴”,被誉为“京城第一文化沙龙”。黄先生本人也被尊称为“当代孟尝君”。 曾几何时,“家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在城市林立的水泥森林里,在这个更注重隐私,更注重效率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APP可以叫餐,餐厅里到处都是标准化的菜单,以及那些流水线般的服务,吃进嘴里的只有程式,而不再拥有仪式。 快餐、自助餐、团购、霸王餐,商务餐;吃过都会迅速忘却,就像陪你吃饭的人,一样会面目模糊。我们没有时间静下来仔细品味一餐一饭,更没有心情更多了解面对面吃饭的人。 我常常思考,也许我们失去的并不是饮食本身,而是因饮食而打开的那个感性空间。毕竟,一顿好的饭菜,不但要“识味”,更是要“知情”。 想起小时候过年,亲朋好友来到家中,围坐圆桌。没有装腔作势的寒暄,没有领导敬酒的压力,也不用在杯筹交错间,脸红耳赤的跟谁或谁谁表着忠心;只有亲切而日常的问候,贴心贴肺的家常,温暖而又自在的感觉。 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交流方式。是比起下馆子吃饭的另一种热闹。 在黄先生的家宴上吃饭,菜是寻常材料,经过家庭主厨的妙手,却很见功力。香辣脆爽的炒毛肚,在锅中多一秒都会老;鲜香滑嫩的腰肝合炒,不输老川菜馆子;酸萝卜鸭汤里,也有惊喜,,,更多的则是家宴的氛围,私人化的交流和倾吐,让来客感觉自在亲切。 精心的美食和放松的交流是人生最好的加油站。朋友,我们需要一个餐桌,在一席饭菜之间,找回好好吃饭、好好相处的温暖和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