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地方法规?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扫描二维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2023-10-23 04:48:41 来源9a href="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nynctbgswj/20231023/9830723.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浏览次数9span id="hits">386
核心提示:陕西是大鲵原产地之一,具有发展大鲵养殖的良好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目前,全省每年人工繁育大鲵幼苗1400万尾以上,商品大鲵产量约9000吨,人工繁育大鲵苗种数量和商品大鲵产量约占全国总量?0%,大鲵人工养殖、加工技术全国领先,具备了加快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规范大鲵人工养殖、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行为,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引导全省大鲵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形成我省独有的产业优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div>
发布单位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23-10-23 生效日期 2023-10-23
有效性状?/th> 废止日期 暂无
属?/th> 专业属?/th> 其他
备注

各市(区)农业农村局,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9/p>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省大鲵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厅研究制定了《陕西省加快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p>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宣/p>

2023?0?7?/p>

陕西省加快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陕西是大鲵原产地之一,具有发展大鲵养殖的良好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目前,全省每年人工繁育大鲵幼苗1400万尾以上,商品大鲵产量约9000吨,人工繁育大鲵苗种数量和商品大鲵产量约占全国总量?0%,大鲵人工养殖、加工技术全国领先,具备了加快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规范大鲵人工养殖、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行为,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引导全省大鲵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形成我省独有的产业优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p>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快推进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重构市场秩序,强化科技支撑,保障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大鲵种质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市场开发、品牌推广等工作,着力构建大鲵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实现全省大鲵高质量保护和创新式发展、/p>

(二)基本原刘/p>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级政府做好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平台搭建、指导服务、监督管理。积极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面向市场需求规范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全力打造大鲵全产业链、/p>

保护优先、科学开发。牢固树?ldquo;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大鲵物种和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加强大鲵保护区、保种场和种质资源库建设,探索建立大鲵生态保护基金,完善大鲵原种保护制度体系,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有序开发,充分发挥大鲵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p>

科技带动、品牌引领。加大大鲵产品深度开发和人工饵料、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力度,加快推进大鲵产业园和研究院建设,大力推广大鲵绿色养殖技术,建立完善生产加工、产品质控、生境保护、资源养护等系列标准体系;加快实施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到区域公共品牌的品牌建设工程,着力打造陕西大鲵知名品牌、/p>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态等重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加速融合。立足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中国大鲵之乡?ldquo;汉中大鲵等特有品牌效应,推动将大鲵产业纳入到县域旅游框架中,设计大鲵文创产品、科普基地、科研基地为主的精品旅游路线。以冷链物流、直供直销、水产品电商等现代流通新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提升大鲵效益,坚持大鲵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p>

(三)总体目标。到2027年,年人工繁育大鲵苗种能?0万尾以上省级原(良)种场发展?2家(含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生产商品大?00吨以上国家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5个,建设加工、销售大鲵现代综合产业园?个,推介打?-5个大鲵精深加工知名企业品牌。全省年人工养殖大鲵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加工能力达?000吨以上,综合效益达到60亿元以上、/p>

二、重点任加/p>

(一)严格保护野生大鲵资源。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等宣传和执行力度,严格做好涉渔工程环境评估与补偿,依法保护野生大鲵资源及其栖息环境。制定保护区、重要栖息地管理计划,明确管理职责、管理目标,完善保护区管理制度、巡护制度、监测制度、处罚制度等,强化监督与执法,确保管理措施落地、执行有力。开展野生大鲵资源评估、种群分析以及物种监测研究,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严厉打击非法捕捉和销售野生大鲵的行为,保证大鲵资源永续利用、/p>

(二)加快繁育和养殖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大鲵原种保护和良种繁育基地,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升大鲵良种选育进程和技术水平,应用品系选育和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选育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养殖大鲵新品种,大力推广仿生态繁殖、绿色养殖技术。完成宁陕县大鲵水产种质资源场项目建设,大鲵原种保种能力明显提升,全省规划建设国家级大鲵原种保护繁育基地2-4个,省级良种繁育供应基地5-7个,每个基地年繁育苗?0万尾以上。按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标准,在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勉县、丹凤县、镇安县、柞水县等重点县(区)各规划建设大鲵标准化养殖示范基?-3个,在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各规划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基?-2个,每个示范基地年产商品大鲵100吨以上、/p>

(三)提高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整合大鲵保护与发展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平台+协会(合作社?rdquo;养殖企业+餐饮企业等大鲵产品销售新模式,提高大鲵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健全和完善公司+养殖农户专业合作?养殖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统一办证、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收销等方式,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p>

(四)提升大鲵产品研发和加工能力。加快大鲵产业研究院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重塑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平台、科研项目、项目资金、创新人才等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大大鲵美食、保健、医药产品研发支持力度,通过渔业发展项目鼓励企业发展大鲵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其附属产品开发。全省规划建设大鲵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现代综合产业园区5个、/p>

(五)加快发展大鲵现代流通体系。引导大鲵企业强强联合,加快推进大鲵交易平台建设,支持产地冷库、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发挥中介组织、产业技术联盟、骨干核心企业积极作用,探索制定适合养殖大鲵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加大大鲵流通领域规则标准应用力度。在汉中市规划建设大鲵商品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绿色流通,引领大鲵消费和产业升级、/p>

(六)实施大鲵品牌建设工程。开展大鲵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有计划有步骤地制(修)订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大鲵产品生产规程、加工技术标准,形成一套大鲵产品质量从生境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体系。按?ldquo;区域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模式开展全省大鲵品牌培育,探索建立互联?品牌大鲵营销新模式、/p>

三、保障措於/p>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统筹指导全省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有条件的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大鲵产业纳入乡村产业布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努力帮助农民拓宽增收致富门路;要及时研究解决大鲵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加快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p>

(二)科学制定规划。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全省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和行动方案,加强对大鲵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有关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当地大鲵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推进大鲵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p>

(三)完善支持体系。积极探索、推进大鲵养殖保险,着力化解养殖风险。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利用好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大鲵原(良)种场、标准化生产基地、技术研发、加工设备更新改造等。相关县(区)要进一步加大大鲵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大鲵养殖、加工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冷链仓储物流设施设备建设。加大对大鲵养殖亲本来源追溯、投入品使用、商品大鲵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强化与公安、市场、海关等部门密切协作,为加快大鲵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p>

(四)加大技术服务。鼓励市场经营主体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保种、繁育、疫病防治、产品加工等技术攻关,推进大鲵养殖和加工标准化。建设大鲵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水产学会、产业技术体系在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科技攻关、标准制定、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交流培训等形式,深化协同创新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扎根行业、服务企业、辅助政府、凝聚合力的独特优势,搭建学会、协会、市场、政府间沟通交流和供需对接平台。严格执行引种审批程序,强化检疫管理。支持生产经营主体申报各类质量认证,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p>

(五)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利用陕苏、陕粤、陕闽、陕渝等合作平台,积极组织大鲵产品企业参加农高会、丰收节等活动,不断加大地域公共品牌、企业名优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充分挖掘大鲵科研、食用、药用、生态等综合价值,全方位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陕西大鲵产业影响力、/p>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br/>电询?535-2129301
QQ?891238009
食品标法? border=
实时把握 食品标法动?/span>
请扫码关?span class="color2">食品标法圇/span>

声明9/p>

凡本网所有原?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br>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br> 邮箱:law#www.sqrdapp.com(发邮件时请?换成@ QQ?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按分类浏觇/strong>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42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2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