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发改?粮食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保障粮食安全决策部署,推动我省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省政府十四?rdquo;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省粮食局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粮食流通发?ldquo;十四?rdquo;规划(2021-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p>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 湖北省粮食局
2021??6?/p>
湖北省粮食流通发?ldquo;十四?rdquo;规划(2021-2025?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相关文件精神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省粮食流通发展和粮食安全工作实际,编制本规划、/p>
一?ldquo;十三?rdquo;发展成就
十三?rdquo;期间,全省粮食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本完成了《湖北省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发展十三?rdquo;规划(2016-2020?》确定的重大任务,较好实现主要目标,?ldquo;十四?rdquo;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
(一)地方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逐步完善。一是收储能力稳步提升?ldquo;十三?rdquo;期间全省累计收购粮食1508亿斤。深入推进收储制度改革,2020年粮食市场化收购?8%,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rdquo;底线。二是粮食储备得到充实。根据国家下达我省计划,完成新增地方储备。全国政策性粮食大清查结果显示,我省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三是应急网点初步建立。统筹推进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截至2020年,全省确定粮食应急主?530家,其中应急供应网?961家,粮食应急配送中?17家,粮食应急加工企?87家,粮食应急储运企?55家,主食加工企业10家。疫情以来全省粮油供应始终保持量足价稳质优,应急供应经受考验、/p>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一是粮食仓储设施明显提升。全省社会完好仓容达?40亿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完好仓?83亿斤,比十二?rdquo;末分别增?6%?8%。改善国有粮库设施条件,建设改造符合现代储粮标准的准低?低温)仓容23.5亿斤。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建设中转仓、清理设施等项目183个。发放农户科学储粮装?4万套。二是粮库智能化改造升级。建?ldquo;粮食流通信息化省级综合管理平台和全?13个国有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粮食出入库、业务管理、行政管理、粮情监测、智能仓储、视频监控等粮库日常作业全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初步实现互联互通和远程监管。三是粮食物流园区节点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支持沿江和区域性粮食物流园区节点建设,武汉、黄石、荆州、宜昌等重要节点初具规模,十堰等地粮食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四是谋划推动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全省谋划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开工项?4个,完成投资9.9亿元、/p>
(?粮食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一?ldquo;优质粮食工程全面实施。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资?5.4亿元,并带动社会投资在全?4个县(市、区)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在30个示范县(重点?整体推进中国好粮?rdquo;行动计划、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和粮食质检体系等三个子项目建设,建成优质粮食基地面?200万亩以上;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07个,购置烘干设施2126??,烘干能力达?0万吨/日,基本满足了主产区粮食产后清理、烘干等需?新增检化验仪器设备4300余台(?,建设和完善82个市县和3家省属企?单位)粮油质检机构和实验室,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授牌?ldquo;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华中中?rdquo;,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粮油质检体系。二是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持续推?ldquo;科技兴粮,实施粮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5年共安排项目320个,推动粮食营养健康、质量安全、精深加工、绿色仓储、高效物流、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搭建粮食创新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推广对接,产学研用加速融合。三是品牌创建初见成效。打?ldquo;荆楚大地好粮油公用品牌,推动荆楚大地好粮油品牌与市县区域品牌、企业自有品牌共建共享、联合宣传。组织培?6?ldquo;荆楚好粮?rdquo;产品,其?7个被评为中国好粮?rdquo;。制定发?ldquo;荆楚大地虾稻米等9个团体标准,4项籼米标准荣获企业标?ldquo;领跑?rdquo;称号。四是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建成覆盖全省的放心粮油市场体系,着力推动与应急供应保障体系融合发展。坚持举办湖北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持续实?ldquo;走出?rdquo;行动,与10多个销区省(区、市)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主动对?ldquo;一带一?rdquo;建设,组织省内粮油和粮机企业赴南非、莫桑比克、印尼、泰国开展推介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抱团闯市场、/p>
截至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粮油企业1985家,其中粮食产业化龙头企?09家,?ldquo;十二?rdquo;末增?7%,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5家,省级259家。全省粮油工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ldquo;米面?rdquo;加工规模全国领先、/p>
(?制度保障和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一是积极推进粮食立法修规。围绕提升粮食治理能力,2020年完成《湖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修订。省人大将《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列入五年立法规?20182022??020年启动调研。二是建立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机制。在全国率先组织对市、州、县政府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情况考核?019年将该项考核纳入省委重要工作检查考核,进一步强化考核指挥?rdquo;作用。三是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按照国家要求,推动建立了市场化收购主导、政策性收购托底的新收储机制。出台《湖北省超标粮食收购处置办法》,压实市县政府责任,探索超标粮食收购处置长效机刵制定《关于推进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粮食企业融资能力,缓解市场化收购融资难问题。防范化解轮换亏损风险,创新市县储备粮运营管理,启动省级储备粮油集中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油安全和可持续运营。充分发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体系服务宏观调控和依法管粮作用?ldquo;十三?rdquo;期间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组织各类粮食成交335亿斤,地方储备粮基本实现电子平台交易全覆盖。四是完成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ldquo;一县一企、一企多?rdquo;改革,各县市以国有中心粮库为核心,整合资源,组建一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主要承担地方储备等政策性粮食收储业务,82个有改革任务的县市中心粮库将划拨土地变更为出让用地,进行了资产确权登记,企业实力得到增强。五是推进军粮供应体制改革。推进管供分离,军粮供应站点自主决策经营方式,实行库站合一、店店合一经营模式。调整全省军供网络布局,提升了综合保障和应急保障能力、/p>
专栏1?? 十三?rdquo;时期全省粮食流通发展主要指栆/td> | |||
?ensp;?栆/td> | 2015平/td> | 2020平/td> | 增长比例 |
建立地方储备粮规?亿斤) | - | - | 56.70% |
粮食应急主?? | 1721 | 2530 | 47% |
国有粮食企业完好仓容(亿斤) | 159 | 283 | 78% |
智能化升级改造国有粮?? | 0 | 213 | - |
国家和省级龙头企?? | 216 | 289 | 33.80% |
粮食市场化收购比侊/td> | 78% | 98% | 25.60% |
总的看,我省粮食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市场运行和价格平稳,粮食产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为全省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粮食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稻谷自给有余,每年向省外销?00亿斤以上;但玉米、大豆等饲料用粮和食用油外购量较大。二是粮食储备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储备品种和布局还不合理,成品粮储备需要充实,饲料用粮缺乏储备保障,省级成品粮动态储备的管理机制亟待调整。三是应急供应存在短板。应急主体散、小、弱,难以形?ldquo;拳头,应急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协同运转尚有差距。四是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不高。尤其是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建设明显滞后,粮?特别是饲料粮)流通效率低,物流成本较高。粮食流通监管能力不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亟待加强。五是粮食产业发展质量亟待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发展不够,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企业、大品牌。粮食保管、检验、加工、信息化等专业人才紧缺、/p>
二?ldquo;十四?rdquo;发展形势
十四?rdquo;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利条件和风险挑战并存,粮食行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p>
(一)面临的机遇、/p>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人民为中心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反复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粮食安全工作的环境将越来越好、/p>
二是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大有可为?ldquo;十四?rdquo;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奋斗目标,明确要求切实把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抬高湖北全域发展的底?rdquo;。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ldquo;十百千万工程,将优质稻、菜籽油纳入重点产业链培育建设。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为粮食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p>
三是粮食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在粮安工程、优质粮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下,全省粮食收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多元市场主体逐步发展壮大,产销合作得以巩固拓展,湖北粮油产品和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p>
四是财政支持力度稳步提升。全省粮食风险基金和省级粮食流通发展资金将持续支持全省粮食流通发展。同时,国家在粮食产粮大县奖励、优质粮食工程、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会越来越大、/p>
(?面临的挑战、/p>
一是外部环境冲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起伏反复,中美摩擦影响深远,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难度加大,我国粮食安全将面对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p>
二是粮食消费升级。人口增长对粮食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增加,粮食供求紧平衡状态会越来越紧,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粮油消费升级加快,更加重视粮食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绿色优质粮油产品需求不断扩大,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便利化消费渐成趋势,对粮食流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p>
三是转型发展要求。国家机构改革?ldquo;放管?rdquo;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地方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不断深化,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各类市场主体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共同推进粮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
此外,粮食产业和粮食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舆情燃点低,疫情防控常态化状况下市场预期更加复杂,要求粮食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更加扎实细致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p>
三?ldquo;十四?rdquo;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栆/p>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按?ldquo;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ldquo;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rdquo;区域发展布局,统筹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聚焦储备安全核心职能,强化底线思维和担当精神,以深化粮食流通各项改革为动力,以四大工程(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工程、国有粮食企业能力提升工程、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两江粮食物流园区节点建设工?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强省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着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湖北贡献,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粮食贡献、/p>
(?基本原则、/p>
1.规划引领,重在实施。坚持以规划为基本依据谋划年度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原则上不符合规划支持方向的项目不予安排。强化规划中期评估,确保落地见效、/p>
2.注重统筹,整合资源。坚持全省一盘棋,打破所有制、区域和行业限制,统筹各类资源,促进产业联盟,减少重复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形成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p>
3.项目支撑,辐射带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注重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快补齐短板,加强项目管理和项目储备,做实做优项目库,发挥重点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p>
4.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p>
(?主要目标、/p>
1.粮食储备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地方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功能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优化,省级政府储备粮实现集中管理。通过地方储备总规模内的布局结构调整,新增市县政府储备粮。建立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运行制度,形成权责清晰、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储备体系、/p>
2.粮食应急体系短板基本补齐。建成应急储备粮油充足、应急设施设备完备、应急物流运输畅通、应急加工能力充足、应急供应网络健全、应急响应协同高效的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平战结合、保障有?rdquo;的运行机制、/p>
3.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推进绿色仓储改造升级,国有中心粮库低温(准低?储粮、绿色储粮比例进一步提升,粮库信息化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地方储备粮信息化监管实现全覆盖。新建粮食储备仓?0亿斤,逐步淘汰报废老旧落后仓容,实现低?准低?储粮仓容100亿斤以上,其中国有粮?0亿斤,仓储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两江重点粮食物?产业)园区和区域性粮食物流节点基本建成并运行,多式联运取得突破性发展,四散?rdquo;运输能力得到提升,粮食物流成本明显降低,粮食流通效益不断提高、/p>
4.粮食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600亿元左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并争先进位,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创?ldquo;中国好粮?rdquo;荆楚好粮?rdquo;产品100个以上,带动绿色优质高端产品供给大幅增加。优质稻米和菜籽油产业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培育主营业务收?0亿元以上稻米加工企业2?家,培育菜籽油龙头企业达 15 家左右。一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ldquo;荆楚大地好粮油?ldquo;湖北菜籽?rdquo;等品牌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粮油品牌、/p>
专栏2 十四?rdquo;时期全省粮食流通发展主要指栆/td> | ||||
序号 | ?ensp;?栆/td> | 2020平/td> | 2025平/td> | 属?/td> |
1 | 三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 | - | 80 | 约束?/td> |
2 | 国有粮食企业完好仓容(亿斤) | 283 | 300 | 约束?/td> |
3 | 国有粮库准低?低温)粮库仓容(亿斤) | 24 | 70 | 约束?/td> |
4 | 应急供应网点数?? | 1961 | 2070 | 预期?/td> |
5 | 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亿元) | 1768 | 2600 | 预期?/td> |
6 | 工业总产业?0亿元以上粮油加工企业(? | 3 | 10 | 预期?/td> |
7 | 粮油公用品牌创建数量(? | 10 | 15 | 预期?/td> |
8 | 好粮?rdquo;产品数量(? | 86 | 100 | 预期?/td> |
四?ldquo;十四?rdquo;发展重点任务
(一)强化粮食储备保障能力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文件精神,调整优化地方粮食储备功能布局和品种结构,切实提高粮食储备和调控能力。调整落实地方储备规模,将省级成品粮动态储备调整为市县政府储备。落实成品粮储备制度,在武汉市主城区,按照不低于主城区常住人?5天需求市场供应量,建立相应规模的成品粮储备。销区和其他地区按规定建立成品粮储备。调整优化储备品种结构,满足口粮为主的前提下,适应我省养殖和饲料用粮应急需要,探索建立适度规模的玉米等饲料粮储备。依法逐步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建立健全可持续运行的社会责任储备制度,落实配套支持政策。推动储备粮集中管理,完成省级政府储备粮油集中管理,推动市县政府储备向国有中心粮库集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储备粮安全。建立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运营管理的协同运作机制,形成调控合力,防止逆向操作,稳定市场预期。完善储备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省级政府储备粮轮换、仓储、质量、财务及轮换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创新政府储备轮换方式,通过空仓拍卖等方式,依托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体系,实现降低轮换风险和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p>
(?实施三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部署,以保障粮食应急供应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主要方式,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加强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应急储备、加?主食生产)、物流、运输、配送、终端供应等功能于一体的省、区域性及市、县三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体系,确保运转顺畅、政令畅通、保障有力。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由国有企业主导,通过整合资源与多元主体合作,形成应急能力完备的功能区,确保应急状态下粮油供应平稳有序。原则上每个市、县建立1家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省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以省属粮食企业等为载体,主要依托沿长江港口及多式联运场站、铁路专用线,结合我省短缺粮油品种需求,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支持中转储备设施、成品粮油仓储设施、散??接发能力和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建设。区域性及市级应急储备保障中心以市属企业和区域内骨干企业为载体,突出武汉市和鄂西北、鄂西南等重点,结合区域内粮食设施及资源实际,在确保所在地区粮食应急供应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县(市、区)结合本地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和现有资源,改造建设集成品粮储备、原?主食)加工、储运配送、原粮储备功能于一体的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结合大中城市、山区、产区的不同需求,全省规划建设项目80个左右。通过3年左右努力,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三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体系、/p>
(?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坚?ldquo;绿色?rdquo;智能?rdquo;发展方向,适应国有粮食企业能力提升和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需要,升级改造粮食仓储设施,开展高标准粮仓建设,提升仓储设施功能。支持全省国有中心粮库准低温(低温)建设改造,基本实现中心粮库准低?低温)全覆盖。持续对国有粮库实施维修改造,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完好仓容达到300亿斤左右,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新建仓容20亿斤、/p>
(?实施两江粮食物流(产业)园区节点建设工程。积极对接国?ldquo;长江经济?rdquo;发展战略和国家粮食物流长江路线布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rdquo;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等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水运成本低、载量大的优势,依托长江、汉江重要港口及重要铁路、公路干线,加强统筹谋划,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支持、错位发?rdquo;原则,重点推进沿江流域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发展。对接国家粮食物流枢纽工程,将武汉市打造成具有综合基础设施支撑、具备多样化物流服务功能的粮食物流枢纽城币以武汉阳逻、武汉经开?汉南)和润、黄石棋盘洲、荆州江陵、宜昌白洋港、鄂州三江港等粮食物流基地为代表,培育长江中游粮食物流产业群;以十堰、襄阳、荆门、孝感、天门、仙桃、潜江等稻谷流出通道上的重点城市为代表,培育汉江沿线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区。加强粮食物流产业园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打通省内主要粮食物流通道,补齐我省短缺的饲料粮、小麦、食用油流通不畅短板,实现与全国粮食物流大通道互联互通。发展多式联运,提升公铁水高效接发和无缝对接能力,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粮食流通效率。引导粮油企业向粮食物流(产业)园区集中,全省重点粮食物?产业)园区年粮食物流中转量达到80亿斤、/p>
(?深入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一部署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有序推进我省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完成市县国有中心粮库智能化改造项目资产划转工作。结合我省实际,以省级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为核??20个市县国有中心粮库为支撑,实现互联互通,并加快实现省级储备粮管理系统、仓储业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功能模块与国家平台核心业务?ldquo;一一对应。建立省?ldquo;视频资源管理平台,完?00个以上的系统数据上行接口、下行接口、数据交换接口的基础性开发,对现有模块功能进行扩充,进一步完善数据结构类型和数据库结构,全面提升和优化平台功能,并为其它信息系统的接入预留接口。在存放省级储备粮的廒间内加装视频监控装置。建立应急加工、应急配送、应急运输资源数据库,实现远程应急通讯功能。完成基础配套环境改造,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统筹兼顾其它信息化系统,以省级储备粮库点为主的涉粮数据实现分布?ldquo;异地灾备、/p>
(?实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按照国家新一?ldquo;优质粮食工程安排部署,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工作要求,支持各地发展粮食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经营,聚?ldquo;六大提升行动,优化粮食产业结构,推动优质、绿色、营养、特色粮食生产,引导企业生产加工绿色有机和多元化、个性化产品,推动山茶油、油橄榄、糯米等地方特色粮油产业发展,提高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实现五优联动?ldquo;三链协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菜籽油产业链建设,着力培育粮油龙头企业,在生产端、消费端和流通环节给予支持和引导,全面提升全省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实?ldquo;荆楚大地好粮油品牌提升行动,坚持办好荆楚大地湖北粮油精品展示交易?rdquo;,稳步推?ldquo;荆楚大地湖北菜籽?rdquo;等公用品牌共建共享机制落地落实,支持武汉热干?rdquo;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湖北粮油品牌影响。强化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等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深入实施粮油企业标准领跑?rdquo;活动,建立完善标准制定、实施和绩效评价及奖励、宣贯工作机制,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规范和标准引领。支持打造武汉、孝感、襄阳、荆州、鄂州粮机制造产业集群,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与国外知名品牌竞争实力、技术创新程度领先的成套粮油加工技术与核心装备,提升湖北粮油机械品牌影响和市场占有率、/p>
(?全面完成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三?rdquo;期间已建?07个的基础上,再支持建?00个左右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坚持建、管、用并重,研究出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功能,健全运行机制,强化服务措施,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真正让种粮农民受益,为保障粮食收储和加工品质提供基础支撑、/p>
(?实施国有粮食企业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硬件软件一起抓,持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优化全省国有粮库布局,改善仓储设施条件,提升信息化水平,美化库区环境,规范企业内控管理,增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国有粮食企业综合能力,着力打造可靠的政策性粮食收储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载体,确保政策性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有效实施。认真落实地方储备粮管理政策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要求,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能定位,强化基本保障,提升经营能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转型发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和内控管理,开展粮库达标创优活动和全省粮食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兴粮建设,进一步深化人事、劳动、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加大粮食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p>
(?完善粮油质检体系。主动适应质检机构改革、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按照监管全覆盖、监测无盲区和保证重点、动态监管、服务发展、保障安全的原则,统筹运用项目资金投入、政府购买服务、技术支持等政策措施,配齐质检设备,加强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因地制宜完善检验监测体系,优化结构布局,形成以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市、县粮食质检机构(或政府公共检验平?为支撑,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质检室为补充的粮食检验监测体系。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搭建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信息保障平台,建立粮食质量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积极争取建设1个国家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个国家级粮食标准研究验证中心?个左右粮食标准研究验证测试机构,不断增强检验机构发展能力。推动粮食质检机构由较为单一的检验监测服务功能,向标准验证、信息服务、培训指导等多功能转型,努力发展成为综合性服务机构、/p>
(?实施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一期建?ldquo;一平台一基地四中?rdquo;。在此基础上,做好项目储备,随时跟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部署,在全省重点地区再建?-5个功能完备的区域配送中心,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探索主副食品集约化保障,全面提升我省军粮供应综合保障、应急保障和为社会服务能力、/p>
(十一)深入实施科技兴粮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升级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和关键技术难题,为粮食流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紧扣绿色发展需求,开展物理、生物源储粮药剂等绿色防护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粮油适度加工技术和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创新,促进先进粮油加工技术产业化;开发智能、高效、环保、节粮、节能粮食装备,推动先进装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粮食装备制造突破。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重点,组织发布科技创新引导目录,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和应用平台,持续开展科技推广应用。创新方式,探索揭榜制,全省粮油加工企业科技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比率逐步提高,在仓储管理、粮油加工、粮食装备制造、粮食物流现代化、粮食质量和安全领域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p>
专栏3??重要建设项目 |
1. 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工稊/td> |
为了补齐粮食应急保供的短板,根据省委、省政府补短板十大工?rdquo;部署安排,以保障粮食应急供应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主要方式,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加强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应急储备、加?主食生产)、物流、运输、配送、终端供应等功能于一体的省、区域性及市、县三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0个左右、/td> |
2.国有粮食企业能力提升工程 |
按照国家关于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聚焦储备核心职能等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硬件软件一起抓,着重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国有粮库规范化管理、强?ldquo;两个安全、持续推进企业改革、坚持创新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全省国有粮食企业综合能力,着力打造可靠的政策性粮食收储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载体,确保政策性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顺利实施、/td> |
3.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稊/td> |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推进菜籽油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粮食产业龙头企业,持续开?ldquo;荆楚大地好粮油?ldquo;湖北菜籽?rdquo;公用品牌营销宣传,不断提升湖北粮油品牌影响,全面助力农业强省建设、/td> |
4.两江粮食物流(产业)园区节点建设工程 |
积极对接国家长江经济?rdquo;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rdquo;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等决策部署,依托长江、汉江重要港口及流域重要铁路、公路干线,加快粮食物流(产业)园区节点建设,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粮食流通效率、/td> |
5.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 |
规划一期建?ldquo;一平台一基地四中?rdquo;。二期在全省重点地区再建?-5个功能完备的区域配送中心、/td> |
6.低温(准低?粮库建设改速/td> |
支持全省国有中心粮库准低?低温)建设改造,基本实现全覆盖、/td> |
7.信息?ldquo;一整两?rdquo; |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一部署要求,以省级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20个市县国有中心粮库为支撑,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td> |
8.粮油标准制定推广 |
突出我省地域特色和品种品牌,鼓励制定和推广满足粮油市场和产品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协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施粮油企业标准领跑?rdquo;活动、/td> |
9.粮食科研攻关 |
创新对粮食科研的支持引导方式,探?ldquo;揭榜挂帅等新办法,组织对重大和关键粮食科学技术进行科研攻关、/td> |
五?ldquo;十四?rdquo;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压实粮食安全党政责任。按?ldquo;党政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将规划实施纳入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粮食产业的责任。二是落实落细。依据规划制定重大项目建设年度推进计划,明确责任清单和施工图、时间表,强化跟踪督办,确保进度和质量。三是强化检查评估。完善规划实施监督评估制度,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根据需要适时调整规划实施重点、政策举措和保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效、/p>
(?推进立法修规。一是依据上位法立法和修订进度,完成《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立法和《湖北省粮食流通管理办法》修订,并及时清理规范性文件,加强粮食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粮食流通发展和粮食安全工作的法治保障。二是制?ldquo;八五普法规划,抓好新出台、新修订粮食流通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宣贯解读工作,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培训,营造依法管粮的良好氛围、/p>
(?坚持改革创新。一是坚持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地方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粮食流通领域的各项改革,完善政策,理顺体制,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治理能力。二是深?ldquo;放管?rdquo;改革。适应机构改革变化,及时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依申请、依职权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清理,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规范运行机制,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做?ldquo;证照分离全覆盖。建立和完善粮食收购备案制,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按照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的要求,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做好涉粮审批和服务等工作。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发?ldquo;店小?rdquo;精神,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赋予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的自主权,落实企业用工自主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持省内高校与粮油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粮食行业人才培育。积极支持建设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和工作团队,在科研项目申报、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创新粮食流通监管和服务。建立健全所有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双名录库,全面实?ldquo;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认真落实行政执?ldquo;三项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奖惩制度,促进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加强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及时发布粮油市场行情、收购政策、仓储科技、产业发展、技术标准等行业信息,做好咨询服务,正确引导市场、/p>
(?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一是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上级部门和省财政厅等省直单位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湖北相关政策,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为粮食流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二是按?ldquo;项目跟着规划?rdquo;资金跟着项目?rdquo;的原则,科学谋划建设项目资金需求总量和年度需求,合理统筹十四?rdquo;期间各项政策资金,分步骤、分阶段推进项目实施,确保资金有效落实。三是根据地区差异、项目建设轻重缓急程度,突出重点、兼顾平衡。在区域上,重点对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资金帮扶力度,推进重点帮扶工作,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在项目建设上,主要对粮食收储基础设施、菜籽油产业链建设、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和应急补短板项目等持续有效投入,实现重点领域创新突破,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四是严格按照各项资金管理要求,加快资金对下拨付,加强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适时组织项目资金的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