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术语与定么/p>
2.19冷藏
指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下贮存的过程,冷藏环境温度的范围应?℃~8℃、/p>
2.20冷冻
指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冰冻状态贮存的过程,冷冻温度的范围宜低于-12℃、/p>
4 建筑场所与布局
4.1选址与环墂/p>
4.1.2不得选择易受到污染的区域。应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5m以上,并位于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外、/p>
4.3建筑结构
4.3.1天花松/p>
4.3.1.2天花板宜距离地面2.5m以上、/p>
4.3.2墙壁
4.3.2.2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包括粗加工制作、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下同),应铺设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p>
5 设施设备
5.5照明设施
5.5.1食品处理区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设施,工作面的光照强度不得低于220lux,光源不得改变食品的感官颜色。其他场所的光照强度不宜低?10lux、/p>
5.7库房及冷冻(藏)设施
5.7.5库房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存放架,其结构及位置能使贮存的食品和物品离墙离地,距离地面应在10cm以上,距离墙壁宜?0cm以上、/p>
6 原料(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管琅/p>
6.3进货查验
6.3.2.2.1查验期间,尽可能减少食品的温度变化。冷藏食品表面温度与标签标识的温度要求不得超?3℃,冷冻食品表面温度不宜高于?℃、/p>
7 加工制作
7.3粗加工制作与切配
7.3.3应缩短解冻后的高危易腐食品原料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食品原料的表面温度不宜超过8℃、/p>
7.4成品加工制作
7.4.1专间内加工制佛/p>
7.4.1.1专间内温度不得高?5℃、/p>
7.4.1.2每餐(或每次)使用专间前,应对专间空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应遵循消毒设施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加工制作时开启紫外线?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p>
7.4.1.8加工制作生食海产品,应在专间外剔除海产品的非食用部分,并将其洗净后,方可传递进专间。加工制作时,应避免海产品可食用部分受到污染。加工制作后,应将海产品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冷藏保存,或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并用保鲜膜分隔。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的,加工制作后至食用前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p>
7.4.3烹饪区内加工制作
7.4.3.1.2需要烧熟煮透的食品,加工制作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对特殊加工制作工艺,中心温度低?0℃的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安全状态,确保经过特殊加工制作工艺制作成品的食品安全。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售卖时按照本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消费提示、/p>
7.4.3.2.3油炸食品前,应尽可能减少食品表面的多余水分。油炸食品时,油温不宜超?90℃。油量不足时,应及时添加新油。定期过滤在用油,去除食物残渣。鼓励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定时测试在用油的酸价、极性组分等指标。定期拆卸油炸设备,进行清洁维护、/p>
7.4.3.6.3煮沸生豆浆时,应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保持沸腾状?分钟以上、/p>
7.6食品相关产品使用
7.6.3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制成的塑料制品不得盛装、接触油脂类食品和乙醇含量高?0%的食品、/p>
7.7高危易腐食品冷却
7.7.3冷却时,可采用将食品切成小块、搅拌、冷水浴等措施或者使用专用速冷设备,使食品的中心温度在2小时内从60℃降?1℃,再经2小时或更短时间降?℃、/p>
7.8食品再加?/p>
7.8.1高危易腐食品熟制后,?℃~60℃条件下存放2小时以上且未发生感官性状变化的,食用前应进行再加热、/p>
7.8.2再加热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0℃以上、/p>
7.9食品留样
7.9.2应将留样食品按照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冷藏存?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应能满足检验检测需要,且不少于125g、/p>
8 供餐、用餐与配?/p>
8.1供餐
8.1.3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高危易腐食品,应在高?0℃或低于8℃的条件下存放。在8℃~60℃条件下存放超过2小时,且未发生感官性状变化的,应按本规范要求再加热后方可供餐、/p>
8.1.4宜按照标签标注的温度等条件,供应预包装食品。食品的温度不得超过标签标注的温?3℃、/p>
8.3食品配?/p>
8.3.3.3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食用时限)应符合以下要求9/p>
a)烧熟后2小时,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0℃以上(热藏)的,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p>
b)烧熟后按照本规范高危易腐食品冷却要求,将食品的中心温度降至8℃并冷藏保存的,其食用时限为烧熟?4小时。供餐前应按本规范要求对食品进行再加热、/p>
8.3.4.4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食用时限)应符合以下要求:烧熟后2小时,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0℃以上(热藏)的,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p>
12 有害生物防制
12.1基本要求
12.1.4人员、货物进出通道应设有防鼠板,门的缝隙应小于6mm、/p>
12.2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2.2.3排水管道出水叢/p>
排水管道出水口安装的篦子宜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篦子缝隙间距或网眼应小于10mm、/p>
12.2.4通风叢/p>
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风口、换气窗外,应加装不小于16目的防虫筛网、/p>
12.2.5.1使用防蝇胶帘的,防蝇胶帘应覆盖整个门框,底部离地距离小于2cm,相邻胶帘条的重叠部分不少于2cm、/p>
13 食品安全管理
13.4食品安全自查
13.4.3.1制度自查
对食品安全制度的适用性,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在国家食品安全泔/strong>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生变化时,及时开展制度自查和修订、/p>
13.4.3.2定期自查
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对其经营过程,应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对其经营过程,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定期自查的内容,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范确定、/p>
13.4.3.3专项自查
获知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立即开展专项自查。专项自查的重点内容应根据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确定、/p>
14 人员要求
14.1健康管理
14.1.1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清洁操作区内的加工制作及切菜、配菜、烹饪、传菜、餐饮具清洗消毒)的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下同)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必要时应进行临时健康检查、/p>
14.1.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每天对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患有发热、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的从业人员,应主动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报告,暂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p>
14.2培训考核
餐饮服务企业应每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考核,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每半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考核、/p>
15 文件和记彔/p>
15.1记录内容
15.1.3各岗位负责人应督促执行操作人员按要求填写记录表格,定期检查记录内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每周检查所有记录表格,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整改措施、/p>
15.2记录保存时限
15.2.1进货查验记录和相关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其他各项记录保存期限宜?年、/p>
关于餐饮服务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事项、推荐的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方法、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注意事项、餐饮服务业食品原料建议存储温度等更多的参数,大家可登录食品伙伴网法规频道查看《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公告》附录中的相关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