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国家法规?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04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培育“匠心”,助力中华饮食文化面向世界的建 (商服贸函?019?03?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04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培育“匠心”,助力中华饮食文化面向世界的建 (商服贸函?019?03?

扫描二维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2019-12-17 01:56:47 来源9a href="http://www.mofcom.gov.cn/zfxxgk/article/gkml/201911/20191102915121.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商务?/a>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1442
核心提示: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04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培育“匠心”,助力中华饮食文化面向世界的建?/div>
发布单位
商务
商务?/div>
发布文号 商服贸函?019?03叶/td>
发布日期 2019-07-23 生效日期 2019-07-23
有效性状?/th> 废止日期 暂无
属?/th> 专业属?/th> 其他
备注
霍震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匠心,助力中华饮食文化面向世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9/div>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对于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体系、增强文化软实力、促?ldquo;民心相?rdquo;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中餐走出?rdquo;、/div>
一、引导支持中餐企?ldquo;走出?rdquo;
2016年,商务部印发《关于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016?1号),鼓励餐饮企业加快品牌建设步伐,为餐饮企业走出去夯实基础。目前,全聚德、眉州东坡等著名餐饮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并加快了投资步伐、/div>
下一步,将推动制定《关于加快推动中餐走出去的指导意见》,加强中餐国际交流,拓展中餐国际合作空间,提升中餐企业国际发展能力,实施中餐申遗、海外中餐繁荣、海外中餐厨师技能提升、餐饮原辅料供应链走出去等行动计划,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食品安全合作,强化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加快推动中?ldquo;走出?rdquo;、/div>
二、强化对海外中餐企业的服务功胼/div>
目前,我们在海外设立?20多个经商(参)处(室),贸促会在海外设立了驻外代表处,他们按?ldquo;信息、服务、协调、调研、交涉、保?rdquo;的方针,为国内中餐企业提供法律、政策、投资环境等信息咨询服务,提升中餐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积极推动国内中餐企业与当地餐饮企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div>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外交部、贸促会等有关部门积极发挥驻外机构的作用,与驻在国政府机构进行沟通,协助解决餐饮劳务人员准入许可、专用食材辅料进口等制约海外中餐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引导国内中餐企业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鼓励海外中餐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提供符合驻在国风俗习惯的规范服务、/div>
三、加强海内外餐饮文化交流
商务部积极鼓励开展中餐国际交流活动,提高中国饮食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014年,商务部指导山西省商务厅联合中国烹饪协会举?ldquo;中国山西美食走进联合?rdquo;?ldquo;中国山西美食走进纽约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自2016年起,配合相关部门在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法国、泰国、韩国、埃及、土耳其、巴拿马等国家成功举?ldquo;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活动,受到到访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欢迎和赞誉,为服?ldquo;一带一?rdquo;建设作出积极贡献?018年春节期间,中国名厨展演团赴土耳其举办欢乐春节中国美食文化走进土耳其活动,在土耳其总理官邸、土耳其总统官邸精心设计制作了中国美食文化品鉴会,将中国美食文化推上高层外交舞台、/div>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贸促会、中国侨联等部门,积极推进如下工作。一是研究推进中餐类非商业性境外办展项目,引导行业中介组织?ldquo;一带一?rdquo;相关国家和地区举办中华美食展、推介会、美食节等活动,支持中餐企业参加国际美食节、世界博览会等展会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国饮食文?ldquo;走出?rdquo;。二是将充分利用2019北京世园会?020迪拜世博会、中?mdash;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贸促会举办或参与的境内外展会论坛,结合传统节日,配套举办中华美食展、美食推介会、美食节等活动,展示中华美食和文化,进一步提升中餐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在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适时增加部分餐饮文化交流内容、/div>
四、加大宣传力度,支持打造中华饮食品牋/div>
近年来,中国侨联部门大力传播推广中华饮食文化,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中国侨联发?ldquo;亲情中华活动平台的独特优势,充分支持各地知名餐饮品牌和名菜走向海外,扩大其海外影响力。如?016年支?ldquo;亲情中华?2016浙江美食走进纽约品鉴?rdquo;活动?018年支?ldquo;亲情中华?味道四川在捷克、德国、荷兰举办川菜推介和品鉴活动?019年指导江苏省侨联组织亲情中华江苏侨务访问团暨淮扬菜厨艺团赴肯尼亚开展淮扬菜美食展示和厨艺培训活动等。上述活动充分调动海外侨界资源,推动中华餐饮文化在当地形成新亮点、/div>
下一步,贸促会将指导各地方和行业贸促会根据地方饮食文化特点,结合地方经贸活动举办中华饮食文化宣传及推介活动。中国侨联将继续充分发挥亲情中华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各地餐饮名菜名肴名店的独特优势,面向海外侨胞和当地民众,做大交流文章,做深文化内涵,助力中华餐饮文化走向世界、面向未来、/div>
五、加强餐饮行业人才建讽/div>
(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快餐饮服务人才培养,一是制定颁布了《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设置了烹饪(中式烹调)、烹饪(西式烹调)、烹饪(中西式面点)和饭店(酒店)服务等专业,明确了餐饮服务人才的培养内容和标准,鼓励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强学科建设,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二是组织基本职业培训,编制了中式烹调师、餐厅服务员等职业的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集培养目标、培训要求、培训内容、课程规范、考核大纲、教学资源于一体,对统一餐饮服务人员职业培训资源、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培育发展壮大社会培训机构,指导其根据市场需求,坚持就业导向,健全管理体系,提升培训质量,树立培训品牌,涌现出安徽新东方烹饪职业培训学校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餐饮服务培训机构品牌。此外,?017年起,中国侨联支持浙江侨联举办海外中餐烹饪技能培训班,提升海外餐饮业学员中餐技艺,鼓励他们在海外推动中餐发展,传播中华文化,目前已培训学员600余名、/div>
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国办发?019?4号)要求,积极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大力推?ldquo;工学一体化?ldquo;职业培训?rdquo;?ldquo;互联?等先进培训方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中国侨联将不断扩大海外中餐烹饪技能培训覆盖面,指导支持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侨联举办中餐烹饪技能培训,加强推动中华饮食文化内外产学研结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海外中餐行业人才、/div>
(二)提升和完善从业人员准入标准?017?月,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017?8号),公?40项国家职业资格,其中准入类职业资?1项,水平评价类职业资?9项。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茶艺师?个职业被列入目录中的餐饮服务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文件同时明确规定,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因此,对中式烹调师等餐饮服务人员,不得实行职业准入、强制要求其持证上岗、/div>
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政策措施,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依托企业等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劳动者职业发展通道、/div>
(三)建立饮食匠人评选机制。为做好餐饮服务人员的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2018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颁布了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茶艺师?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将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内涵融入其中,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在评价内容和方式上,注?ldquo;?rdquo;(职业道德、品德)?ldquo;?rdquo;(出品质量)两个方面的评价,坚持把品德作为技能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全面考察技能人才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倡导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社会责任;坚持以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注重考核岗位工作绩效,强化生产服务成果、创新成果和实际贡献。下一步,将组织开展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组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加快培养选拔餐饮服务行业高技能人才、/div>
感谢您对我国商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div>
联系单位及电话:商务部服贸司 010-85093779
商务?/div>
2019??8?/div>
地区9/font>中国
标签9/font>饮食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br/>电询?535-2129301
QQ?891238009
食品标法? border=
实时把握 食品标法动?/span>
请扫码关?span class="color2">食品标法圇/span>

声明9/p>

凡本网所有原?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br>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br> 邮箱:law#www.sqrdapp.com(发邮件时请?换成@ QQ?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按分类浏觇/strong>
推荐国家法规
点击排行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70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3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