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9/div>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a href="//www.sqrdapp.com/law/show-182680.html" target="_blank">计量发展规划?0132020年)》,进一步夯实我省计量基础,全面提升计量工作整体水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div>
一 立足实际确定计量发展目标
(一)量传体系。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量传溯源体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普遍提升。到2020年,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新增或升级达到30%以上;实现国家有证标准物质研制的突破;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建成运行;各级法定技术机构从事计量检定、校准工作人员注册计量师取证率达90%以上;培养计量领域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带头人30名以上、/div>
(二)计量法规。加快完善地方性计量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计量监管体制。到2020年,完成《甘肃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修订;新建地方计量技术规?0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总体抽样合格率达?0%以上;计量器具产(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0%以上、/div>
(三)民生计量。建立民生计量长效监管机制,计量惠民服务力度不断增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融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诚信计量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引导培育4000家诚信计量承诺示范单位;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达?5%以上;实现全省集贸市场、乡镇社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涉及民生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div>
(四)能源资源计量。建立健全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全面提升能源资源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能力与水平。到2020年,重点用能企业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和受检?00%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列入国家万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实现实时在线采集、/div>
(五)工业计量。企业计量检测能力明显提升,计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建成2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大、中型企业建立符合要求的计量实验室或计量控制中心,合理配置计量器具,有效应用计量数据;建立测量管理体系企业达?00家以上、/div>
二、加强计量科技创新
(一)完善量传溯源体系建设、/div>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省级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满足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量传溯源需要,覆盖率达?0%以上,同时满足全省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市级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满足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特种设备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产工艺控制等领域的发展需要。县级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满足贸易结算、县(市、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等领域发展的需要。专业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满足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企(事)业计量技术机构建立企(事)业内部量传溯源所需的最高计量标准,采用先进的计量器具和检测仪器设备,满足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升级的需要、/div>
加快建设电能、高电压、大电流、智能电网、大尺寸测量等领域的高水平、高精度的计量标准,服务我省石化、有色、煤炭、装备制造、电力、冶金和食品等七大工业重点支柱行业。建立环境监测、在线检测、复杂空间尺寸测量、大流量、能源计量、物联网传感器、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进计量标准,服务我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div>
增强我省标准物质研发能力,开发一批与甘肃产业发展紧密相关领域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在化工、食品安全、环境监测以及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业的计量领域有所突破,力争到2020年,我省自主研制生产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达?种以上,初步建立起我省标准物质量传溯源体系、/div>
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计量技术机构的综合实力。整合我省现有计量技术机构、专业计量站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技术能力,在检测装备、技术人员、实验室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建设一批基础条件优、检测能力强、运作规范的计量检测实验室,提升计量技术机构的综合实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和完善现有计量标准的性能,提升其自动化程度、信息化水平并有效拓展其量程和准确度。加快更新改造现有计量标准步伐,淘汰陈旧落后的计量标准设备,全面提升计量服务和保障能力建设。建立计量检测服务项目目录,以省计量研究院为龙头,建设计量检测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计量科学仪器、设备等资源社会共享、/div>
(二 加强计量检测技术研究、/div>
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门之间的科研项目合作,在大口径流量测量技术、在线测量技术、大尺寸复杂空间测量技术、高电压大电流测量技术、动静态大型衡器检定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合作研究。立足我省区域经济特点,加强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检测技术的研究。跟踪食品药品安全、突发性事故检测报警、环境和气候监测等领域的检测技术发展,开展前瞻性研究和能力储备。努力构建以计量前沿科研为主体、计量科研创新发展为手段、服务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ldquo;检学研相结合的计量技术创新体系、/div>
积极参加计量标准的全国和西北大区量值比对,增加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计量量值比对的数量,提升我省在国内计量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认真组织省内量值比对,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鼓励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通过实验室认可,加快校准测量能力建设、/div>
三、强化服务保障能力建讽/div>
(一)加强企业计量工作、/div>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符合要求的计量实验室和计量测试中心,推动大中型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按照《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建立健全测量管理体系,完善检测手段。引导中小企业落实《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强化计量管理。推动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落实《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定》,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计量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加工、工艺控制、产品检验等关键环节和过程合理配置、有效使用计量器具,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加强计量检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全面提升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源头把关,新建企业、新上项目要将计量检测能力建设与其他基础建设一起设计、一起施工、一起投入使用。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div>
(二)构建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div>
围绕我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深加工、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产业集中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创造条件,规划、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展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技术和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以及服务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技术研究,开发产业专用测量、测试装备。推进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甘肃省计量检定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我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计量测试服务。开展国际交流,实现计量标准互认,围绕我省对外出口贸易、碳交易等需要,逐步建设满足我省经济发展需求的国际互认计量校准实验室、/div>
(三)强化能源计量工作、/div>
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强化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的主体责任,指导用能单位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合理配备、依法管理和正确使用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对能源资源计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有效管理。依据《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13562012)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及检定、校准情况和能耗数据利用情况等专项监督检查,推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和受检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严厉查处能源资源计量违法行为。围绕我省产业特点,开展能效标识计量监督,规范用能产品能效标识使用行为、/div>
建立完善能源资源计量技术保障体系。实施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软件开发、大口径气体流量、水流量、热量表标准装置、电网电参数测量仪检定装置、智能电能表全自动检定系统检定装置和重点能效标识产品能源效率检测设备等项目,建立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甘肃)。建立全?ldquo;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煤、油、水、电、气等主要能源及耗能工质的计量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数据进行科学采集、综合分析和有效应用,促进节能减排、/div>
(四)推动计量器具制造产业健康发展、/div>
规范制造计量器具行政许可行为,合法简化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制造许可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引导计量器具生产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和升级改造,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积极培育高性能、高适用、高可靠、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仪器仪表和在线检测技术的研发能力,推动计量器具制造企业转型升级、/div>
(五)加强民生计量工作、/div>
以集贸市场、加油(加气)站、餐饮业、商店、医院、眼镜店、出租车、民?ldquo;四表(指水表、电能表、煤气表、热量表。下同)等八大领域为重点,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民生计量长效监管机制。深入开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对消费者和市场反映强烈的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专项抽查工作。逐步实现民用四表、燃油加油机批量检测平均误差不大于0,杜绝损害百姓利益的计量违法行为、/div>
(六)强化安全计量监管、/div>
加强对矿山、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交通执法、机动车安全监测等领域直接涉及生产安全、交通安全计量器具的监管,严把相关计量器具制造关,加强监督抽查,确保涉及安全的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加强检定工作,引导督促使用单位按照要求配备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建立和完善安全用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用强检计量器具依法处于受控状态、/div>
(七)加强计量人员队伍建设、/div>
建立甘肃省计量专家库,为计量科技项目评审和重大计量建设项目立项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将高层次计量技术和管理人才列入我省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急需的高层次计量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选拔年轻技术骨干参加国家级计量院(所)课题项目研究和实验活动,为我省培养一批计量学术带头人、/div>
四、创新监管方式,服务和改善民甞/div>
(一)健全技术法规体系、/div>
及时制订修订计量技术规范,满足量传溯源及计量执法需要。加大经济发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计量技术规范制订修订力度。加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订修订工作管理,促进计量技术规范协调统一、/div>
(二)完善计量监督管理网络、/div>
加强对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计量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行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合格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建立计量器具使用单位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有效监督管理网络、/div>
(三)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div>
在集贸市场、加油(加气)站、餐饮业、商店、医院、眼镜店等领域初步建立起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基本框架的诚信计量体系,引导并培育一批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营造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场氛围,形?ldquo;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rdquo;三位一体的诚信计量运行机制、/div>
(四)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div>
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提高依法快速查处、快速处理能力。加大计量器具制造环节监管,严厉查处制造带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的行为。加强计量器具使用环节的监管,对重点产品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查办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计量的违法行为。加强执法协作,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对行业性、区域性计量违法问题的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开展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监督检查,打击过度包装。实施房间空气调节器、平板电视、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家用热水器等高效节能产品专项监督检查,打击能效标识违法行为、/div>
五、强化组织保際/div>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计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完善政策措施。要建立健全政府计量工作责任制,把计量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质量发展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责任落实,大力推进计量工作。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建立以省发展改革、科技、工信、财政、环保、建设、交通运输、商务、卫生计生、工商、质监、统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省质监局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的省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计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市(州)、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协调和落实本地区的计量工作、/div>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的投入。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价格、投资、财政、科技以及人才支持政策。加强对计量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促进计量科技研发和重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增加强制检定所需计量检定设备投入,完善基层计量执法手段,提升计量执法能力和水平。支持开展计量惠民活动,把与人民生活、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所需费用逐步纳入财政预算、/div>
(三)加强协作配合。各级质监部门要加强对计量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提升计量工作水平。工信、环保、建设、交通运输、卫生计生等部门要配合质监部门做好本行业的计量管理工作、/div>
(四)加强计量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计量法律法规,普及计量科学技术知识,推广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宣传计量工作先进典型。结?ldquo;世界计量?rdquo;等活动,开展计量工作主题宣传,提高全社会计量意识,营造政府重视、企业关注、百姓关心的良好氛围、/div>
[
政策法规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甘肃省人民政庛/div>
2014?2??/div>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br/>电询?535-2129301 QQ?891238009 |
实时把握 食品标法动?/span> 请扫码关?span class="color2">食品标法圇/span> |
声明9/p>
凡本网所有原?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br>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br> 邮箱:law#www.sqrdapp.com(发邮件时请?换成@ QQ?3930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