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国家法规? 全国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全国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扫描二维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2014-06-06 02:54:09 来源9a href="http://www.moa.gov.cn/zwllm/zcfg/nybgz/201110/t20111019_2367683.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农业?/a>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1833
核心提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div>
发布单位
农业
农业?/div>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暂无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th>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暂无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p>

  一、成就与形势

  (一?ldquo;十一?rdquo;发展成就

  十一?rdquo;期间,农垦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全力构建和谐垦区,有效化解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垦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增加主要农产品供给,增强国家粮食安全调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建设;建设和保卫边疆,维护民族团结;实施农业走出?rdquo;战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1.经济快速增?效益显著提高

  2010年农垦实现生产总?381亿元,是2005年的2.49倍,年均增长13.4%;实现利?44亿元,是2005年的2.72?年均增长22.1%;税金212亿元,是2005年的2.99?年均增长24.5%?ldquo;十一?rdquo;期间,农垦经济总量和税金均翻了一番多,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量最大的五年、/p>

  2.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示范带动能力增强

  农垦粮食总产连续跨越400亿斤?00亿斤两个台阶?010年粮食总产590.7亿斤,比2005年增?18.9亿斤,占同期全国粮食增量?7.5%,年均增?.7%。粮食亩?32公斤,比2005年增?5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00公斤,粮食商品率达到88.2%。棉花、糖料、干胶、牛奶、油料、肉类等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比2005年提?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9.6%,比2005年提?.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0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新的提高,粮、棉、胶、奶、糖、种等主要产业的优势及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p>

  3.二、三产业稳步发展,经济结构明显优匕/p>

  2010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农垦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4%,比2005年提?.6个百分点,利润占农垦利润总额?2.3%。第二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为主、产业化经营为特点的发展格局,工业增加值年均增?7%以上,成为农垦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三产业以批发零售、物流仓储、旅游为主,活力增强,领域拓宽。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化龙头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壮大,已拥有60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上市公司,4家企业进入中国企?00强、/p>

  4.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对外开放不断扩?/p>

  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规模经营水平和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垦区朝着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方向发展,集团化垦区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农垦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场社会职能分离和内部机构精简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p>

  2010年农垦出口商品供货总额541.6亿元,是2005年的2.13倍,年均增长16.3%。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不断提高,实施走出?rdquo;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五年间境外农作物种植面积增?.1倍,境外农业总产值增?1倍;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资水平提高。垦区间、垦地间合作不断深化、/p>

  5.职工收入大幅增加,垦区民生明显改喃/p>

  2010年农垦人均纯收入8232元,?005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0.4%。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0.4%和99.8%,年人均养老金超过1万元;医保参保率分别?1.4%?0.9%。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大,65个重点扶贫农场实现整体脱贫。危房改造成效显著,已完?3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垦区道路修建、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工程和以场部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7%。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垦区社会和谐稳定、/p>

  (二?ldquo;十二?rdquo;面临的形劾/p>

  十二?rdquo;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农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期,也存在诸多挑战、/p>

  1.机遇

  我国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加快,通货膨胀预期压力加大,在宏观调控保障供给中将进一步显现农业特别是国有农业的基础作用,将为农垦发挥在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方面的保障作用提供更大空间和广阔市场、/p>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ldquo;十二?rdquo;时期的重大任务,将为农垦发挥规模、产业、技术、人才、组织等优势,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用武之地和更大的平台、/p>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将为农垦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更为有利的氛围、/p>

  十一?rdquo;期间农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粮、棉、胶、糖、油、奶、肉、种、特色农产品等产业领域,基本形成?ldquo;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的发展格局,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蓄了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已为农垦经济做大做强,实?ldquo;十二?rdquo;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发展后劲、/p>

  2.挑战

  影响农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历史遗留问题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垦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继续保持农垦经济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大;在较高水平和层次上,农垦继续保持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较大领先优势的难度加大;在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农垦继续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提高供给保障能力的难度加大;国际市场、资源等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农垦推进国际农业合作和创造竞争新优势的难度加大、/p>

  总体看,十二?rdquo;时期农垦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仍然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p>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栆/p>

  (一?ldquo;十二?rdquo;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ldquo;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和示范带动能力增强为目标,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为主要任务,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生产经营市场化、企业组织集团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属地化;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巩固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加强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p>

  十二?rdquo;期间,农垦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实现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任务。农业是农垦的发展之根、壮大之本,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载体。要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建设作为根本任务,置于工作的首位、/p>

  二是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农垦经济由单一结构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由注重产品生产向产品生产和资本运营、产业经营和产权管理并重转变,由以数量的增长为主向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构建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p>

  三是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实现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实?ldquo;科技兴垦?ldquo;人才强垦战略,倍加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倍加注重培养和建设职业化经营管理者队伍和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p>

  四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市场化、企业化方向,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理顺垦区社会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实?ldquo;走出?rdquo;战略;推进垦区间、垦地间合作,不断拓展农垦经济发展的新领域、/p>

  五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实现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加强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职工增收的关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切实维护好职工的权利,确保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全力建设和谐垦区、/p>

  (二?ldquo;十二?rdquo;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农垦现实基础和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农垦十二?rdquo;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垦生产总值年均增?%,达?200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农垦生产总值比重提?个百分点、/p>

  ----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粮食总产650亿斤以上,棉、胶、糖、奶、肉、水产品、特色农产品等产量均有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年均增?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以上。示范带动能力增强、/p>

  ----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达?1600元以上。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0个以上贫困农场整体脱贫。城镇化率年均提?个百分点、/p>

  ----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垦区内外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垦区更加和谐稳定、/p>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政企关系基本理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实?ldquo;走出?rdquo;战略规模扩大,领域拓宽。出口商品供货总额年均增长10%。垦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br />

专栏农垦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挆/b>栆/b>

单位

2010平/b>

2015平/b>

年均增长'/b>%(/b>

农垦生产总倻/p>

亿元

3381

5200

9.0

粮食总产野/p>

亿斤

590.7

?50

?.0

天然橡胶产量

万吨

66.5

80

3.8

棉花产量

万吨

143.9

150

1.1

糖料产量

万吨

766.9

850

2.1

牛奶产量

万吨

366.1

470

5.2

肉类产品总产野/p>

万吨

256.4

350

6.6

水产品总产野/p>

万吨

115.2

160

7.0

人均纯收?/p>

兂/p>

8232

?1600

?.0

出口商品供货总额

亿元

541.6

870

10.0

农业机械总动劚/p>

万千?/p>

2126.5

2770

5.4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84

?8

>[4]

城镇化率

%

47

52

[5]

注:带[]为五年累计数、/p>

  三、主要任加/p>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丙/p>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稳步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增加有效供给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大型农产品基地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农产品调出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继续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前列、/p>

  1.优化农业结构与区域布局

  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改善品质。扩大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全国农垦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650万亩以上,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960万亩以上。巩固提升粮、棉、油、糖等农产品大型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的农垦建设任务、/p>

  提升热作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建设,加大低产胶园改造力度,开展高产胶园创建活动和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试点,加强天然橡胶病虫害防治,稳定提高国内供给保障水平。优化热带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推进优势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进一步提高热作生产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热带作物良种繁育、科技创新与推广、标准和质量监测、信息服务、灾害预测和防控等体系建设。加强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开展油棕新品种试种。积极发展热作产品采后处理、加工和物流业,加强市场开拓。提高热作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p>

  提升养殖业发展水平。加快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大幅提高养殖业比重,使养殖业成为垦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围绕奶牛、生猪、家禽等优势养殖业,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鼓励发展现代家庭牧场,推进规模养殖。继续加强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养殖示范场创建,推动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GSP)、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认证。加大畜禽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广畜禽养殖良种良法。加大水产标准化养殖力度,积极创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稳步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建设现代化奶源示范基地,保障学生饮用奶质量安全、/p>

  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把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质、特色和专用农产品,创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基地,做大做强番茄、葡萄、啤酒花、茶叶、中药材等高效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p>

  优化区域布局。东北垦区重点发展粮食生产,打造构建水稻、大豆、玉米等优势粮食产业;西北垦区稳定发展棉花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中东部垦区突出发展小麦、水稻、生猪等种业,加强种子繁育基地和种业龙头企业建设,培育一批品牌良种和优质企业;南方垦区着力推进天然橡胶、糖料等热带作物生产和加工,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城郊型垦区大力提升牛奶及制品、蔬菜等菜篮?rdquo;产品生产水平,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p>

  2.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加强农田水利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田间道路、桥涵、防护林网、输变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实施深松整地、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增加稳产高产农田比重。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更新步伐,广泛推广应用大马力、高性能和复式作业机械;突出抓好水稻、玉米、棉花、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和甘蔗全程机械化试点示范,提升种子机械化水平,不断推进畜牧养殖机械化进程。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大力推广应用滴灌等先进适用设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快推进园艺作物、畜禽、水产品生产设施化。加强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完善农业防灾减灾装备,提高抗灾御灾能力、/p>

  3.加强科技创新与应?/p>

  充分发挥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主导产业、核心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加强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节本增效、疫病防控、防灾减灾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集成推广应用良种良法、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精准农业、健康养殖、统防统治、精深加工、储运保鲜、循环农业等重大实用技术,大规模、高水平开展以推广关键技术为重点的高产创建。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农垦实际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机制,改善手段,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p>

  4.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干/p>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强化关键环节标准化作业,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业生产农场和畜禽、水产、园艺场。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扩大追溯品种、规模和覆盖面,着力构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加快示范带动步伐。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保护地理标识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p>

  5.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切实加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引导和支持垦区和农场利用先进的农机装备和农业技术等优势,为周边农民提供农田水利建设、农机作业、疫病防控、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农垦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职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进场乡(县)共建,多形式、多途径扩大示范带动效应、/p>

  (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资源利用率高、附加值高、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工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优化农垦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提高服务业比重、/p>

  1.加快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工丙/p>

  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饲料生产、医药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大行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等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生物育种、循环工业、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有利时机,推动建筑业发展、/p>

  2.加快发展服务丙/p>

  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新建。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与垦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卫生、文体、娱乐、家政等服务业态。挖掘旅游资源,推动垦区旅游资源共享,发展绿色、生态、观光休闲等特色旅游产业、/p>

  3.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强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例行监测,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规模上档次,逐步做大做强。积极探索企业与基地紧密、稳定、长期合作的有效途径。引导企业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产品新功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适应垦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培育新型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内部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探索通过股权调整、增量投资等方式推进同类企业整合,支持一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壮大、/p>

  4.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优化产业布局,有条件的垦区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探索互利共赢的垦地合作工业园区开发与建设的新路径,增加职工就业渠道和收入。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园区上规模上水平。加强园区管理,提高配套服务能力,促进园区健康发展、/p>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p>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p>

  1.完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全面实行土地承包合同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发挥国有农场统一经营优势,切实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培育现代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制农业公司等生产经营组织,推进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p>

  2.深化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改?/p>

  围绕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企业、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战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入推进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改革,建立起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不断完善企业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运作机制。加强集团化垦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体制机制转换;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借助资本市场,提升资金融通能力;处理好集团内部利益关系,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积极吸纳社会资本,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提升企业发展活力。鼓励其它垦区创造条件,培育发展产业集团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垦区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企业集中,在发展中壮大实力、/p>

  3.推进国有农场改革

  根据国有农场多层次、多样化管理的特点,分类确定改革方向和职能定位。推动有条件的农场、尤其是集团化垦区的农场,按照企业化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和发展公司制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地子公司、分公司。总结农场改为管理区、开发区等改革模式经验,探索加强区域行政管理和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组织形式、/p>

  4.加快分离以农场办社会职能

  结合垦区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将国有农场承办的普通中小学、医疗卫生、民政、社区管理等社会职能就近移交当地政府管理。积极开展国有农场分离社会职能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社会事务管理、/p>

  (四)着力改善民甞/p>

  以改善居民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多渠道促进职工增收,建设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p>

  1.大力促进职工增收

  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产品生产,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增加职工农业经营性收入。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强职工培训,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职工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职工的补贴性收入。正确处理集团、子公司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职工的合法收益。继续加大减负力度,建立健全职工负担监管机制,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切实防止职工负担反弹、/p>

  2.完善公益性基础设施

  加快农垦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进度,基本完成农垦危房改造任务。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垦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道路建设,初步形成垦区内外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货运输网络。加强供电、供水、通信、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职工生活小区废弃物无害化、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实施沼气工程、清洁工程、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切实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垦区、/p>

  3.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将农垦职工和垦区居民分别纳入相应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符合条件的农垦职工困难家庭纳入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将农垦职工和垦区居民统一纳入当地民政救灾、救济等社会救助管理范围、/p>

  4.推进小城镇建讽/p>

  按照节约资源、强化功能、相对集中、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强垦区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中心农场场部为依托,通过撤并小农场、生产队、居民点和推动二、三产业项目集聚等方式,建设农垦小城镇。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强化社区管理,将农垦小城镇建设成职工最适宜居住区、/p>

  5.扎实开展扶贫工佛/p>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按?ldquo;产业支撑、强化基础、综合配套、整体推?rdquo;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收入水平、提升职工素质为重点,以扶贫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贫困农场走上增强积累、稳步发展的轨道。鼓励支持科技人员直接参与扶贫项目建设或到贫困农场创业,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贫困农场。努力增加投入,优先安排公益性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绩效。正确处理扶贫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p>

  (五)提升对外开放水干/p>

  坚持引进?rdquo;?ldquo;走出?rdquo;相结合,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丰富合作方式,深化合作内容,拓展新的发展领域,不断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p>

  1.加快实施走出?rdquo;战略

  坚持互利共赢,鼓励和引导农垦企业走出?rdquo;,大力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在加强境外粮食、天然橡胶、棕榈油、蔗糖等农业生产合作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境外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等关联产业的合作开发,提高经营效益,促进持续发展。探索推进跨国企业并购,培育国际化企业集团,发展国际化经营。巩固和建设大型农产品出口基地,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提高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加强境外企业人员的选拔、引进和培养,规范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境外合作开发项目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p>

  2.加强垦区垦地合作

  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加强垦区间资源、产业、技术、人才等合作,促进市场、信息、成果共享,推动垦区均衡发展、共同发展。加强垦地合作,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空间,提高合作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场乡(县)合作,扩大代耕代种、技术应用等生产服务范围,拓宽公共服务设施共享领域,加强干部和人才交流,形成场乡(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开放格局、/p>

  四、保障措於/p>

  (一)加强组织领寻/p>

  各级农垦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工作规律,提高工作水平。要结合本规划的总体要求,完善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rdquo;规划,编制好年度计划和重大项目安排并组织实施。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制定有利于规划落实的绩效考核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努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力开?ldquo;十二?rdquo;农垦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p>

  (二)落实强农惠农政筕/p>

  全面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普惠政策要落实到职工、到田块,试点政策要积极争取扩大覆盖面和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努力争取将垦区的公路、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文化卫生、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公益性建设和农田水利、良种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等生产性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体系,同等享受公共财政支持,同步组织实施。加强调查研究,提出促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p>

  (三)加大投入力?/p>

  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各级政府进一步增加对垦区的投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积极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垦区建设。密切与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联系,争取更多的金融支持。通过上市融资、上市企业增发、融资租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筹资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企业自身积累,切实增加生产性和公益性投入。鼓励职工增加投入,发展生产。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p>

  (四)壮大人才队伌/p>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鼓励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经营培训和引进各类人才,培育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队伍。强化科技人才建设,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大力培育种田大户、养殖能手、能工巧匠、职业经纪人,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p>

  (五)强化社会管琅/p>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以人为本,关心职工切身利益,建立健全职工维权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做好信访调解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垦区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加强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加快土地确权发证,切实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弘扬农垦精神,加强文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p>

  注:规划数据采用统计公报数,最终以《中国农垦统计年鉴》为准、/p>

地区9/font>中国
标签9/font>规划纲要农业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br/>电询?535-2129301
QQ?891238009
食品标法? border=
实时把握 食品标法动?/span>
请扫码关?span class="color2">食品标法圇/span>

声明9/p>

凡本网所有原?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br>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br> 邮箱:law#www.sqrdapp.com(发邮件时请?换成@ QQ?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按分类浏觇/strong>
推荐国家法规
点击排行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63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9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