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委办局,各集团(总)公司,各有关单位9/p>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天津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中共天津市?013年工作要点?ldquo;坚持以质取胜,实施名牌拳头产品战略和标准化战?rdquo;的总体要求,我局组织起草了《天津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13-2020年)》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现征求各单位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保证目标制定合理,实施有据,请各单位同时填报?ldquo;十二?rdquo;以来标准化工作情况和2013-2020年标准化工作目标统计表》(见附?)、/p>
请于7?5日前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工作情况和目标以书面和电子文本的形式反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我局将在汇总各单位修改意见、建议以及工作情况、目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后上报市政府、/p>
人:孟宪 宗红亐/p>
联系电话?7182016 27182055
电子邮箱9a href="//www.sqrdapp.com/law/mailto:ebzh@tjjj.gov.cn">ebzh@tjjj.gov.cn
?nbsp; 址: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二马?65叶/p>
邮政编码?00100
附件?、《天津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2013-2020年)》征求意见稿
2十二?rdquo;以来标准化工作情况和2013-2020年标准化工作目标统计?doc
附件1
天津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013-2020年)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顺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发展趋势、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天津城市国际竞争力,根据《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ldquo;十二?rdquo;规划》、《天津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十二?rdquo;发展规划》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本纲要(以下简称《纲要》)、/p>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么/p>
(一) 天津标准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标准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产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维护市场公平有序的经济秩序,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天津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a href="//www.sqrdapp.com/law/show-192673.html" target="_blank">标准化法制环境、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标准化研究与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标准化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十二?rdquo;以来,全市公共服务标准化在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等23个行业有序开展;百项节能地方标准为我市节能减排和建设低碳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近200项、发布地方标?46项、新增企业标准备案超?000项;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项等等,这些成效有利助推了天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随着天津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的转型、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和各种经济关系的变化,天津标准化工作仍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标准化工作规律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传统的观念和管理体制难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的标准化主体意识还不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的结合不紧,标准化科研能力总体较弱;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程度与天津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不相称,重点领域标准化优势地位尚未显现;标准制定的开放性、广泛性不够,标准适用性有待提高,标准实施亟待加强;标准化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标准化人才队伍及技术支撑服务体系还较薄弱等,不能完全适应天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p>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天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天津确定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市?ldquo;一二三四五?rdquo;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ldquo;三个高地,全力打?ldquo;五个攻坚?rdquo;,努力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天津的奋斗目标,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天津标准化发展步伐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天津正面临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已着手研究制定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以迅速提高我国标准化整体水平,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家发展规划的框架下,天津市委也将实施标准化战略纳入2013年工作要点之中,以进一步强化标准化的技术基础保障作用,加快实现天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p>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刘/p>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ldquo;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天津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功能定位、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扎实推进标准化战略,落实《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2006-2020?》和国家《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rdquo;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改革创新、夯实基础、重点跨越、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的标准化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与标准的紧密结合,实现优势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突破,不断提高标准水平及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努力增强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积极营造有利于标准化发展的环境,着力提升天津在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提高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核心的标准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天津城市国际竞争力、促进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p>
(?基本原则
1、坚持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将加强标准化工作与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采用和推广科研新成果,不断提高标准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使标准化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p>
2、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为主,提高标准适用性。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要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天津标准化发展重点方向,着力提高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不断增强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的主力军、/p>
3、坚持重点保障,提高标准化水平。正确处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着力推进对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高各行业、领域的标准化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p>
4、坚持以人为本,聚焦社会和谐。运用标准化手段,优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和城市公共管理的标准化推进,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p>
三、工作目栆/p>
1、战略目?2020?
建成适应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有效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和机制,形成标准化与科技自主创新有机结合的促进机制、/p>
建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适应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形成全社会共享的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p>
努力使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城市公共安全、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社会公共管理领域标准水平与特大型城市发展相适应、/p>
争取国家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在津数量以及参与或主导制修订的国家标准的数量位于全国前列、/p>
形成一支熟悉标准制定规则、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的国家、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把天津打造成为标准化创新基地、标准化人才高地、/p>
2、阶段目?2015?
依托天津的综合优势,基本建成适应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初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rdquo;的标准化工作机制、/p>
争取天津优势领域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有新突破,基本建立适应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标准化示范企业,企业标准化意识显著增强、/p>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核心的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 )上,全面促进天津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标准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p>
争取承担国家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在津数量增加至()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的数量超过()项,制修订地方标准()项,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修订的积极性和能力显著提高;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活动的数量明显增加,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重大进展、/p>
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个,市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个;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企?A级()个?A级()个、/p>
有效整合各类标准化资源,形成满足政府、企业、公众等社会各界需要的标准信息服务网络;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标准化研发与服务基地,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p>
形成由()名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高级专家、()名经过资格认证的标准化工程师为骨干、()名经过各类标准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标准化工作人才队伍,标准化人才高地基本形成、/p>
(注:括号部分的目标数据待各单位填报工作目标后汇总生成)
四、主要任加/p>
(一)建立现代产业标准体糺/p>
1.建立现代制造业标准体系。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海洋科技、节能环保等产业先进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重点研究高精度和智能化制造系统,微型机械设计与高端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先进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p>
2.建立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做好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商贸餐饮业、旅游业、社区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商务会展业、楼宇经济、服务外包业等新兴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制定支撑现代物流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金融保险服务支撑技术等先进技术标准。以实施服务标准带动服务业品牌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快速提升天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港口大都市的作用、/p>
3.开展高新技术产业标准研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节能与新能源等领域选择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制订自主创新标准;推动龙头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制订企业联盟标准,实现专利共享,并争取在国际标准制订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推动创建国家级或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标准化示范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p>
4.加快都市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健康养殖与安全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农业信息化等技术标准建设为重点,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度,推动高效农业、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制定国家、国际先进的育种农产品保鲜的技术标准。建立健?ldquo;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p>
(二)提高优势传统产业标准化水平
1.大力推行企业联盟标准。在轻工、纺织、化工、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以专业区县和产业集群为依托,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发挥行业协会和标准化技术机构的作用,大力推行企业联盟标准,提高内控指标,提升产品质量,规范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天津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p>
2.加强产业工业园标准化建设。在产业园中推动标准化与产业化同步,在示范小城镇,示范工业园区等园区建设标准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工业园建设水平、/p>
(三)加强社会事业各领域标准化工佛/p>
1.建立社会公共事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标准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工作,加强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等领域的标准制订和实施;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标准化工作;推动制订老龄产业和残疾人等社会保障标准;重点继续推进天津市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与实施,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p>
2.加强节能减排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在滨海新区尽快制定实施一批严于国家标准的节能减排地方标准或指导性技术文件,优先研制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标准、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减排评价和监测标准等地方标准。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标准体系。以工业污染和机动车排放、区域环境容量等为主要控制技术指标,制订严于国家标准的工业行业设备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等地方标准,强化生态和环境保护能力、/p>
3.加强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在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建立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在国家、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及重点耗能企业中建立健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扩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范围、/p>
4.加大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力度。强化特种设备、化工、冶金、交通、水利、消防等事故灾害多发领域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在企业逐步推行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管标准体系,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p>
5.推行城市建设标准化工作。加强城市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标准化的技术基础保障作用。完善并实施天津绿化林业标准体系,强化城市绿化建设中规划、养护、保养等基础性标准研制,提高天津绿化养管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天津市容环卫标准体系,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相关标准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配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加大城市公共图形标识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积极开展城区改造、城市布局调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充分体现和谐城市理念、/p>
(四)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防控体糺/p>
1、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协调机制。按国际通行准则和WTO规则的要求加强应对工作,建立重点行业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与国家层面相呼应,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良性互动,专业研究机构、中介组织、企业集团积极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应对工作体系,为及时沟通信息,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提供组织保障、/p>
2、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研究。强化对主要贸易国和地区、重点贸易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围绕本市主要进出口产品,开展应对专项课题研究,逐步实现研究成果共享,促进对外贸易水平提高、/p>
3、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技术支撑体系。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有效运用天津市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服务平台,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采集、分析、处理、通报发送和预警发布体系,充实、完善产品出口信息库、标准文献数据库。加强应对工作研究专家队伍建设,为企业提供进入国外市场的咨询服务、/p>
五、保障措於/p>
(一)完善标准化法制、体制和机制,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工作环墂/p>
1、完善地方标准化法制建设。在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法定程序加快修订、完善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形成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体、地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标准化法规体系,为标准化工作提供法制保障?nbsp; 2、加快标准化工作体制创新。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完善市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全市标准化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指导。各级政府要将标准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ldquo;统一管理,分工负?rdquo;的原则,做好各自领域、职能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尽快形?ldquo;统一管理、依托各方、各司其职、合力推?rdquo;的天津标准化工作新局面、/p>
3、加快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围绕标准的制定、实施、推广应用的全过程,逐步建立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紧密结合机制,快速反映市场需求的标准化运行机制,战略纲要实施计划与绩效评估机制,行业部门推动、企业积极贯彻的标准应用推广机制以及相关国际合作交流机制、/p>
(? 完善标准化技术保障服务体系,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1、加强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以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计量测试与质量检测服务平台为支持的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准确、先进的标准化技术服务。建设以公益性标准化研究机构为主体、社会各类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相对集聚的天津标准化研发与服务基地,不断提高为全社会服务的效能?nbsp; 2、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标准研究、咨询、服务、合格评定等标准化技术中介服务组织,重视发挥标准化技术机构、行业协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和协调功能,积极参与标准的组织制定、推动实施、效益评估,及时沟通标准化重要信息,加快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推广任务的有效推进和落实。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标准化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与法制化管理、/p>
(? 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1、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标准研发创新。研究制定推动企业成为标准研发创新活动主体的相关政策,重点制定包括促进标准化?ldquo;产学?rdquo;结合、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攻关等配套政策,对自主创新技术标准的产品研发和产业规划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自我投入,推动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而实现产业化、/p>
2、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集团、产业联盟的优势作用,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各级标准制修订工作,承担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参与国内外标准化交流活动。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逐步实现从政府推动到企业主动的转变、/p>
(? 全面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着力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
1、推进全社会标准化宣传与各类教育培训。完善市、区(?、街?乡镇)的标准化宣传网络,增加宣传投入,完善宣传设施,丰富宣传方式。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体系中引入标准化普及课程,在高等教育序列中开设标准化专业课程,大力推进标准化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通过论坛、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育社会公众的标准化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nbsp; 2、建立多层次、满足发展需求的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大批专业优势明显、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标准化专业人才,不断充实标准化工作队伍。实施标准化高端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精技术、通外语、掌握产业发展趋势、熟悉标准化工作程序、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层次标准化专家,代表天津积极参加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p>
(?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标准创新奖励制?/p>
1、加大标准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发挥公共财政导向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标准化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标准化战略实施。通过专项资金、部门预算等形式,支持安全、健康、环保、资源节约、城市建设与管理等领域重要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实施、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采用国际标准等工作。逐步建立政府资助,行业、企业等多方投入,共同支持标准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p>
2、建立标准创新奖励制度。市政府要结合有关激励政策的落实,设立标准创新贡献奖,奖励在标准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和个人,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天津标准化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区县政府、相关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配套的标准创新奖励制度,进一步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标准化工作持续创新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