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国家法规 »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国粮办展〔2013〕34号)

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国粮办展〔2013〕34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3-03-14 08:43:47  来源:国家粮食局  浏览次数:2267
核心提示:国家粮食局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2013年2月5日审议通过了《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2013-2015年),经局领导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发布单位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
发布文号 国粮办展〔2013〕34号
发布日期 2013-02-25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暂无
  各有关单位:
 
  国家粮食局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2013年2月5日审议通过了《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2013-2015年),经局领导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
 
  2013年2月25日

 
  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方案(2013-2015年)
 
  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6〕219号)和国家粮食局《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为做好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粮食流通产业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粮食社会化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积极引进高技术,培育粮食行业创新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显著提高粮食产业科技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目标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中心,以促进粮食流通现代化为重点,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创新为突破,加强粮食行业应急性、前瞻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促进粮食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信息、生物、新材料、节能低碳、先进装备等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粮食流通传统产业。力争突破粮食储藏、物流装备、质量安全、宏观调控、粮油加工等5个粮食流通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解决行业基础共性技术难题,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方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
 
  三、原则
 
  1.需求导向,加强顶层设计
 
  面向粮食收购、储藏、品质监测、物流、加工装备以及宏观调控等领域技术需求,解决行业发展急需的基础性、前瞻性、应急性科研和技术问题。发挥市场导向、专家咨询、社会需求、部门管理结合的有效作用,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协同创新,全面推进粮食行业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重点支持下列四类项目,一是支撑“粮安工程”的技术,二是科研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工作,三是带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高新技术,四是行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术。
 
  2.明确目标,合理区分层次
 
  行业专项经费支持的项目要根据行业特点,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充分体现科技引领、支撑、服务的作用。对基础性、前沿性科技工作要超前布置,对高新技术与行业专业交叉的基础性研究要提前培育。合理安排各项科技计划,做好行业专项与各类国家科技计划支持项目的合理区分、有效衔接。行业专项重点支持粮食行业内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基础性科研工作。国家投入要体现政策资源的联动性和连续性,体现需求导向。在国家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会多方投入,做到基础性研究以国家投入为主,市场培育型研究和产业化项目以企业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的引导机制。
 
  3.健全机制,完善创新体系
 
  依托国家级粮食科技创新平台、高等院校、省级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力量,构建粮食社会化创新体系。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坚持项目、基地和人才相结合,对重点领域加强人才结构和梯队的培育、重点扶持中青年科研学科带头人。坚持超前布置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强优势科技资源集成整合,形成整体协调、资源互补、联合推进的创新机制。建立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粮食技术创新体系。
 
  4.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将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随意转拨资金。合作研究的项目要明确各单位任务分工、经费预算。按照相关财务制度和法律规定,明确相关要求,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行业技术需求
 
  为满足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包括数量、质量安全),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的的重点任务,为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大文章和“粮安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将行业需求分为五个方面,即:粮食储藏技术、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粮食物流和装备技术、粮食宏观调控保障技术、粮油加工及主食工业化技术。主要思路为:
 
  1.在粮食流通业务(收购、储藏、物流、加工、调控)各环节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2.满足节能环保、智能高效、健康营养、资源综合利用等科学发展的需要,通过高新技术应用,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3.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粮食储藏、物流、加工、检测及调控等流通环节应用开发,培育粮食产业新的增长点;
 
  4.促进交叉学科的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以项目带动人才、基地、产业有效发展,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完善和建立粮食社会化科技创新体系。
 
  五、储藏领域目标
 
  1.主要目标:以保障我国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粮食企业安全生产为总体目标,重点推进粮食储藏特性和储粮生态理论等基础研究,利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提升现有粮食储藏技术,推进粮食储备“四合一”技术向智能预警、检测、控制升级,着力解决我国粮食储藏保质保鲜、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难题。通过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实施,形成一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粮食储藏科研创新团队,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粮食储藏科研创新平台,逐步建立粮食产后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2.重点方向:粮食及油脂油料储运技术基础数据研究;粮食仓储行业安全生产防护技术研究;成品粮及特种用途粮储运技术和应急储备研究;基于集成创新的粮食及油脂油料绿色储运技术;基于生物技术的储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粮食水份基础研究及智能干燥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粮情测控、智能通风、低温冷却等储粮“四合一”技术升级研究;建立基于区域产后技术服务体系的大农户安全储粮及现代物流技术。
 
  六、质量安全领域目标
 
  1.主要目标:以我国大宗粮油资源为重点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当前我国粮油质量安全检验、监测、预警、控制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益技术开展研究,重点构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建设各层级粮食品质质量基础数据库,开发质量监测预警技术,开展质量安全状况的风险评估等,全面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的保障水平;重点突破污染物的合理化脱毒处置技术,切实解决我国污染粮食的合理利用问题;重点突破一批粮食质量安全快速、准确检测的关键技术,在基础性、前瞻性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评价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建立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收购储备和安全供应技术体系,实现我国粮油质量安全关键技术与设备的重大突破和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促进粮油贸易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2.重点方向:粮食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技术与风险评估技术;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污染粮油处置技术及有害物质消减技术研究;粮食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粮食品质检验技术与资源调查。
 
  七、粮食物流及装备领域目标
 
  1.主要目标:研创“北粮南运”高效粮食物流装卸运输技术,研发粮食物流过程品控追溯技术,研究基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粮食物流监管及信息服务技术,研究粮食物流高效衔接技术及标准体系,研究粮食产后节能减排综合技术,实现粮食物流现代化、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提升粮食物流效率, 降低粮食物流成本,保证粮食物流过程品质安全,降低粮食储运加工能耗,实现物流高效无缝衔接。通过3-5年科技攻关,从技术上可降低粮食物流损失1.5%,降低粮食物流现有成本10%,提高粮食物流效率,缩短北粮南运时间20%,基础理论和标准化研究能力明显提升。
 
  2.重点方向:“北粮南运”粮食物流装卸运输技术装备;“北粮南运”过程粮食品控及追溯技术;粮食物流节能综合利用技术;粮食物流高效衔接技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粮食物流监管及信息服务技术体系。
 
  八、粮食宏观调控保障技术领域目标
 
  1.主要目标:面向粮食宏观调控,针对粮油数量安全、品质保证和应急保障三个方面的业务需求,开展智能传感器和在线监控系统研究,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粮油库存监管技术体系和便携式的检测装备,提高粮油库存监管工作的效率;研究粮食供应数量及价格的早期预警技术,建立新颖的粮食数量安全预警的技术体系,实时提供粮食数量安全早期警情分析和粮食需求与价格信息;建设成品粮应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实现高效的成品粮应急保障和成品粮应急物流通道的科学管理。
 
  2.重点领域:在监控方面,重点发展低成本、数字化、精度高、寿命长的传感器元器件和高集成度、功能一体化的测量装备。研制粮体积、密度、数量的便携式测量设备,简化测量过程,提高测量精度,实现储粮数量的精确测量。建立粮油库存监管云平台系统,开发监测信息自动分析与预测的监控系统。在调控方面,通过研究全球与区域粮食供应数量的早期监测预警技术,结合政治、经济、能源、社会、投机、习惯等因素,实时提供粮食需求与价格信息。在成品粮应急响应方面,建立成品粮应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实现高效的成品粮应急保障。
 
  九、粮油加工领域目标
 
  1.主要目标:围绕粮油加工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重大需求,实现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推进粮食加工业升级改造,提升粮食加工行业的高新技术水平,促进主食品工业化的发展,建立主食品工业化的理论体系和现代装备制造体系,在粮油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显著提升粮食加工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粮食加工现代化、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提升粮食加工效率,保证粮食加工和主食工业化过程品质安全,降低粮食加工和主食加工能耗,实现原粮加工和主食加工高效连接,最大限度地利用粮食资源,探索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2.重点领域:主食加工的谷物化学、谷物营养、谷物蛋白脂肪形态学研究和主食加工营养物质转化与保持、有害物质消解理论研究;智能化精准控制、高效节能粮食加工技术及集成装备;粮油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与装备开发;智能化主食加工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全谷物食品与杂粮加工的新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新型营养健康方便食品的开发及装备研发。
 
  十、实施步骤
 
  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由国家粮食局组织,严格执行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和国家粮食局《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主要依托粮食科技社会化创新体系组织和实施。项目执行单位、牵头人为承担单位和承担人。
 
  1.承担单位遴选方式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拥有相关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在鼓励产学研结合的前提下,申报项目尽量由承担单位独立完成,合作单位原则不超过3个。专项项目承担单位按项目类别分别采用二种方式遴选确定。一是粮食科研性基础工作、针对行业特有需求的研发项目、技术前瞻性强的研发项目,主要由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科研基础的企业承担,以指定委托为主;二是其他项目,采用公开竞争择优评审等方式选择承担单位。
 
  2.实施步骤
 
  粮食行业专项的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1)任务确定
 
  专项启动后,由国家粮食局组织各创新平台和技术领域执行专家组根据行业需求提炼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经申请、汇总梳理、专家评审形成项目需求。报经管理咨询委员会审议,并提出项目建议和项目承担方式建议,经科技部查重并调整后,由国家粮食局审定并报财政部核准后下达。
 
  (2)执行
 
  承担单位根据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审批下达的专项预算,制订项目实施方案,经专家评审后,组织实施。承担单位要与国家粮食局签订研究任务委托协议书。国家粮食局根据项目进度和实施情况拨付资金。
 
  (3)考核
 
  建立专项项目年度评议和绩效考评制度。每年度末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任务委托协议内容指标,组织对项目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报国家粮食局。国家粮食局根据任务书内容指标,对承担单位进行年度评议,对未完成任务书任务指标的,提出整改要求。项目执行期间及完成后,国家粮食局可根据需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绩效考评。
 
  项目执行到期后由国家粮食局及时组织验收。每三年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一次综合考核。验收和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综合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再具备专项项目承担资格。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的考核结果记入诚信档案。
 
  3.申请受理
 
  每年1月30日前接受项目申请。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均可申报。
 
  4.工作联系方式
 
  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科技处
 
  电子邮箱:sci@chinagrain.gov.cn
 
  联系人:姚磊(63906906)
 
  袁海波(63906936)
 
  张成志(63906832)
 
 
 地区: 中国 
 标签: 粮食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www.sqrdapp.com(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195)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240) 法规动态 (228)
法规解读 (2988)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国家法规
点击排行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52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9 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