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9br /> 2009??3日十?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对《惠州市东江水质保护管理规定》(惠府?001?16号)作如下修改:
一、第三条修改为:水系各河段水质按《广东省水环境规划》的规定,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相关标准,企业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制》(DB44/26)的一级排放标准?rdquo;
二、全文中?ldquo;县(市、区?rdquo;修改?ldquo;县(区)、br /> 三、第七条中的工业二字删除?ldquo;城建、市政和公用事业等管理部?rdquo;修改?ldquo;城乡规划建设、公用事业和市容环境卫生等管理部?rdquo;?ldquo;计划、财政等经济部门修改?ldquo;发展改革、财政等管理部门?nbsp;
四、第十四条修改为9br /> 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br />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rdquo;
五、第三十二条修改为: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013?2?1日?rdquo;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施行、br /> 《惠州市东江水质保护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后重新公布、/p>
惠州市人民政庛br /> 二○○九年五月十三日
惠州市东江水质保护管理规宙/h3>
第一杠/strong> 为保护东江水系水质,防治水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结合本市的实际,制定本规定、br />第二杠/strong> 本规定适用于东江流域惠州市辖区(以下简?ldquo;流域)内的干流、支流、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水质保护、br /> 第三杠/strong> 水系各河段水质按《广东省水环境规划》的规定,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的相关标准,企业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制》(DB44/26)的一级排放标准、br />第四杠/strong> 流域内市、县(区)和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水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br />第五杠/strong> 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从财政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水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br />第六杠/strong> 流域内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定期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水质保护的情况、br />第七杠/strong> 市、县(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水质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监督、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执行;组织制订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计划;组织水质监测、水质管理和监测经费的使用,查处水污染事故、br /> 水利、卫生、交通、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公安、海事、城乡规划建设、公用事业和市容环境卫生等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水质保护工作、br /> 发展改革、财政等管理部门应贯彻环保的各项优惠政策,安排水污染防治资金、br />第八杠/strong> 在流域内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保护水系的水质,制止和检举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造成水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消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责任;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应承担法律责任、br /> 对保护水系水质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予以表彰或奖励、br />第九杠/strong> 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辖区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功能区和边界断面水质符合规定的目标。并把水环境质量功能区所规定的目标,作为本届政府任期内水质保护的目标、br />第十杠/strong>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饮用水源和防治水污染纳入城镇的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镇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br />第十一杠/strong>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流域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规定、br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br />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所需的资金、材料和设备,应与主体工程统筹安排,并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br />第十二条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按规定如实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排污登记,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发给排污许可证,实行排放总量控制、br />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按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br />第十三条排污单位必须在排污口安装污水排放计量装置,并保证其正常运行、br />第十四条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br />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br />第十五条流域内万人以上城镇应设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各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必须修建生活污水二级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应依时达到上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要求、br />第十六条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按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实行有偿服务,向排污者收取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的收取和使用办法由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br />第十七条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废水,必须达到规定的进水水质标准、br />第十八条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经处理后的污水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对其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综合利用;加强对出水水质的监测,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br />第十九条禁止在流域内建设小型化学制浆造纸、制革、电镀、印染、染料、炼油、农药和其他污染严重的企业、br /> 在东江干流和主要支流(西枝江、公庄河、沙河)两岸3公里范围内,凡设立开发区、工业区的单位,应对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生态环境影响作出评价,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须报惠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br />第二十条在东江及支流航行的船舶,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安装油水分离装置,不得向水体排放或倾倒残油、废油和垃圾、br />第二十一杠/strong> 流域内的畜禽养殖场,必须对其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br />第二十二杠/strong> 在流域沿岸新建港口、码头应设置残油、废油、含油废水和船舶垃圾等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设施。已建港口、码头尚未设置回收和处理设施的,应在本规定颁布之日起一年内建成有关设施、br />第二十三杠/strong> 装卸、运输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的船舶,以及利用码头、仓库或容器堆放、贮存上述物品的,应采取防溢、防渗、防漏、防散落等安全措施、br /> 禁止在流域水体中清洗装贮过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的车辆、船只、容器、br />第二十四杠/strong> 禁止向流域水体排放、倾倒和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及水库、水塘最高水位线以下滩地和岸坡堆放、贮存、填埋下列物质:
(一)含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剧毒物品及其废渣和农药;
(二)油类、酸液、碱液和剧毒废液:br /> (三)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及固体废弃物:br /> (四)含病原体未经消毒处理达到标准的废水及固体废弃物:br /> (五)工业废渣、城镇生活垃圾和其它废弃物、br /> 在河道管理范围外,以及水库、水塘最高水位线以上的陆域堆放、储存、填埋上述物质,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措施,并距离最高水位线水平外延500米以上、br />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种植、石料加工等生产活动、br />第二十五杠/strong> 流域内禁止利用渗井、钻孔、溶洞、裂隙等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病原体的污水和其它废弃物、br /> 禁止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池塘输送、贮存上述物质、br />第二十六杠/strong> 在流域内开采、冶炼矿产,采石挖沙和开办砖场,必须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妥善处理矿渣和其它废弃物,防止污染水体。生产活动终止时,应恢复被破坏的植被、br />第二十七杠/strong> 排污单位发生突发性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水体污染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同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并迅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有关部门报告,协助调查和接受处理。发生重大事故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报告同级人民政府,采取强制性的应急措施,并通报受影响或可能受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和报告上级人民政府、br />第二十八杠/strong> 各县、区人民政府对经批准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要树立界碑,明确保护范围、br />第二十九杠/strong> 违反本规定造成水体污染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r />第三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br />第三十一杠/strong>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环境监督管理权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水体严重污染损害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r />第三十二杠/strong>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013?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