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棚膜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并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加快推进棚膜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客观要求,统筹粮菜发展,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依托资源优势,依靠科技支撑,面向市场,加速推进棚膜蔬菜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建立外向型农业,提高棚膜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p>
二、发展目栆/p>
今后棚膜蔬菜发展,要从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出发,以实?ldquo;百万亩棚模蔬菜工?rdquo;为重点,加快扩大棚膜蔬菜总量,进一步提高棚膜蔬菜发展质量,实现暖棚、冷棚和露地蔬菜协调发展?010年,全市计划新增棚膜蔬菜5000亩,其中新建日光温室1700亩。到2012年,全市棚膜蔬菜面积要发展到20000亩,其中日光温室7000亩,棚膜蔬菜产量达到10万吨,棚膜蔬菜产值达?亿元、/p>
三、主推模弎/p>
(一)发展日光温室和大棚配套模式。根据我市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在起步阶段实行日光温室与大棚蔬菜配套推进。日光温室除育苗外,主要生产精细蔬菜和返季蔬菜;大棚主要生产春季提前上市和秋季延后上市蔬菜、/p>
(二)发展棚膜蔬菜园区建设模式。改变棚膜蔬菜以往分散发展格局,实行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开发,建立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棚膜蔬菜园区,充分发挥蔬菜园区对农户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p>
(三)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带动功能强、附加值高、深加工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把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成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龙头企业。用城市房地产开发理念建设棚膜蔬菜园区,把园区建设推向市场,集中利用国家惠农扶持资金和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由乡(镇)、街或社会投资人集中开发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标准化棚膜蔬菜小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租)给种植户。要实行由园区按农户订单,统一引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时间,集中育苗,有偿供给农户使用?ldquo;三统一、一集中的产业化生产模式、/p>
四、政策措於/p>
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棚膜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棚膜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对建设蔬菜大棚户给予政策支持、/p>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全省实施北方特产大省建设规划?ldquo;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rdquo;的有利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农民新建日光节能温室、打井配套、供电设施安装等费用给予补贴。农业发展项目扶持资金、农财资金、农发资金要重点支持棚膜蔬菜生产。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要以项目申报形式全部用于支持棚膜蔬菜产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项目原则上在规划棚膜发展的乡(镇)、街园区内组织实施。抗旱资金要向蔬菜园区倾斜。育林基金可用于园区绿化。农电低压整改资金要重点支持项目区建设、/p>
(二)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积极落实蔬菜保护地政策,将建设棚膜蔬菜小区用地视为粮食生产用地,不另行收取任何费用、/p>
(三)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积极落实国家、省和长春市信贷支农政策,协调农行、农发行和农村信用社,为棚膜蔬菜户提供贷款、/p>
(四)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农业部门要围绕已有的普通大棚和节能温室抓好良种引进和新品种推广示范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水平、/p>
五、加强组织领寻/p>
(一)抓好组织落实。为加强棚膜蔬菜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市政府决定由主管农业副市长主抓这项工作,市农业局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各乡(镇)、街也要明确服务主体,建立相应组织机构、/p>
(二)抓好责任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能,建立包保责任制。一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市级领导包片、部门包乡(镇)的包保责任,把棚膜蔬菜纳入包保责任。二是按照职能分工,明确部门责任。财政金融部门要重点负责资金投入;农业部门要围绕农产品市场建设,通过媒体宣传、网络推介、展会展示等形式推广我市棚膜蔬菜产品,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开辟外埠市场。要强化安全措施,对棚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源头上控制。要对农业投入品供应市场进行集中整顿,实行谁审批、谁管理的市场准入制和质量追溯制。绿色食品办公室要加强各类产品与基地的认证工作,扩大监测面积和产品认证种类及范围;交通运管、公安交警部门要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制定相关办法,为我市农产品销售建立绿色通道;农电、水利部门要重点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商、城建部门要重点负责域内市场建设;文化、宣传、教育、信息等部门要配合农业部门做好打造品牌、产品推介、技术培训、市场文化、信息网络平台等建设工作;发改、财政要重点负责项目立项工作、/p>
(三)抓好激励机制落实。市委、市政府要将此项工作纳入主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当中,各乡(镇)、街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把棚膜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纳入干部工作业绩考评内容,与年终奖金和村组干部工资挂勾。同时,对在棚膜经济发展中有带动功能、示范作用的村、组、户,要给予政策倾斜和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