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时间界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衡量食品能否安全食用的科学标尺,也深刻体现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与高度责任感。这一时间期限,是食品生产者向广大消费者作出的庄严承诺,确保了产品在既定时间内保持最佳品质与安全性。
基于食品企业现实存在的食品保质期确定方法的标准化需求,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于2017年组织制订并发布了团体标准T/CNFIA 001-2017《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提出了与食品保质期相关的概念和食品保质期的确定方法。该标准实施五年多以来,发现了诸多问题,为了帮助食品企业正确认识、科学评估、合理确定食品保质期,近日,国家标准《食品保质期确定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下面对标准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1.食品保质期确定的考虑因素
以“对消费者负责”为核心,按“工作目标-影响因素/基本特性-管理要求-验证-制度保障-未来发展”的顺序描述食品保质期确定的各项基本要素和核心要求。
食品保质期确定工作应考虑:确保该期限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该期限内食品固有品质具有稳定性;减少食品浪费、节约食物资源;准确评估和减少食品保质期误差;为研发和全面质量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宜充分考虑对食品生命周期具有显著影响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如食品的感官、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关键配料在食品终产品中的存在状态和/或作用;食品的包装方式、包装材料和包装性能;终产品保持稳定性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食品的食用(或使用)方式、操作方法和过程等。
同一食品可具有多个不同贮存条件下的食品保质期。食品保质期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宜评估食品保质期的准确性,并根据评估结论变更食品保质期或贮存条件。同时给出制定最佳食用期的情况描述,如食品的水分、感官、维生素等指标在保质期内的变化较为显著;对贮存条件敏感的食品经解冻、分切等。
2.食品保质期的确定
食品保质期确定的常用方法有参照法、文献法和试验法,其制定流程如下:选择方法-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确定食品保质期。
选择评估方法应该根据以下场景进行差异化区分:
1)首次确定保质期,未检索到任何资料,也无相关参照食品:首选试验法;
2)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参照食品(如,风味差别食品),可依据相关经验确定保质期;
3)有同类食品作为参照食品(如,执行相同标准),可依据相关经验,验证或不验证关键指标确定保质期;
4)有文献资料,可依据文献资料确定保质期,但在仅有文献资料的情况下,保质期应从严确定。
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无法预判实际的生产经营状况时,宜从严规定保质期”,这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
3.食品保质期的验证
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上市后,可以继续监控食品的品质状况,获得更多的数据;可以对食品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得到食品实际的保质期;可以继续对相同或类似产品进行分析比对;还可以参考食品保质期研究的新的文献、资料以及其他有关数据。当出现多批次食品在保质期内发生不可接受的质变、食品的实际贮存条件与预期严重不符、影响保质期的因素发生变化且影响范围或影响程度重大等情况时,食品生产企业可根据验证结果调整食品保质期。
结语
该标准正式发布以后,将会详尽地指导食品企业在保质期设定上的全流程操作,包括明确目标、精细规划、严格执行、遵循特定要求以及采用高效的工作方法与实践。标准旨在引导企业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正确理解和评估食品保质期,确保设定的合理性,从而提升保质期的精确度。此举旨在预防因保质期设定不当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全方位保障从生产源头至消费者餐桌的每一个食品质量安全环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该标准正在征求意见,截止到2024年11月1日,食品企业如有意见,建议尽快反馈,期待标准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