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铜陵市质量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业经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铜陵市人民政府
2014年9月11日
铜陵市质量发展纲要(2014—2020年)
一、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城市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基石,以健全机制为保障,切实发挥质量工作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促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幸福铜陵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企业为主,诚信守法;创新驱动,夯实基础;追求卓越,以质取胜”的方针。将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将诚信守法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走质量强企之路;将创新驱动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技术进步,夯实质量基础;将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质量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把质量发展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依靠卓越质量形成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赶超跨越。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质量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总体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1.产品质量:到2020年,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铜深加工、电子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和现代产业集群。
到2015年,产品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农产品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障。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水平明显提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100%通过GMP、GSP认证,本市生产的医疗器械抽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工业产品质量明显提升。铜加工、电子材料、建材、化工等工业主导产业产品质量省级以上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打造1个以上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首位产业,形成产品质量高地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推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品质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2.工程质量: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明显提高,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功能完备、环境友好、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等指标有效提高。
到2015年,工程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建筑工程。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合格率达100%,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公共建筑等民生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迅速,住宅性能明显改善,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执行率达100%。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高。“鲁班奖”、“黄山杯”等优质工程较“十一五”时期增加15%。
——交通工程。等级以上公路项目交工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一次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5%以上。水运工程项目重点工程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一般工程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95%,竣工工程质量100%达到国家标准。
——水利工程。积极参与“水利安徽”建设,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技术含量显著增加。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服务质量:到2020年,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培育一批省级服务名牌;在服务企业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服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用户满意度显著提高,重点项目服务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到2015年,服务业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全面提升。建立健全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领域标准体系,重点提升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质量。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的检验检测机构,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服务质量优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生活性服务业质量稳步改善。推动旅游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建成5个以上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开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企业社会评议试点工作,推动行业自律。培育形成一批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新兴服务业质量保持领先。鼓励服务外包、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企业取得国际互认,支持新兴服务业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培育一批具有较高增值服务能力和知名度的服务企业。新兴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4.环境质量:到2020年,大力推进能源节约,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城乡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区域环境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削减率等达到省级考核要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完成国家规定的减排任务。
到2015年,环境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到2015年,完成七大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涉重金属企业、“双超双有”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污染物排放。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下降15.2%、11.2%、9.1%、8.7%。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控制在二级标准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表1:质量发展主要指标(2014—2015年)
质量强市建设
|
县(区)100%开展;规模以上企业90%开展。
|
产品质量
|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主导产业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
|
工程质量
|
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执行率达到100%;等级以上公路交工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单位水利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
服务质量
|
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新兴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
环境质量
|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15.2%、11.2%、9.1%、8.7%;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控制在二级标准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
品牌建设
|
中国质量奖
|
1个
|
安徽省政府质量奖
|
2个
|
安徽名牌
|
80个以上
|
安徽省著名商标
|
70件以上
|
安徽省名牌农产品
|
10个以上
|
黄山杯
|
20个以上
|
二、工作重点
(一)强化企业主体作用
1.明确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企业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建设的工程、提供的服务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追溯体系,全面落实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全面落实产品质量“三包”责任,推动企业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缺陷产品召回义务和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在企业中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并优先在食品、农产品等涉及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行业中推行,力争2015年前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实施。
2.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广泛开展质量强企、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节能降耗以及质量管理小组、技能竞赛等活动,深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市长质量奖评定活动,充分发挥市长质量奖的导向激励作用。
3.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着力强化企业质量创新意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成果专利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研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加快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和工程化平台,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努力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制订修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支持企业率先抢占标准话语权。着力打造世界级现代化铜产业中心,壮大国家级电子产业集群,改造提升化工、能源、建材三大传统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特色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
4.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企业树立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社会责任理念,推动企业积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形成企业、政府、消费者、社会间的良性互动。强化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积极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技术,建成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生产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引导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着力创造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价值,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
5.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综合利用品牌、商标、认证、检验检测等手段,推动人才、技术、科研资金等要素进一步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努力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千亿元、百亿元企业。大力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树立优秀企业标杆,总结推广质量管理成功经验,发挥优势骨干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提升作用。在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集聚区,鼓励制定企业联盟标准,引领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质量竞争力。
表2:企业质量基础(2014—2015年)
标准化基础
|
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0项以上、行业标准20项以上;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0家以上。
|
计量管理
|
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0个以上;
获得诚信计量单位服务型企业10个以上。
|
质量管理
|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150个以上。
|
特种设备安全
|
企业重点监控设备使用登记率、重点监控设备定期检验率达到100%。
|
(二)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1.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生产、流通、进出口环节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大工程及重点服务项目的安全监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严把市场准入关,提高准入门槛。落实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重大工程设备监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及责任追究体系,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及工程质量事故。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以质量抽查为技术支撑、以行政执法为主要手段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执法。突出建设单位在质量责任中的核心地位,加大对其质量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2.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对系统性质量风险及时发布预警,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置措施。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落实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提升风险应对和处置水平,切实做到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表3: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014—2015年)
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
建立覆盖食品药品、重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的质量风险监控平台,建成质量风险信息资源库,动态采集相关信息,控制风险源头,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疫情风险信息收集网络,做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标准法规、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疫情信息、检疫截获信息等公共技术和信息服务,增强口岸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能力。
|
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
加强食品药品、进出口产品、特种设备等重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建设,建立风险监测、研判等工作机制和风险管理平台,完善风险监管体系,加强安全风险监控措施和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安全风险评估效能。
|
质量安全应急处置体系
|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专业队伍,重点建设好质量安全处置平台,逐步实现应急指挥中心的远程指挥、人员调动、现场监视、视频会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
3.完善质量投诉、消费维权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各行业投诉、服务热线平台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质量仲裁和质量鉴定,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探索实施产品质量社会救济机制、产品侵权责任制度、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开展产品伤害监测试点,确保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及时、合法、合理补偿。
4.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建立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对制假售假大案要案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质量违法活动的,依法予以查处。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
5.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参与“信用安徽”征信系统建设,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多部门应用的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完善企业质量诚信档案和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依法向社会公布失信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三)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1.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质量执法。加强各类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法制监督机制,落实执法责任。
2.加强质量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发挥国家级铜铅锌及制品质检中心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级检测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实施的激励机制,推进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化、现代化进程。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力度,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和长效机制。加强质量研究机构和质量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加大对质量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培育造就一批质量科技领军人才,创造一批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一批质检科技创新基地,逐步形成以技术、品牌、标准、服务等为核心要素并具有铜陵特色的质量新优势。
3.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提升标准化水平。全面落实技术标准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先进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建设,全面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提升我市在国际、国内市场的标准“话语权”。支持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制定实施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技术标准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广泛开展工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和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大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推广实施力度,强化标准化技术支撑,健全技术标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提升计量保障能力。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重点建设涉及高新技术、节能减排、保障民生等领域的计量标准。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技术水平,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法制计量,全面加强工业计量,培育和规范计量校准市场。强化能源计量监管,建立能源计量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能源计量监督管理。
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建立健全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培育和规范认证与检测市场,强化对检验检测机构、检查机构、认证机构的监管。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检测服务企业,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服务质量。
加强质量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统计分析信息化水平。加强质量监管信息化工作,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信息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能力,保障质量安全动态监管、风险预警、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需要。加快质量信用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积极参与全省统一的质量信用管理平台建设,实现部门间质量信用信息共享,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4.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检中心及市级检验检测机构项目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全面、接轨国际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安全、应对贸易壁垒等重点领域检验检测和计量保证能力建设,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表4:质量技术体系建设(2014—2015年)
质量创新
|
建设5个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制订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
|
质量技术基础
|
建立和完善资源、能源与环境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推动资源节约的先进技术标准,完善资源节约标准体系。建设一批重点精密测量基础设施,参与建立省级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和共享服务平台。深入推进食品安全领域良好农业规范(GA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节能减排等工作,加快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型服务认证实施进度。
|
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
|
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重大专项”和“产品(工程)质量检验检测能力提升重大专项”活动,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加大投入、提升能力,以铜产业为核心,建立涵盖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检测提供便利化服务。
|
5.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积极开展以加强宏观质量管理为核心的质量理论及应用研究,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顾客满意度以及质量损失率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推动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分析质量状况及质量竞争力水平,分析研究国内外质量发展趋势,服务政府宏观经济决策。
(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1.质量人才素质提升行动。积极开展质量知识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在中小学开展质量基础教育。建立和规范各类质量教育培训机构,开展面向企业的质量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质量管理能力和员工质量技能水平。完善质量类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实行质量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2.产品可靠性提升行动。从工艺设计、过程控制、检测追溯3个方面入手,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标准完善,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和质量赶超,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水平,促进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向适用性、高可靠性转型。力争到2015年,全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装备产品可靠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重点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加大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全过程监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支持建设单位广泛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等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建筑品质。以提高防洪除涝和供水能力为重点,加快干流河道整治和主要支流治理,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积极参加“水利安徽”建设。加强对大型桥梁、隧道等制约性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监控,有效防范和处置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4.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行动。从物流、住宿餐饮、家庭服务业、旅游等行业入手,引导服务企业实施相应服务质量标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顾客满意度评价制度和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加强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服务业满意度评价工作,强化服务质量社会监督,促进服务市场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选择一批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服务业企业作为省级重点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培育知名品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5.品牌形象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活动,引导企业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以质量强企为基础,着力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围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工程领域,制定品牌培育规划和品牌政策,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品牌工程和品牌企业,树立铜陵品牌形象。引导企业注重品牌质量,加强品牌保护和宣传,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
(五)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1.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将“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企业及其员工的自觉行为,提炼成富有企业特色的质量文化核心价值观。坚持把质量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把先进质量文化融入全民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活动,在全社会普及质量知识。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
2.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着力打造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平等受到法律保护、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打击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把优质安全作为扩大市场需求的积极要素,优化消费环境,拉动和提升消费。对中小企业实行重点支持政策,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潜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质量管理、合格评定、信用评价、商标代理等领域社会中介组织建设和管理,发挥中介组织在质量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进入质量检测、计量校准等领域,加快质量服务市场化进程。发挥行业协会、企业联盟等在行业管理和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建立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承诺为基础、面向全体成员单位的自律性规范或公约,约束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4.促进质量交流合作。加强与知名高校质量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内外知名质量专家参与我市质量发展事业实践。定期组织开展区域性质量管理论坛,促进企业间质量经验交流。引进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高端人才,提升我市企业核心竞争力。
5.加大质量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质量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强化舆论监督、提升宣传效果,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质量宣传机制。深入开展“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质量宣传咨询活动,深入企业、学校、社区、乡村普及质量基础知识,大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名品牌、先进典型,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社会氛围。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质量强市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质量强市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统筹协调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县(区)政府、各相关单位要将质量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及时研究解决质量工作的重大问题,推进质量工作深入开展。县(区)政府要引导建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和品牌培育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质量引领作用。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辖区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市质量强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沟通协调作用,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信息交流。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监管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大质量信息公开力度,发挥公众在质量监管中的基础作用。
(三)加大政策扶持。建立并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市长质量奖的导向作用,引导更多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对获奖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科研立项、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标准、名牌培育等方面的投入,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质量安全、民生计量等工作的财政投入,保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民生计量强制检定、基层质量监管机构的经费支出,重点扶持国家级质检中心等检测机构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质量强市各项工作开展。
(四)强化检查考核。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加大质量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质量事故涉及的失职渎职和其他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