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晋政发(2011)2号
发布日期:2011-01-11
生效日期: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暂无
备注:暂无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产业发展较快,对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加快“三品”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全省农业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三品”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保障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发展“三品”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对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进入新阶段后,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由总量需求不足向相对过剩的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切实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发展“三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现实途径,是推动优质名牌农产品开发的有效措施,也是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发展“三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大事,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三品”发展的指导思想
要充分发挥农业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加大工作力度,依托“三品”,积极推进各类农业生产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要将加快“三品”发展与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等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快“三品”发展引领农业品牌化,通过农业品牌化推动农业标准化,通过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三品”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供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三、“三品”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方向
到“十二五”期末,以实现“发展增量、稳定存量、扩大总量”为目标,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着力扩大“三品”总量规模。
(一)发展目标。一是安全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到2015年,全省有效使用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监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三品”机构,实现各级都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手段开展“三品”工作。三是长效机制得到逐步建立。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农业、质监、工商部门依法监管,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三品”工作体制;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产地管理、产品标识管理、质量监测、质量安全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到“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三品”产地认定及原料生产基地创建面积覆盖全省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三品”认证数量实现年15%的递增,全省力争新增“三品”产品760个。重点规划建设省级“三品”示范基地8至10个,建设面积50万亩;规划建设市级“三品”示范基地100个,建设面积200万亩。 (二)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扩大“三品”的总量规模,着力提升“三品”的比重和市场份额,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三品”专用生产资料的统一生产、统一配送和统一推广应用,将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作为“三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工作切入点,以此推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发展方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把握好各自的发展重点和发展规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要坚持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在加快产地认定和强化产品认证的基础上,依法实施标志管理,逐步推进从阶段性认证向强制性要求转变,全面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安全;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要强化标志管理与质量认证管理并举、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并行,以满足高层次消费需求为目标,带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有机农产品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要坚持以满足国际市场和我国多层次消费需求为导向,按照我国和国际相关标准,立足省情,发挥农业资源和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
四、“三品”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三品”工作机构,统筹对“三品”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对在开发和管理“三品”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三品”工作经费,各级财政应予积极支持;要积极改善工作推进条件,充实工作队伍,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将“三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三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三品”产业发展。要创新机制,将“三品”发展与农业扶贫、综合开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和示范园区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新建和在建的各类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要以标准化生产和发展“三品”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和验收的基本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获得“三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纳入财政支持和奖励范围,由所在地的市、县级财政适当给予奖励和补助。
(三)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快发展。要根据我省资源优势、农产品特色和质量安全状况,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发展“三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三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积极推进“三品”快速发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就是要通过产地认定解决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管理问题,通过抓好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产品认证解决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发展绿色食品,就是要通过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提升产业素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开发和认证;发展有机农产品,就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根据农业资源优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选择性地发展。
(四)积极推进“三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以发展特色、集约、生态、低碳、绿色农业为目标,立足雁门关生态经济畜牧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产业区和东西两山干果杂粮区三大优势产业区(带),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财政、发展改革、扶贫等部门的各类资金,创建一批实施绿色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应用和标准化生产并兼备现代绿色农业成果、集成功能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绿色农业示范区和“三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一是要加强基地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增加绿色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防治工业污染,为“三品”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要实行科学规范化管理,通过严格执行种植、养殖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档案制度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符合“三品”质量安全标准。三是要加强“三品”加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快“三品”生产技术推广,通过积极选用高科技品种、加大“三品”专用生产资料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五是要通过加快“三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周边农业生产,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五)加强“三品”工作体系建设。一是要强化工作职能,加大工作投入。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工作队伍素质。农业部门要积极组织和举办“三品”生产及管理培训,强化对系统内检查员、标志监管员以及企业(基地)内检员的管理考核,实现系统内检查员、监管员全员持证上岗,依法开展认证监管工作,并强化对系统检查员、标志监管员以及企业(基地)内检员的监管和考核。三是要逐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精业务、懂管理、会审查、善监督、能服务”的工作队伍,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六)强化“三品”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及追溯体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三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落实,规范“三品”生产与市场行为,监督、引导企业严格执行“三品”加工规程。二是建立“三品”监测制度,开展对“三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三是实施“三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推广速测技术,创建专销网点,加快完善认证产品、企业和基地追溯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努力推动实施“三品”质量控制。四是开展经常性的市场打假和“三品”质量抽检工作。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由县级以上农业或工商、质监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标志,通报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积极培育“三品”市场。一是鼓励和扶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开展相关科研攻关。对从事“三品”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的企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引导支持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争创驰名商标和山西省著名商标,引导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注册国际商标。培育“三品”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引导企业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探索各种营销模式,尽快建立“三品”市场营销网络。通过选择组织“三品”生产企业与大型商场、超市直接对接,建立“三品”专卖店、专柜,以市场促销售,以销售促生产,推动产品流通。三是在“三品”基地和市场之间建立绿色通道,对从事“三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在道路交通、市场经营等方面给予优惠,为“三品”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八)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品”规模发展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广,需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相互配合,要切实加强对“三品”工作的领导。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将“三品”发展纳入农业发展全局。要重视和加强“三品”管理机构和队伍的建设,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充实力量,在工作条件、业务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同时积极争取发展改革、财政、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的支持。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好社会各种管理资源和技术优势,尽快形成“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关注”的社会环境,共同为实现“三品”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一一年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