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1年立法计划安排,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牵头起草了《安徽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现将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请?021?1?2日前将您的意见反馈到立法起草小组、/p>
如有修改意见,请发送电子邮件到邮箱:snsw2010@sina.com。纸质意见请邮寄至:合肥市包河区中山?号省行政中心2号楼省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办公室,并请注?ldquo;法规征求意见、/p>
联系人:袁慎冚/p>
电话?55163608299
传真?55163608928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
2021?1??/p>
相关附件9/p>
1?nbsp;安徽省消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doc
附件
安徽省消防条侊/span>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span>
目录
第一?nbsp; 刘/span>
第二?nbsp; 消防安全责任
第三?nbsp; 火灾预防
第一?nbsp;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二?nbsp;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第三?nbsp; 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管理
第四?nbsp; 火灾预防其他规定
第四?nbsp; 消防组织
第五?nbsp; 灭火救援
第六?nbsp; 火灾事故调查和处琅/span>
第七?nbsp; 监督检?/span>
第八?nbsp; 法律责任
第九?nbsp; 刘/span>
第一章??总????则
第一?nbsp;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span>
第二?nbsp;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体系、/span>
第三?nbsp;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span>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将消防业务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增加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消防科技水平,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span>
第四?nbs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消防工作协调机制,设立消防安全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span>
第五?nbs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具体负责实施、/span>
第六?nbsp; 预防火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span>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span>
第七?nbsp; 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等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span>
第八?nbsp; 鼓励、支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智慧消防建设、/span>
第九?nbsp; 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span>
对因参加扑救火灾或者应急救援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优待;应当追认为烈士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办理、/span>
第十?nbsp; 每年11?日为本省消防日、/span>
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仺/span>
第十一?nbsp;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span>
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消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其他负责人应落实消防安?ldquo;一岗双?rdquo;制度、/span>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9/span>
(一)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二)编制消防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四 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和保障消防教育培训、技术服务和物防、技防等工作:/span>
(五 对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或者区域性火灾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并推动整改;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span>
第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9/span>
(一)组织、指导、督促本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做好消防工作;
(二)指导、支持、帮助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
(三)依托城市网格化等综合管理平台,对公共消防设施、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处置:/span>
(四)组织做好火灾事故善后处理相关工作、/span>
第十四条 消防救援机构履行下列职责9/span>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监督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span>
(二)负责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三 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宣传,组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管理或者指导消防队伍的建设和训练,根据需要指导单位开展消防演练;
(四)负责消防产品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
(五)组织、指挥、承担火灾扑救工作,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六)参加政府统一领导的应急救援工作;
(七)推广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八)对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和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业务培训支持:/span>
(九 上级主管部门认为应当由消防救援机构履行的其他职责、/span>
第十五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负责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span>
第十六条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span>
第十七条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生产、流通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span>
第十八条 发展改革、交通运输、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在规划制定、调整和实施工作中,应当按照规定履行相关职责、/span>
经济和信息化、商务、教育、民族宗教、民政、司法行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体育、交通运输、人防等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根据本系统、本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span>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应当与消防救援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在消防监督检查、火灾隐患核查、火灾事故调查、违法行为处罚、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作、/span>
公安派出所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9/span>
(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发现或者群众举报、投诉的火灾隐患进行核查,并监督整改;对发现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开展调查取证等工作,协助消防救援机构查处违法行为;
(二)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三)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事故原因,依法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span>
第二十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村(居)民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宣传家庭防火和应急逃生知识,进行防火安全检查、/span>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年度消防工作计划:/span>
(二)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span>
(三)维护保养公共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
(四)确保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五)组织开展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救援、/span>
第二十一?nbsp; 单位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9/span>
(一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三)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确保单位周边消防车通道实行标识标线管理并严格落实维护管理职责;
(四)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span>
(五)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员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span>
(六)组织火灾自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span>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span>
第二十二?nbsp; 依法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责任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span>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管理本单位的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span>
(五 自行或者委托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并自评估完成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评估报告报所在地消防救援机构备案:/span>
(六)积极应用消防远程监控、电气火灾监测、物联网技术等消防安全防范措施、/span>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确定,由应急管理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布、/span>
第二十三 从事家庭生产加工、农家乐、民宿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落实消防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农家乐、民宿的消防安全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span>
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履行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规定并公告、/span>
第二十四?nbsp;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的,产权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当事人应当在订立的合同中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的单位应当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span>
第二十五?nbsp; 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管理区域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9/span>
(一)承接物业管理时,查验公共消防设施的完好状况,做好查验、交接记录,并告知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应当及时告知全体业主,并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span>
(二)制定管理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建立消防档案,明确具体部门或者人员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记载消防档案内容;
(三)按照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对管理区域内公共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和消防车通道标识标线进行维护管理:/span>
(四)有条件的住宅区统一设置电动车存放和充电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加强管理;
(五)开展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业主、使用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予以劝阻、制止,并及时向消防救援机构或公安派出所报告:/span>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消防演练。物业服务企业发现管理区域内公共消防设施损坏,需要动用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的,按照国家和本省住宅物业管理的相关规定办理、/span>
无物业服务企业的住宅区的消防安全日常管理,由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代管或者指定单位管理、/span>
第二十六?nbsp; 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书面约定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定联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难以形成书面约定消防安全责任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进行协调。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消防车通道,应当确定责任人统一管理,共用各方不得妨碍他人使用、/span>
第三章??火灾预阱/span>
第一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二十七?nbsp;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健全消防宣传网络和工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宣传教育;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火灾多发季节以及重大节假日期间、本省消防日前后,开展有针对性地集中宣传教育、/span>
第二十八?nbsp; 应急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及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公民掌握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span>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和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自救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span>
科技、司法行政、文化和旅游应当将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科普、普法、文化和旅游服务工作内容、/span>
第二十九?nbsp;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span>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急管理以及消防救援机构等部门,开展安全用火用电、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活动、/span>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宣传消防知识,刊播消防公益广告、/span>
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单位应当结合各自服务范围,组织开展相关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span>
第三十条 单位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span>
第二节??公共消防设施建讽/span>
第三十一?nbsp;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及时依法调整、/span>
第三十二?nbsp; 消防规划确定的公共消防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政府依法决定调整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按照规划另行确定适当地点、/span>
第三十三?nbsp; 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应当科学、合理,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及时调整、完善、/span>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应当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并保持完好有效、/span>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span>
第三十四?nbsp;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公共消防安全需要,加密规划建设小型消防站;全国重点镇、省重点中心建制镇应当设立消防站;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消防站,地域相近的,可以统筹规划建立;其他乡镇应当建立消防点、/span>
消防站的设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等设施。消防点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装备、/span>
统一规划的农村住宅区,应当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span>
第三节??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管琅/span>
第三十五?nbsp; 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制度、/span>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对审查的结果负责、/span>
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申请批准开工报告时应当提供满足施工需要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span>
特殊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未提供满足施工需要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的,有关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或者批准开工报告、/span>
第三十六?nbsp;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申请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竣工,建设单位应当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消防验收、/span>
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抽查、/span>
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设工程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span>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消防设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重新申请消防设计审查、/span>
第三十七?nbsp; 经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验收备案合格的建设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及时将建设工程相关信息与消防救援机构共享、/span>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将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情况纳入消防安全检查并及时将消防安全检查情况告知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与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共享相关检查结果、/span>
第三十八?nbsp;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受理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意见书,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超过二十个工作日、/span>
第三十九?nbsp;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技术服务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span>
建设单位不得指使或者强令设计、施工、检测、监理等单位和个人违反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span>
设计单位不得违反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规定进行设计、/span>
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计进行施工,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不符合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span>
工程监理单位不得同意使用或者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不符合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span>
第四十条 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外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场所内使用的不燃、难燃材料应当有燃烧性能标识、/span>
第四十一?nbsp;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从业条件的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检测;检测单位不得降低检测标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span>
第四十二?nbsp;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消防救援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负责监督管理。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工棚、宿舍等临时建筑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规定、/span>
第四 火灾预防其他规定
第四十三?nbsp;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向场所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提供材料,申请消防安全检查、/span>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span>
第四十四?nbsp;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当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span>
城市人民防空地下工程和其他地下工程应当遵守国家和本省有关地下空间消防安全的管理规定,不得用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span>
第四十五?nbsp; 公共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在营业期间不得有下列危害消防安全的行为:
(一)在演出、放映场所的观众区域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使用其他产生火灾危险的烟火制品:/span>
(二)进行电焊、气焊(割)等明火作业;
(三)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四)其他危害消防安全的行为、/span>
第四十六?nbsp; 禁止在商场、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具有火灾危险的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span>
禁止在燃气管道、输油管道及其配套设施上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span>
第四十七?nbsp; 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应当配置必要的灭火、逃生、救生器材,在明显位置标明紧急疏散警示。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span>
第四十八?nbsp; 建筑物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实行消防控制室二十四小时每班不少?人持相应资格证上岗值班制度和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保证系统正常运行、/span>
第四十九?nbsp; 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从业条件,执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并对受委托提供的消防技术服务质量负责、/span>
第五十条 消防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行业标准、/span>
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span>
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禁止伪造、租借、买卖、转让消防产品的相关证明文件、/span>
第五十一?nbsp; 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企业和公众聚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span>
第五十二?nbsp; 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技能培训: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span>
(二)专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span>
第五十三?nbsp; ?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火灾预防工作,禁止下列行为9/span>
(一)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二)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span>
(三)占用防火间距,破坏防火防烟分区:/span>
(四)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span>
(五)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六)指使、强令他人从事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生产和作业;
(七)在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span>
第四章??消防组细/span>
第五十四?nbsp;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培养消防技术人才,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span>
鼓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统筹发挥议事协调作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火灾防控、消防宣传等工作、/span>
第五十五?nbs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政府专职消防队、/span>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成立消防工作站等基层消防组织、/span>
不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保护半径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名镇、省级以上重点镇、中心镇,建成区面积超过二平方公里或者常住人口超过一万人的乡镇应当建立专职消防救援队;其他乡镇,应建立乡镇志愿消防队、/span>
法律规定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span>
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和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span>
村(居)民委员会、单位根据需要,依托治安联防、保安等组织建立志愿消防队、/span>
第五十六?nbsp;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应当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配备、维护装备器材,落实执勤值班制度,保持人员、消防装备处于经常性战备状态,依照国家规定承担火灾扑救、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span>
第五十七?nbsp; 专职消防队的组建单位应当与消防员签订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在合同期间内,保障消防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和工资、福利待遇。单位应当保障专职消防队的建设经费和消防业务经费、/span>
第五十八?nbsp; 志愿消防队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学习,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消防安全宣传、防火检查巡查,参与火灾扑救,协助保护火灾现场等工作、/span>
志愿消防队员参加外单位火灾扑救时,本单位应当予以支持、/span>
第五十九?nbsp;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为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标准和要求,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span>
第五章??灭火救揳/span>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和危害评估,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开展必要的演练、/span>
第六十一?nbsp;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为火灾报警无偿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span>
禁止谎报火警、/span>
第六十二?nbsp; 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有义务支援发生火灾单位扑灭火灾、抢救人员和财物、/span>
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火灾扑救、/span>
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发生火灾,事故单位应当立即组织疏散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并采取措施,防止爆炸或者中毒等事故发生、/span>
第六十三?nbsp;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实行二十四小时值勤,接到火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职消防队应当服从消防救援机构的统一调动,参加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span>
第六十四?nbsp; 消防救援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span>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span>
第六十五?nbsp; 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或者应急救援任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应当让行并不得穿插超越;收费公路、桥梁等免收车辆通行费。交通管理人员应当保证消防车、消防艇迅速通行、/span>
第六十六?nbsp;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实施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span>
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给予补偿、/span>
第六十七?nbsp;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在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预案演练、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和危害评估等工作时,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span>
第六十八?nbsp; 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有关单位应当事先通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span>
第六?nbsp; 火灾事故调查和处琅/span>
第六十九?nbsp; 发生造成人员死亡或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下列火灾事故,由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9/span>
(一)一般火灾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调查处理:/span>
(二)较大火灾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调查处理:/span>
(三)重大火灾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调查处理:/span>
(四)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按照国家规定执行、/span>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权限授权或者委托本级消防救援机构等组织火灾事故调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单位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依法追究相关责任、/span>
第七十条 火灾扑灭后,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调查火灾原因,有权根据事故调查需要划定现场封闭范围,并可以进入现场及场所进行勘验和检查;有权向火灾发生知情人询问情况,调取资料,扣押物品;有权向有关机关、组织查阅、复制相关文件、资料、/span>
发生火灾的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未经消防救援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不得擅自清理、移动火灾现场物品、/span>
第七十一条 火灾扑灭后,消防救援机构负责统计火灾损失,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鉴定或者评估。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鉴定意见或者评估报告可以作为消防救援机构统计火灾损失的依据、/span>
第七十二?nbsp; 消防救援机构等组织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发现火灾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应当纳入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span>
第七章??监督检?/span>
第七十三?nbs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与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下一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span>
第七十四?nbsp;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span>
公安派出所对辖区内住宅物业管理单位和村(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以及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单位实施日常消防监督检查、/span>
消防救援机构、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在履行监督检查等职责时应当出示证件,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span>
第七十五?nbsp; 消防监督检查采取以下方式:
(一)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
(三)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核查:/span>
(四)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五)根据需要采取的其他方式、/span>
消防救援机构可以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对有关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span>
第七十六?nbsp;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消防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有关情况和资料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保密、/span>
第七十七?nbsp; 单位或者个人发现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应当向当地消防救援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消防救援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派员核实处理、/span>
第七十八?nbsp; 消防救援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span>
发现以下情形,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9/span>
(一 可燃物资仓库和生产、储存、装卸、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
(二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
(三 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储存、经营、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span>
(四 人员密集场所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span>
(五 其他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情形、/span>
未经采取临时查封措施的消防救援机构同意,不得拆封或者使用被查封的场所、部位、/span>
第七十九?nbsp;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的监督检查,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span>
第八十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权,做到公开、公正、严格、文明、廉洁、高效,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场所准予消防设计审查合格、消防验收合格、备案抽查合格、消防安全检查合格;
(二)无故拖延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抽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事故调查,不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
(三 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
(四)接到报警后不立即赶赴现场;
(五)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计单位、消防设施施工单位;
(六)将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用于与消防和应急救援无关的事项:/span>
(七)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span>
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法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或者其他有关机关进行检举、控告、/span>
第八章??法律责仺/span>
第八十一?nbsp;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严重影响消防工作的,由上级人民政府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发生重特大火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span>
第八十二?nbsp; 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未建立消防档案或者记载消防档案内容不规范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span>
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未按照规定在管理区域内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span>
第八十三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修改经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span>
第八十四?nbsp;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9/span>
(一)在人员密集场所室内外装修、装饰,未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span>
(二)在商场、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具有火灾危险的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span>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span>
第八十五?nbsp;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共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在营业期间进行电焊、气焊(割)等明火作业或者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span>
第八十六?nbsp;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消防控制室二十四小时每班至?人持相应资格证上岗值班制度和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不落实,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span>
第八十七?nbsp;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在建筑物的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span>
第八十八?nbsp; 违反本条例第八十条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span>
第八十九?nbsp; 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决定的,由作出决定的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救援机构依法强制执行。市场监督、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应当予以协助、/span>
第九?nbsp; 附则
第九十条 本条例自 日起施行、/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