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草案? 地方法规草案? 《广东省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广东省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扫描二维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2017-08-11 09:19:23 来源:广东人大网 浏览次数9span id="hits">1712
核心提示:为促进地方立法的民主化、公开化,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现将《广东省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在本网站登出。敬请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并将修改意见??日前反馈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规处、/div>
发布单位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2017-08-01 截止日期 2017-09-05
有效性状?/th> 地区 广东
备注 http://www.gdrd.cn/pub/gdrd2012/rdgzxgnr/flcazjyj/201708/t20170801_160229.html
  为促进地方立法的民主化、公开化,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现将《广东省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在本网站登出。敬请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并将修改意见??日前反馈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规处(地址:广州市中山一?4号,邮政编码?10080),传真?20-37866802,邮箱:jjfgc@gdrd.cn
  广东省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侊/div>
  (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div>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各类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的保护工作、/div>
  本条例所称企业经营者,是指依法行使企业经营管理职权并承担经营管理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法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以及非法人企业的厂长、经理,个人独资企业出资人,拥有企业经营权的租赁人、承包人、受托人等、/div>
  第三条【保护原则】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应当遵循依法、平等、全面和共同参与的原则、/div>
  第四条【职责分工】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做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预防和制止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div>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div>
  第五条【自主经营权】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依法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预、/div>
  第六条【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义?】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应当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依法纳税,承担社会责任,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职工和他人的合法权益、/div>
  鼓励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支持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div>
  第七条【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义?】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应当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加强劳动保护,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div>
  第八条【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div>
  各方应当对劳动争议的预防、集体劳动争议和劳动关系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促进职工与企业、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和谐与合作、/div>
  第九条【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商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守法经营,采取下列方式为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维护权益提供服务和帮助9/div>
  (一)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建议和要求,提出维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批评、建议;
  (二)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机制:/div>
  (三)依照国家和本省规定作为企业代表组织参加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协助企业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div>
  (四)根据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申请,了解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况,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举报、申诉、控告,协助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申请听证、行政复议,提起仲裁或诉讼;
  (五)接受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委托,调解民商事纠纷:/div>
  (六)协助企业运用反倾销、反补贴或者采取保障措施等法律手段参与国际市场竞争:/div>
  (七)开展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普法宣传;
  (八)依法接受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委托,协调、配合做好其他维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工作、/div>
  第十条【建立维权机构】省人民政府授权设立的省民营企业投诉受理机构负责受理非公有制企业投诉,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各地可以相应建立民营企业的投诉机制、/div>
  鼓励建立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快速维权机构、专业维权机构、调解机构等,及时高效维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div>
  第十一条【社会组织协助维权】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商会、维权机构应当建立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公布联系方式,接受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委托,协助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维权,及时向有关行政机关反映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诉求,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答复、/div>
  第十二条【投诉举报】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行政机关投诉、举报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div>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全省统一的运行规则、数据规范,通过12345投诉举报平台,受理对侵犯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实现统一接听、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div>
  行政机关对于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举报,应当在六十日内核实、处理,并书面答复投诉人、举报人。情况复杂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0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div>
  行政机关应当对投诉、举报内容以及投诉人、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依法保护投诉人、举报人合法权益、/div>
  第十三条【涉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及审查】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涉及企业和企业经营者重大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应当听取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或者相关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div>
  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商会认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审查建议;属于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向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建议、/div>
  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商会认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审查建议、/div>
  第十四条【依法行政】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减损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div>
  第十五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义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尊重和维护企业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div>
  第十六条【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企业产品出口受到国外反倾销、反补贴或者保障措施调查的,相关企业应当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及应诉工作,行业组织依照有关规定做好应诉协调工作、/div>
  第十七条【反垄断】行政机关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非本地注册的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不得限制、排除竞争、/div>
  第十八条【征收征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征收、征用企业土地或者房屋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安置和补偿、/div>
  第十九条【禁止性规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9/div>
  (一)没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要求接受考核、评比、评优、鉴定、达标、升级、排序等活动:/div>
  (二)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要求接受指定培训:/div>
  (三)强迫征订报刊、购买指定产品、承揽工程、购买有价证券、商业保险;
  (四)强迫接受指定的检测、咨询等服务:/div>
  (五)强迫提供赞助或者捐赠;
  (六)强迫参加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
  (七)要求无偿或者廉价提供劳务以及无偿占用企业财物或者以明显不对等的价格从企业取得财物,向企业转嫁各种费用等:/div>
  (八)干扰企业依法自主聘用员工;
  (九)未经企业许可,泄露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div>
  (十)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企业提供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div>
  (十一)违法堵塞、阻碍或者封锁企业出入通道,阻止人员、物资等进出:/div>
  (十二)破坏企业设备、工具,或者以暴力、胁迫等手段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
  (十三)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要求企业停工停产或者采取停水停电等措施限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div>
  (十四)其他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div>
  第二十条【行政监督检查】行政机关以及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开展行政监督检查应当依法进行,对于违反法定权限、条件、程序、范围,没有法律依据的,企业有权予以拒绝、/div>
  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行政监督检查时,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企业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div>
  第二十一条【检查检验检疫检测】行政机关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进行检查、检验、检疫、检测,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div>
  行政机关依法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进行检查、检验、检疫、检测需要抽取样品的,不得超过技术标准、标准规范要求的数量。抽取的样品,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经检查、检验、检疫、检测合格的,五日内返还原物;不能返还原物的,应当依法给予相当于原物价值的补偿。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div>
  第二十二条【行政许可】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期限实施行政许可,并加强行政许可标准化管理工作,明确行政许可的依据、条件、期限、流程、裁量标准和申请的材料、格式文本等事项,在行政许可受理场所、政务网站公布、/div>
  禁止通过备案、年检、考核、培训、委托第三方评估以及指定由中介机构、学会等社会组织审批等方式违法实施行政许可、/div>
  第二十三条【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有下列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9/div>
  (一)违法罚款,或者收缴罚款时不出具法定部门统一制发的票据、缴款凭证;
  (二)违法没收财物,或者没收财物不出具法定部门统一制发的没收财物单据;
  (三)违法责令停产停业,或者无法定事由限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div>
  第二十四条【行政事业性收费】全省建立和实施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政府有关部门不得执行收费目录清单以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有关部门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主体、收费依据、收费范围、收费对象等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开,并在收费场所的明显位置公布、/div>
  违反前款规定收费的,企业有权拒绝、/div>
  第二十五条【行政强制】行政、司法机关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div>
  行政、司法机关采取冻结的强制措施时,除依法需责令关闭企业的情形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尽量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div>
  行政、司法机关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裁定书和清单,妥善保管扣留财物,不得擅自使用或者处分、/div>
  第二十六条【联合执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行政监督检查的协调工作,对企业开展行政监督检查可以合并完成的,应当组织有关行政机关实施合并或者联合检查;对法定检查、检验、检疫、检测机构依法作出的符合法定要求的检查、检验、检疫、检测结果,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直接采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重复检查、检验、检疫、检测,对违法重复检查、检验、检疫、检测的,企业有权予以拒绝;行政机关应当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以及行政监督检查的有关情况与其他有关行政机关交换共享、/div>
  第二十七条【执法记录】行政机关依法对产品进行检查、检验、检疫、检测,对企业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以及行政监督检查等行为,应当将有关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有关人员签字后存入档案。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查阅、复制上述档案资料,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及依法不予公开的资料除外、/div>
  第二十八条【知识产权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及时处理知识产权案件,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品牌商誉保护、/div>
  第二十九条【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法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保护企业合法经营权,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聚众哄抢企业财物、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强迫交易、损害商誉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查处、/div>
  第三十条【保护人身安全】禁止通过威胁、恐吓、人身攻击、人身伤害、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违法行为来解决涉企经济纠纷。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受到前述侵害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予以保护、/div>
  第三十一条【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对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进行报道,应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公正,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不得侵害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div>
  对于虚假或者失实的报道,新闻媒体应当及时澄清,消除影响;致使企业或者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div>
  第三十二条【纠正错误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在执法中形成的有关企业及企业经营者的记录有错误的,应当及时纠正、/div>
  对因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致使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受到错误处理的,作出错误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消除影响、/div>
  第三十三条【法律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侵犯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iv>
  第三十四条【法律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索取、收受企业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截留、挪用、私分有关费用的,依法予以追缴。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iv>
  第三十五条【政务诚信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强化对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债务的诚信管理,建立政务领域失信记录制度,将在履职过程中因侵犯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实施失信惩戒措施、/div>
  第三十六条【参照适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经营者以及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参照本条例执行、/div>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适用本条例有关行政部门的规定、/div>
  第三十七条【实施日期】本条例 日起施行、/div>
地区9/font>广东
标签9/font> 企业经营 草案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br/>电询?535-2129301
QQ?891238009
食品标法? border=
实时把握 食品标法动?/span>
请扫码关?span class="color2">食品标法圇/span>

声明9/p>

凡本网所有原?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br>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br> 邮箱:law#www.sqrdapp.com(发邮件时请?换成@ QQ?39307733

[
法规草案搜索]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