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新闻上了热搜9/div>
一则是,一位网友王先生爆料,说盒马使用前一天的日日鲜奶做冰淇淋。王先生认为盒马做法不妥,日日鲜就应只卖当天、/div>
另一则是,南京一家面包店因为面包做大了、做小了、做扁了,甚至当天卖不完的面包,统统都要扔掉,被市场监管局判定?ldquo;造成了严重的食品浪费,因而发出了责令改正的通知书,并且约谈当事人、/div>
盒马?ldquo;日日?rdquo;是一系列产品,主?ldquo;只卖当日,当日卖不完的就会下架。显然,这是一个追?ldquo;高品?rdquo;的营销概念。鲜奶采用巴氏杀菌,风味口感更好,一般冷藏保质期7天,所以过?ldquo;当日完全可以食用。作为商家,为了遵循日日?rdquo;承诺而下架当日没有卖完的产品,是理所应当的,否则就构成了欺诈。按照新闻中王先?rdquo;的想法,下架了就不该用于其他产品但丢弃这些还完全能食用的产品,就造成了浪费。好在盒马有不打日日?rdquo;概念的用?mdash;继续用于冰激凌上,也就能够合理合法地解决这一矛盾、/div>
消费者总是要追?ldquo;高品?rdquo;的产品,所?ldquo;高标准的品控会受到欢迎。比如盒马的那个日日?rdquo;系列,虽然价格不菲但依然很受欢迎,就是例证。而南京那家面包店,把做大了、做小了、做扁了、当天卖不完?rdquo;统统扔掉,主要还是消费者喜?ldquo;形状规整、当日制?rdquo;的产?mdash;扔掉,直接损害的是店主的利益。但是他依然选择扔掉,其实是对消费者需求做出的反馈、/div>
上个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发布了《反食品浪费法》、/div>
其中有一?ldquo;食品生产经营者严重浪费,最高罚5?rdquo;。对南京这家面包店的处罚,显然就是根据这一条。依?ldquo;有法可依,那么市场监管局进行处罚,也就是贯彻执法必严、违法必?rdquo;的原则,?ldquo;在其位、谋其政、/div>
但是,这对于面包店是否公平呢>/div>
首先,法律实施中经常提到要有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而在食品经营者严重浪?rdquo;的违法中,完全不存在主观故意。相反,犯罪嫌疑?rdquo;是最不希望浪费的?mdash;浪费造成的,是他的直接损失;减少浪费,是降低成本最直接明确的方面、/div>
其次,法律中说的严重浪费?ldquo;严重是一个主观判断,取决于执法者的自由裁量?rdquo;。在商业化的食品生产中,品控是必然追求。品控的?rdquo;,包括安全指标、风味、口感、外形、颜色等等。进行品控,不仅是生产者的营销需?rdquo;,也是国家标准的要求。好的企业当然都追求合格率尽可能?rdquo;,但这跟企业的技术水平有关。对于那些不合格的产品怎么办?改进技?rdquo;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提高合格率的最大受益者是企业,企业最有动力去改进。但是在现实面前怎么办呢?如果面包小了,会因?ldquo;缺斤短两而被罚,媒体更会口诛笔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选择浪费,或者在把技术改进到足够?rdquo;之前不营?mdash;这相当于增加了开业门槛和成本,对于社会是利大还是弊大,就不好说了、/div>
-->
简而言之,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对?ldquo;品控的要求越严格?ldquo;不合格率就会越高,造成?ldquo;损?rdquo;就越大。在相同的品控标准下,技术水平越低,不合格率也就越高,造成的损耗就越大、/div>
没有必要?ldquo;损?rdquo;,是浪费:/div>
生产者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达不到品控标准而产生的损?rdquo;,应该作?ldquo;浪费吗?如果要作为浪费,那么生产者该怎么办呢?把不符合标?rdquo;的产品混入合格品中销售?还是关门苦练技术,能够达到不浪?rdquo;的标准再开业?或者,干脆就别干了>/div>
有很多人说,可以把那?ldquo;瑕疵?rdquo;降价或者免费送给需要的人。从道德的角度说,这样的建议是合理的。比如盒马的日日?rdquo;,强行地把若干天的保质期缩短?ldquo;当日,就采取了晚?点开始降价促销的办法。把下架的鲜奶用于第二天?ldquo;鲜奶做冰激?rdquo;,也是一种变通的用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产者都能有条件采取这样的做法,或者说:采取这样的做法,并不见得有利于企业的经营、/div>
消费者想?ldquo;高品?rdquo;的产品,监管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难免有一定的浪费;而要减少这种因为品控造成的浪费,一方面是生产者提高技术水平(这点生产者天然有动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制?ldquo;合理的品质标准(而不?ldquo;越严越好)。比如前几天讨论过的话题:按照韩国和美国标准合格的海产品,按照中国标准是超标?mdash;这样的食品,在中国扔掉就是应该的,在美国韩国扔掉就是浪费了吧>/div>
推荐产品&服务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