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产品中掺杂、掺假,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024-03-14 来源9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iPCDz4625t02PkycuE5yiw" target="_blank">上海第三中院微信叶/a>
核心提示?018?月至2022?月间,被告人林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从他人处购得大量掺有铜、铝等物质的金银箔,通过网店以“金银箔”名义对外销售,其中部分供他人生产、销售食品所用。其间,被告人林某某指使廖某某通过网店定制标贴、玻璃瓶等包材,并进行灌装、贴标、打包、发货,销售金额达662217.9元。案发后,侦查机关扣押金银箔成品119瓶、金箔片8包,货值金?857.2元、/div>
  在第42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3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消保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从去年生效的涉消费者权益案件中,围绕公益诉讼维权、产品召回、进口食品安全责任承担、最严手段监管食品安全等方面,选取并发布典型案例、/div>
  产品中掺杂、掺假,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林某某、廖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基本案情
  2018?月至2022?月间,被告人林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从他人处购得大量掺有铜、铝等物质的金银箔,通过网店?ldquo;金银?rdquo;名义对外销售,其中部分供他人生产、销售食品所用。其间,被告人林某某指使廖某某通过网店定制标贴、玻璃瓶等包材,并进行灌装、贴标、打包、发货,销售金额达662217.9元。案发后,侦查机关扣押金银箔成品119瓶、金箔片8包,货值金?857.2元、/div>
   裁判结果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林某某、廖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共同生产、销售掺杂、掺假的金银箔,销售金额达66万余元,尚未销售的金银箔货值金额达2千余元,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林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罚金二十四万元;被告人廖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罚金十万元;禁止被告人廖某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金银箔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予以没收、/div>

  典型意义
  近年来,一些含金银箔粉类物质的食品出现在市场,成为消费噱头,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ldquo;金银箔粉既不是食品生产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因此,从源头上打击生产、销?ldquo;金银箔粉的违法犯罪行为,才能?ldquo;镀金食?rdquo;无所遁形,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案通过适用罚金刑、追缴违法所得、收缴犯罪工具、宣告禁止令等手段,有力打击此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净化市场消费环境、/div>
相关报道9span style="font-family: Verdana, Arial; font-size: 12px; background-color: rgb(241, 242, 243);">
典型案例|制售不合格饮用水,支持公益诉讼判决生产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仺/a>
典型案例|召回不安全食品的损失,原料供货商应承担赔偿责仺/a>
典型案例|进口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经营者应承担食品安全责任
关键词: 玻璃 食品 打包
推荐产品&服务 MOR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