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亚洲地区为代表的离岸市场一方面连接境内在岸市场,一方面接轨国际市场,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既能为境内在岸机构提供试水国际市场的机会,又可为境内在岸市场的全面开放发挥缓冲的作用。
人民币在岸市场是离岸市场的坚实支撑
1、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业务
为人民币离岸市场输送了一定数量的人民币,促成了人民币离岸业务的蓬勃发展。人民币在境外达到一定的流通规模,客观上就会要求有一个离岸市场来办理相关业务。香港、伦敦和新加坡等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人民币离岸市场。
2、在岸市场是离岸市场价值的根源,购买力是重要指标
正如美元的价值基础在于其在美国具有购买力,人民币的价值基础也在于其在中国境内具有购买力。随着离岸市场的发展,离岸货币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回流到在岸市场。而当前离岸人民币在投资渠道和第三方使用上都比较有限,加之境内利率和投资机会仍有吸引力,因此离岸人民币的持有者迫切希望政策当局能够建立更多的回流渠道。
2012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前海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创新试验区,开辟了人民币跨境回流的新渠道,对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3年9 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把“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作为自贸区的总体目标之一。12月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见》提出了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从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四个方面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先行先试。如果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自贸区将会成为沟通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桥梁,促进人民币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有序流动和动态循环,从而大大促进香港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离岸市场的存在与发展为部分机构和企业率先从事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境外对接点
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为资本与金融项目提供了一个逐渐开放的平台,也使在岸市场的部分机构和企业可以率先进入国际化的人民币市场,积累面对全球交易对手和汇率自由浮动的经验。随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特别是香港离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对接也在不断加速。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动之后,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和外国直接投资(FDI)都已启动。
2011年12月,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正式开闸也进一步加大了证券投资的开放步伐。2012年前海实验区打开了跨境人民币货款的闸门。
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则可能会形成沟通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桥梁。可以预见,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的互通要远远快于在岸市场的整体开放,越来越多的境内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人民币离岸市场试水人民币跨境业务,为应对资本与金融账户完全开放乃至人民币国际化做好准备。
离岸市场可以为在岸市场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提供缓冲带
在岸市场的骤然开放,无疑会对整个国内金融体系形成较大的冲击。对于尚未完全理顺国内金融体系的中国来说,在岸市场的全面开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一国货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该货币的自由兑换不需要马上放开,可以有序地逐渐放开管制,并与在岸市场的金融体系改革协同推进。因此,对于有志于本币国际化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离岸市场可以在控制资本账户开放节奏的同时提高本币的国际认同度和接受程度,它对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益的缓冲。以香港为例,由于香港离岸巿场规模很小,并且与在岸市场存有分隔,所以香港离岸市场的货币回流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在岸市场影响不大,其汇率也不会对在岸巿场的价格有太大的影响,不需要担心它会影响在岸巿场的价格和内地的宏观调控,可以在发挥其隔离风险的缓冲作用的同时,充分挖掘它作为国家金融发展战略中的桥头堡作用,从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此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特别是对于利率市场化和更加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离岸市场大多不存在对人民币的管制,因而在离岸市场上形成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的真实供求。这对在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章来源:离岸公司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