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相关的嘉宾专家

  • 李中伟

    烟台国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I研究院院长。致力于AI4S技术在分子科学领域相关行业的产业落地,主导了与万华化学、京博石化、泰和新材等国内龙头企业在均相催化剂研发、高分子材料研发等方向科研命题。本次报告,将就其与化学/化工/材料行业的企业客户在有机合成相关的交流经验和大家进行分享,以及如何应用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技术在解决合成产业相关问题方面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 许国超

    江南大学副教授-

  • 李付龙

    北京衍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李建学

    飞潮(上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化工业务总监

  • 王成华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南宁市特聘专家,主要面向大健康产业和痛风等代谢综合症人群的营养功能健康食品需求,开展特色食品资源功能因子挖掘、食品生物催化剂创制、降尿酸技术等研究。

  • 方显杰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 吴伟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级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带头人,Petrochemistry等国际期刊的编委。研究方向为化工与能源领域的环境友好催化,主要从事用于化工与能源催化领域的贵金属、类贵金属、金属氧化物、沸石分子筛和磷酸硅铝分子筛以及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等环境友好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以及在加氢异构化、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芳烃、生物质加氢转化以及液体有机氢载体储氢/释氢等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用于高效加氢/脱氢及芳构化等反应的催化剂,开发出系列用于生产API Ⅲ类高端润滑油和第二代生物柴油的高效异构降凝催化剂及相应的工艺,在在扩试装置上完成1000小时稳定性评价,为工业放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十余年来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政府间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大型石化企业委托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自然奖和发明奖各1项)。近十余年来作为通讯作者在Chem. Engineer. J, J Ener.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3项实现技术转让。

  • 郭海威

    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

  • 邱健豪

    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 朱明辉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多相催化领域的研究,以原位光谱表征技术和先进催化剂合成手段为基础,系统性地研究了多种多相催化反应体系,解析催化剂表面动态演变规律及催化反应路线,从而构建催化体系的构-效关系,提高催化剂的研发效率。迄今为止,发表SCI论文共125篇,他引5000余次;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atal.、Nat. Commun.、AIChE J.、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ACS Catal.、Appl. Catal. B: Environ.等国外期刊和Engineering、Green Energy Environ.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共55篇,申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13件,授权5件,相关研究成果获2020年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和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

  • 袁胜华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第三研究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一直从事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工艺技术、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和用于可降解单体材料生产的铜系催化剂研发。荣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获得2015年度国家发明专利金奖。申请中外发明专利15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林丽利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围绕醇氢能源催化,包括氢气的高效制取、原位制氢加氢及抗中毒加氢展开系统研究,发表SCI论文5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包括Nature、Nat. Nanotechnol.、J. Am. Chem. Soc.、Nat. Commun.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获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5),入选2017年度中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和第八届中国催化新秀奖。

  • 王勇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催化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2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工学院,2007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2007年~2009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2011年在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进入浙江大学工作至今。荣获第九届中国催化青年奖、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等荣誉。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以及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基金等项目。王勇课题组致力于工业催化剂的研发,特别是基于多孔炭及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型工业催化剂的开发及相关反应机理的研究,所研发的多个催化剂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Chem., 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被引用2.3万余次,H-index 66。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入选“高被引学者”名单,研究成果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发明特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

  • 王世波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材料及化工、工业催化,专注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合成表征高性能化以及相关重要单体的研究,如PBAT,PBS,PPC,PGA,PLA等。作为第1发明人申请国内外专利一百余件,目前授权一百多件,有的已经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开发的相关催化剂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国内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章十余篇, 2015年作为第1发明人荣获中国石化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科学奖一等奖 ,2019年荣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张俊良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包括烯炔与小环化学,不对称催化,近年来设计和发展了一系列手性膦催化剂和配体Sadphos。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东方学者(跟踪),201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资助。是中国化学会第三届手性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磷化学专业委员会和第一届工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麻生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开展金属催化的联烯反应,联烯的亲核加成反应,联烯的亲电加成反应,联烯自由基化学和酶催化反应,联烯的合成化学,以及自己发展的这些方法学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基于联烯和炔烃等不饱和烃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研究,揭示反应中的选择性调控规律;发展新型催化剂,实现原子经济性反应中有关立体,区域和化学选择性的有效调控。

  • 金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生物质纳米催化研究中心负责人。

  • 张冬

    上海迅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监。迅凯提供的催化剂产品已成功应用于1,4-丁二醇、己内酰胺、己二胺,己二酸、丁辛醇、环氧丙烷、树脂加氢、硝基加氢、醇类加氢精制、气体纯化等工艺过程,一直以来专注于加氢催化剂及应用技术解决方案。

  • 朱杨

    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催化经理。药石科目前技搭建了以连续流化学、微填充床技术、生物催化、金属催化、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平台,进一步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的工艺开发及生产解决方案。

  • 叶光华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基于反应-传递耦合规律与强化方法,开发化学反应过程及其工业催化剂和反应器,具体包括:反应器多尺度模拟和工业化放大;工业催化剂外形、孔道和表界面结构设计;高值化学品反应技术开发;芯片湿法刻蚀技术开发。

(c)2008-2099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746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18906453236
15376602038
扫一扫联系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