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银杏叶口服液循证评价计划启动仪式”在京召开,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银杏、保健食品和循证评价相关内容展开交流与讨论。本次活动对于强化我国保健食品功效价值起到重要意义,同时对于银杏行业运用科技手段打破发展壁垒,努力成为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全球医药行业竞争序列有着示范效用。
银杏叶口服液循证评价计划启动现场
“循证评价”让真实数据说话
“循证评价”是医疗系统中常用于解决临床医疗问题的方式,其对于合理用药和促进卫生管理及决策科学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张中朋指出,随着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认知的提升,产品功效将成为消费保健食品时的重要条件。如何用数据证明产品的真实性功效,是行业面临的迫切问题。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张中朋致辞
对于保健食品行业而言,“循证评价”的介入则是一种自我能力的证明,这在整个行业也是具有突破意义和示范效应的标杆行动。面对日益增加的营养健康产品需求,产品实际功效将成为决定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认为,以银杏叶口服液为代表的银杏保健品开展此次“循证评价计划”是对相关产品功能的“再认识、再评价、再确认”。通过循证评价可以对现有的产品雷竞技百科 和功效进行明确,为产品的实际表现提供依据,更能为相关产品后续功效提升和开发新功效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他强调,经过治理后的保健食品产业,正迎来保健食品消费攀升的重要机遇期。由于健康需求刚性的存在和不断提升,消费者也希望获得有科学证据支撑,对健康能够真正发挥积极作用的产品。因此,通过循证提供更有力的科学证据,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市场环境建设,更有利于产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发言
启动仪式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付长庚从立项依据、样本确定、受试者选择、干预参照组划分、关注指标确定、试验流程等多个方面对于银杏叶口服液循证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付长庚发言
付长庚表示,本次实验将通过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来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银杏叶口服液前后情况,评价银杏叶口服液耐缺氧,以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为它的保健功能提供依据。
张中朋强调称,对于保健食品的真实性评价工作将成为未来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银杏叶口服液循证评价计划”的启动将为接下来的相关工作开展积累重要经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已经上市的保健食品,有关部门并未对其功效再评价进行要求。对此,张永建强调,银杏保健品企业主动参与“循证评价”,即需要一定的底气,也是对自身产品价值的自信和认可。按照获得共识的范式获得的研究成果,不仅获得学术界的认同并且被可以引用,更为产品和产品推广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技术升级产业,孙载明带领银杏领先国际
银杏,因其寿命之长居各植物之首,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有着“银杏之父”之称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主任医师孙载明介绍称,我国是银杏资源大国,是银杏叶、花、果、树等原料的主要产地之一,占据全球银杏叶总产量的56%。银杏是全球植物用药的重点品种之一。目前,全球各种银杏叶制剂、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年市场销售总额已近100亿美元。
“银杏之父”孙载明教授发言
此次“循证评价”工作为何选择银杏叶口服液?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银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积极作用。
上世纪60年代起,自德国科学家发现了银杏中含有降低胆固醇的药用成分后,围绕银杏开展各类研究和实验工作,一直都是医疗和营养健康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多年的临床数据结果来看,银杏在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心肌梗塞、血栓、动脉硬化、高血压、眼病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因此银杏制剂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身价骤增。
启动仪式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结合系主任、原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林谦指出,中医药的特点在于“治未病”理念的实践,银杏作为传统药材,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现代化的医药制备技术,得以让古老的药物得以帮助更多的患者,这背后离不开研发与技术的加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结合系主任、原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林谦发言
尽管对心脑血管疾病作用明显,但多年以来,银杏中银杏叶酸含量所带来的安全担忧,始终困扰着国内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壁垒于2017年伴随孙载明率团队研发的《低酸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而被打破。
据了解,该技术在银杏叶口服液中得以应用,可以在有效保存银杏黄酮和内酯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去除了银杏酸含量,将欧美的百万分之五降低到百万分之一,这一成果不仅突破了困扰产业多年的技术壁垒,更是让我国的银杏叶制品标准一举超越欧盟和美国,达到国际领先。
作为银杏制品企业代表,有着多年出口经历的瑞草第三代传承人孙偲喃对此感受颇深。在他看来,相关技术的突破不仅在于为银杏叶提取物相关药品和保健食品安全性带来了质的提升,更为国内外长期服用银杏叶制剂广大的心脑血管患者带去福音。同时,对于长期被国外技术压制的中国银杏产业而言,更是一针强心剂,它让中国银杏在世界舞台上获得关注和一定的话语权。
而提到未来的规划,已经92岁高龄的孙载明教授依然把“自我突破,不断研究”作为奋斗目标,他直言下一个阶段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科技水平提升,对于银杏叶提取物的良效关系及黄金配比方面再做研究,希望奋斗到99岁,为健康中国2030做贡献。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未来在于技术革新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包括银杏保健产品在内的保健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备受行业关注。
对此,张中朋认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正呈现出个性化与品质化的趋势,尤其对保健食品的实际功能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解决了安全问题之后,如何用数据来证明产品“真的有效果”至关重要。
除了对居民健康的积极的影响,银杏产业在寻求自身创新与突破方面同样可以给行业起到积极影响。
在孙偲喃看来,银杏正成为中药走向世界的“桥梁”。研发创新的成果不仅助力中国银杏产业的发展,更让银杏叶口服液成为了中药西制的典型代表。他表示,世界医学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中医药,中医药产业在守正的同时更需要创新,产业必须具备核心技术,重视自主技术的研发与实验。公司选择以银杏叶口服液作为保健食品循证评价研究的代表,正是源于创新技术的加持和银杏自身价值的自信。
瑞草第三代传承人
他还表示,对于民众关切内容,保健食品行业需要拿出靠谱的数据。基于真实临床数据的循证评价,便可以持续性对出售的保健食品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追踪研究,及时知道产品对消费者长期的健康影响,为消费者选择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和参考。
对于计划的后续执行,张中朋认为,随着保健食品健康价值的体现,对于其在医疗支出控费方面的积极意义更需要通过数据来支撑,此次“银杏叶口服液循证评价计划”对于保健食品行业后续开展相关技术评定工作起到积极引领作用。